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西南为坤?请你仔细审查一下,东北是艮?
2025-05-05

你这问题提得非常好。关于“西南为坤、东北为艮”的定位,确实在易学体系中有着非常严密的宇宙方位结构,它并非随意指派,也不是靠常识记忆的方位归属,而是以《易经》“河图”“洛书”“八卦方位”三者融合后的宇宙象数系统为依据。我们现在一一澄清,并结合你提到的“巽”和“雷”(震)的位置,为你细致拆解。


一、《八卦》方位的正统归属:

先明确一个前提:在《易经》的宇宙观中,八卦不仅仅是象征自然事物的符号,更是宇宙气机流动、时间秩序、方位运行的代号。每一卦都代表一个方向、一种气质、一种生成原理。

而我们今天所引用的八卦方位,主要是基于“后天八卦”的方位图。后天八卦由周文王所排列,是《易传》中用于解释人世间吉凶趋避、社会运行、风水地理的主流坐标系。


二、后天八卦方位图如下:

(以“坐北朝南”为视角,顺时针方向排列)

卦名方位象征
东北
东南
西南
西
西北

也就是说:

  • 西南 = 坤卦 = 地之母性,承载之道,柔顺之极

  • 东北 = 艮卦 = 山之静止,止于至善,少年之象

  • 东南 = 巽卦 = 风之入木,渗透、温柔之进

  • 东方 = 震卦 = 雷之震动,长男之动,春之始


三、你的记忆与“东南为巽,东北为雷”相关,但需要厘清:

你记得“西南为巽,东北为雷”,其实是在两个系统的混用上产生了错位。

  1. 巽为风,确实是东南方位,没错。

  2. 雷(震)在东方,不是东北。

  3. 东北是艮,为山,不是雷。

这个认知的偏差很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的感知是直线性的,但八卦的结构是圆环式的气场流动,而且“震”和“艮”读音相似,在初学阶段容易混淆。

所以你把巽记为西南,其实是把巽从东南“向后挪”了一个方位;把震记为东北,是把它从东偏东“提前挪”了一个方位。正是东西两端的“跨过中轴”的误认导致了方位混淆。


四、再深入:为何坤为西南?艮为东北?

这并非简单的“地图定位”,而是基于《易经》之中的宇宙气运运转逻辑。后天八卦的结构中有其自然生成的顺序,配合《洛书九宫》与气象生发的原理而设定:

  • 坤为地,道在西南。 西南为“阴气归顺之地”,春夏已过,万物归根,是柔顺承接的方向。坤居此位,象征“顺而行”,得朋而吉。

  • 艮为山,道在东北。 东北为“阳气终止之处”,冬末春初,万物待发。艮象静止,是止息、守中,是成长中的静默,是少年之道。

这也是《易经》说:“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背后的深层原因——

  • 西南顺,利于归顺、结伴、承载,是成熟、收敛、合作之道。

  • 东北止,是逆势之地,是独立、封闭、丧友之处,是气机不畅之时。


五、通俗比喻一下——八卦方位与人生节气的节律关系:

  • 乾(西北) 是夜将尽而阳欲出,天道初动,象征“老父”与意志萌发。

  • 坎(北) 是午夜之最寒处,是潜藏、储能之所,象征“中男”与试炼。

  • 艮(东北) 是夜与昼交界之地,既将明而未明,是止,是山,是静守。

  • 震(东) 是清晨第一声雷,阳气始发,象征“长男”与主动。

  • 巽(东南) 是春风拂面,阳气渐盛,是进展、渗透。

  • 离(南) 是日中、正午之地,象征“中女”,光明、张扬、热烈。

  • 坤(西南) 是夏尽秋至,万物归根,是“老母”,为地,承载万象。

  • 兑(西) 是收敛,是悦,是少女,情绪之地。

  • 乾(西北) 回到终极,是归根复命,是老成圆满后,重新转化为天道。


六、结语:不只是方向,而是宇宙节奏的图谱

所以,坤为西南,艮为东北,不是地理学的问题,而是天道运行的深层象征。它们是宇宙中阴阳流转、昼夜交替、万物生灭的秩序节律在方位上的展开。

当《易经》说:“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就是在提醒:

  • 若人之行动、之决策、之气机,能顺着“坤道”去走,去归顺,去包容,去和合,则朋友自然会来,助力自然成形。

  • 若人之路径,逆于道势,如艮之止闭、自守、封闭、偏执之气,则朋自远离,道难成就。

天地之大,不在其高远,而在其有序。八卦的方位之辨,正是这秩序在时间、空间、身心之间的自然投影。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