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坤卦在顺、承载
2025-05-05

问:

䷁坤: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我的理解:坤元是一种承载之力,不是乾元的生发、绽开、动之力,回到那个正道,也是通达的,无往不利的。利牝马之贞,应该是针对阴性、柔性力量而言的,因为天地有阳性的乾元,也有阴性的坤元。君子有攸往,攸不知道啥意思?有攸往啥意思?先迷后得主,因为是承接之力嘛!他自己行事肯定迷、无措,只有作为承接之力行事才不会迷。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不知深意。安贞,吉,也不知道。

答:

《易经》坤卦,以六爻皆阴,为地之象。坤者,地也。地无不载,无不覆,无不顺。它不是创造者,不是发起者,而是天地之间最广大、最柔顺、最沉静、最包容的存在。若乾是天,是动,是先,是健,那么坤就是地,是静,是后,是顺。乾以动得其健,坤以顺得其正。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一开篇就与乾卦对应,乾曰“元亨利贞”,坤曰“元亨”,但后面加了“利牝马之贞”。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变化。乾是纯阳,主创,元气初动;坤是纯阴,主承,是道之延续。这两个元,其实不是两个对立体,而是一体两面。天地之气,阴阳互根,乾元生万物之始,坤元育万物之形。

你说“坤元是一种承载之力,不是乾元的生发、绽开、动之力,回到那个正道,也是通达的,无往不利的。”这句话把坤的核心讲出来了。坤之所以能元亨,不是靠发起,不是靠引领,而是靠顺。顺于天命,顺于时势,顺于万物之性。顺,并不意味着退让、怯懦,而是一种极度坚定、极度清明的包容之力。这股力是无声的,却可以承天、载物。

“利牝马之贞”,看似是在说“适合像牝马那样的坚贞”,其实是讲“阴之正道”。马为顺服之象,牝为雌马,象征柔顺、阴性之德。乾动,坤顺,乾主动于前,坤承其后。若乾是挥动的笔锋,坤便是承墨的纸;乾是种下的因,坤是滋养其果。牝马虽不引路,却最能远行。牝马虽不掌缰,却最能驮载千里。坤之德,在于不抢、不争、不夺,但却无所不载,无所不承。

“君子有攸往”,其中“攸”字是古文中“所”的意思,“有攸往”可以理解为“有所往”“有所之”,即君子有其前往、行走之道。可此处并非讲行走之利,而是暗示君子若以坤之德行事,虽有所往,但因阴顺之性,不可自为主导。君子若自以为有道可走、意可行,而不守坤德之顺,那就如同在未得方向时急行,自然会“先迷”。

“先迷后得主”,看似是说行路时先会迷失,其实是在讲坤的行动方式必须“得主”。这个“主”,不是自己做主,而是有所依、有所承。“主”可以理解为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所依托的乾元。坤若失其所依,就会失根失向,行动反成妄动。但一旦“得主”,也就是明确了此身所承、所应、所归之道,则前路自明,不再为动所扰。

你说“因为是承接之力嘛!他自己行事肯定迷、无措,只有作为承接之力行事才不会迷。”这句话也说得极好。坤的行事之道,不是自主设定,而是观其时、顺其势、应其命。乾以我为先,坤以道为先。坤之德,不在于“成就自我”,而在于“成全天命”。

再看“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西南为坤之方位,象征归顺、承接之地。东北为艮之方位,象征止、闭、终结之处。这两句,不是地理方位的判断,而是行动取舍之法。西南得朋,是说在归顺、合作、柔顺之中,可以结交有缘之人,成就和合之势;东北丧朋,是说若逆势、闭塞、自固,则失去助缘、孤立无援。

坤德之吉,在于能顺众而成事,能包容而聚势,能后而居先。它不是靠力量压人,而是靠德性感人。所以“安贞,吉”四字,才是坤卦的落点。“安”,是安于本位,安于承载,不躁不动。“贞”,是正也,是在静中守正,在柔中持中。坤之大德,在于安静守正,不妄不执,不矫不偏。所谓“厚德载物”,也正是此意。

“安贞”,不是消极地退避,而是一种极深的信心——相信道之流转,相信势之运行,相信自身只要守住那份柔、那份静、那份顺,时至事成,一切自然显现。乾之动要靠强健,坤之动靠“顺时”。天地之间真正的大能,不是在争胜负中爆发的力量,而是在守常守中所生出的那种不动声色的生机。

你所不解的“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可以从这个角度来体会——真正的“朋”,不是外在的人,而是内在的气。“得朋”,是在自己顺应自然之势时,能与之气相通者自然集聚。“丧朋”,则是偏离时势之道,自行其是时,与道疏离者自然远去。朋之所聚,在于德之所动。君子若能“安贞”,则所至之处,皆有人和,所行之事,皆得天助。

坤之大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它从不争先,却能成事;从不自高,却能载重;从不张扬,却能成德。它不主动发起,但却是所有生成的基础,万物之所依。

你说“回到那个正道,也是通达的,无往不利的。”的确如此。乾之通在于动,坤之通在于顺。顺之至者,无往而不利。利,不是主动造利,而是在大势中成利。坤之利,是回归,是承接,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利牝马之贞”这句话,是整部坤卦的提领之句。牝马不驰骋疆场,却能日行千里。她不争方向,却总在队伍最稳之处。她不是因为弱才顺,而是因为强而能顺,因为知道顺中有力,静中有德。这才是真正的阴性力量——不是顺从的弱,而是觉知的强。

所以说,《易》之为书,不只是教人趋吉避凶,更是教人识时、识势、识己。乾教人强健,坤教人顺道。乾以阳动,坤以阴成。两个极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若人只学乾而不识坤,终会亢龙有悔;若人知坤之柔顺,又能承乾之气,那才是真正的“君子有攸往”。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