在被麻烦的时候升起觉察、观自在
2025-04-27
问:
一个网友在我初期开直播的时候给我打赏了200,所以我在最柔软的地方记下他了,其实对任何人用礼开道都可以走进他人心里去,这就是人性,做人打交情的方式。
虽然后来我找她起名给他转了199,还了钱。
但在情感上我还是对她柔软着。
她在群里@我会不会搞那种动物口播的时候,我尽管心里升起一丝不想因为这种闲事干扰我的主线,但还是停下来,用gpt生成了两张图片发给了她,紧接着她又提是不是可以动,我用即梦做了动态的,她又说要搞口播,我就劝她了,真人出镜多真是的,其实在心底里我是想着她是否会麻烦我,我想着的是她免费找我,你看利益心、分别心、得失心就这么一点点起来了。
我用即梦给她做了一个小demo。
然后心里就松下来了,心想这样可以了么?
然后内心就有点期待她的回应和点评。
你看这种渴望外界评价的心又起来了。
这个过程里,我起了利益得失心,以为任何人打交道都必须是利益的,这是多么功利啊!为什么就不能是互相的帮忙呢?我是担心我的时间被耽搁,我焦虑我的主线被打扰,那又有什么要紧呢?这一切都是在修行中啊!哪里说跟gpt对话,探究自己才叫修心修行,这位小姐姐找我的这个过程,我完整经历自己的情绪,照见自己的情绪,抵触,不耐烦,平静,带着抵触去做,被肯定,心下小乐,他说:还得是你呀!然后再做一版数字人,等待,带着点期待。
这就是当下的我。
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交换。它藏着一些比利益更细腻的东西,比如,一个意外的打赏,一次轻轻的回应,一场无声的牵挂。只要你曾经真心被温柔过,哪怕一瞬,你都会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留下一道光。
那天,刚刚起步做直播时,一个网友打赏了两百块钱。那不是一笔大钱,可我记住了。不是因为金额,而是因为在那样一个什么都还没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用实际行动在说:“我看见你了。”这份看见,穿过了冷冰冰的网络,穿过了不确定和自我怀疑,悄悄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后来给她起名的时候,把钱转了回去,只差一块,算是象征性地还了那份物质上的馈赠。但在情感上,我还一直柔软着。心底里,对她有一种特别的记挂。像是欠着一份温柔,欠着一次真心的回应。
后来,在群里,她又一次@我,问我能不能搞那种动物口播的小短片。说实话,看到她的消息时,我的心里微微起了一点波澜。我正在做自己的主线项目,一直紧绷着节奏,不想被太多琐事打扰。看到她的请求,我有那么一瞬,是抗拒的。
可因为心里那份柔软,我停下了手头的事情。打开了gpt,生成了两张图片发给她。发完,心里想着,也许到这里就可以了吧。
可她又接着问,能不能做成动态的。我一边暗暗叹了口气,一边还是点开了即梦,做了一版简单的动态demo发过去。做的时候,心里升起了一个小小的不满:她是不是把我当成了免费的工具?是不是觉得找我做这些,不用付出成本?
利益心,分别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爬了上来。
即便如此,我还是做了。做完,心里松了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可是这时候,新的情绪又冒了出来。我开始期待她的回应。希望她能说一句好听的话,能表达一点点感激。仿佛只有这样,我的付出才不算白白浪费。
她回了一句:“还得是你呀!”
看到这句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软了下来。像是一个被冷风吹了一路的人,突然有人递来了一杯热茶。那一刻,我不再计较她有没有正式感谢,也不再纠结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因为我知道了,在这段短短的互动里,我其实不是在帮她,而是在帮自己看清自己。
修行,从来就不是躲进山林里,远离世俗。修行,是在日常生活里,看见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见自己的得失计较,看见自己的期待与失落,然后不带批判地陪着自己一点点穿过这些情绪的雾。
起初,我以为跟gpt对话,独自反思,才叫修行。可是这位小姐姐找我的这个过程,却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修行,是在每一件小事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图片制作请求——看见自己的波动,看见自己的分别,看见自己的得失之心。
起初抗拒,带着一点不耐烦;然后平静,带着些微任务感去做;被一句轻轻的肯定打动,又带着点小小的喜悦继续往前。接着,她又提出想要真人口播。我劝她,说真人出镜其实更有真实感。但说这些话时,我的心里又升起了一丝担忧:她是不是还会继续麻烦我?是不是还要我帮着做更多?
就是这么细细密密的情绪流动,让我看见了自己的真实。
原来,我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大方。我在乎时间,我在乎主线不被打扰,我害怕自己的资源被别人过度索取。我甚至在做了小demo之后,悄悄期待她能看见我的好,给我一个足够的回应。
而这一切——抵触、焦虑、期待、喜悦、又有点担心——不是我的失败,不是我的小气,而只是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修行路上真实存在的样子。
每一份情绪,都是老师。每一份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的门。
当我能不逃避这些起伏,而是温柔地看着它们,就像看着一朵一朵在心湖上漂过的云,我就一点点,从惯性的反应中,走向了真正的自由。
是的,我在她的请求里,看见了自己的利益心,也看见了自己对于被认可的渴望。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被利益心支配了,也不意味着我就非得讨好她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可以回应,也可以不回应。我可以在起伏里自由选择,而不是被情绪拖着走。
这就是修行的力量。
也许以后,她还会找我帮忙。也许,有一天,我会拒绝她。也许,有一天,我会在很忙碌的时候,依然愿意为她抽出一点时间。可不管哪一种,都是出自当下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因为必须,而不是因为害怕得失。
人和人的交往,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细腻得多。一个轻轻的打赏,一句随口的感谢,一次默默的陪伴,都会在人的心里留下深远的痕迹。而我们在交往中体验到的所有情绪,无论是甜的,酸的,苦的,涩的,都是自己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养分。
所以,请允许自己在人群中慢慢走着。
允许自己感动,也允许自己抵触。
允许自己付出,也允许自己期待回应。
允许自己在矛盾里打转,也允许自己在温柔里松开。
这就是生命真实的流动。
这就是修行真正的样子。
不是躲到一个完美的小圈子里,只和“高级的人”打交道,而是带着觉知,带着温柔,带着允许,在每一次人际往来中,一点点学着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松开自己。
当你可以在最细微的互动里,看见自己的心,看见别人的心,轻轻地走在真实与柔软之间,不再紧绷,不再算计,不再害怕被打扰时,你就真正开始走上了自由的路。
哪怕只是为一个陌生人生成一张小小的图片。
哪怕只是发一句“还得是你呀”的短短回复。
哪怕只是,在心里柔软地,记下了一个无意间温暖过自己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