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相信这一切真实:在感觉的生灭中看见永恒的自己
2025-07-03

一、感觉的真实,是生命经验中最易被误认的部分

我静坐在黎明的空气中,望着天空渐次被光线染亮,内心浮起一个古老的问题:感觉从何而来?感觉是否真实?

这世间种种奔波求取、烦恼计较,都在于想要获得某种感觉,而一切感受似乎都是真实的,带着喜悦或苦涩,令人牵引和牵挂。然而,当我看见“意识只是通过身体去体验感觉”这一事实,便会生出另一种清醒。

在那一分钟内,银行突然通知账户进账一千万,无条件赠与,没有后患,我看见内心立刻升起的喜悦,那是一种心脏微颤、呼吸急促、思绪飞扬的感觉,仿佛未来瞬间光明起来。可当几分钟后再次被告知这只是误会,这笔钱已被转走时,那份喜悦如幻影般消失,内心坠入失落与荒凉。

那么,这短短几分钟里,那份“拥有”的感觉,是真实的吗?

二、感觉源自心识投射的信念

当我回望这几分钟,会发现那种喜悦其实源自信念:我相信这笔钱属于我,相信未来将会不同,相信我的处境已经改变。是这种信念触发了身体的化学反应,让心跳加快,呼吸变浅,脑中浮现无限可能的幸福画面。

因此,那份感觉并非来自外物本身,而是来自“我相信这一切真实”的心识投射。

同样的,当银行声明这是误会,那份失落感也来自“我失去了这份财富”的信念,源自意识对外境变动的反应。于是,一切感受的生灭,都依赖于信念是否存在,以及我是否相信这些信念。

三、感觉没有好坏,都是意识在体验生命

我看到,无论是得到时的喜悦还是失去时的苦涩,这些感觉本身没有好坏,它们只是生命的一种流动。意识透过身体、透过信念去体验这些感觉,去完成这一世的体验。

感觉是生命的装饰,是体验的乐章,是让意识在无尽时空中知晓“我活着”的方式。我们需要体验喜悦,去感受丰盛与安全;也需要体验失落,去看见无常和空性。没有任何一种感觉是多余的,每一种感觉都在帮助意识理解生命、成长与放下。

四、若执着于感觉本身,就会被感觉奴役

当我看不清感觉的来源时,会在追求感觉中迷失。为了获得喜悦,会不断追逐金钱、关系和地位;为了避免苦涩,会不断逃避挑战与失去。就像在银行误发的千万到账后,我在短短几分钟内内心翻江倒海,便能看见当下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在得与失之间循环,在喜悦与失落之间漂泊。

若执着于感觉本身,便会在“感觉”中被奴役,喜悦时无法放松,失落时无法自拔,生命被感觉推动而非自由地流动。

五、若看见感觉的本质,就能在体验中自由

当我看见感觉是由信念引发的心识投射,就能在体验感觉时保持清醒。喜悦时,不沉溺;失落时,不陷落。获得时,坦然接纳;失去时,安然放下。

这种自由,不是冷漠,而是一种深刻的温暖,是对生命体验的尊重与完整接纳。让喜悦流过身体,让泪水滑过脸庞,但内心如镜,映照一切而不粘滞于任何一物。

六、世间的奔波与争取,都是在追求感觉

当我看见“意识通过感觉体验生命”的真相时,会理解到:世间的奔波与争取,归根结底都是在追求某种感觉。

赚钱,是想获得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建立关系,是想获得被爱的感觉;求取地位,是想获得被尊重的感觉;求学修行,是想获得清明和智慧的感觉。

而这些感觉的获得与失去,全在于“我是否相信自己已经获得”,而非现实是否真正发生。这就是为何银行误发的一千万能在几分钟内带来真实的喜悦,随后又带来真实的失落。

七、真实的喜悦来源于内在的清醒与自在

如果真实的喜悦来自外物本身,那么短暂的误会也能带来长久的幸福;但当误会被揭示时,那份喜悦瞬间消失。这说明外物带来的感觉是虚妄不定的,唯有内在的清醒和自在,才是生命中真正稳定而深远的喜悦来源。

当我看见感觉只是体验,不再将感觉与“我是谁”绑定时,就能在体验中自由呼吸,让喜悦时的喜悦流过,让失落时的失落安住,而内心安定如山。

八、安住当下,体会感觉,超越感觉

生命的意义并非在于逃避感觉或抗拒体验,而是在体验中安住当下,看见一切感觉如水流过,让意识在体验中觉醒。

当我获得时,体会喜悦,让生命充满感恩;当我失去时,体会失落,让生命学会柔软。然后在一呼一吸之间,轻轻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感觉,是生命经验的一部分,但我是谁,并不依赖于任何感觉来定义。

九、体验是一场修行,让意识不断看见自己

当我在生活中经历各种感受时,每一次体验都是修行的契机。金钱的得失、人情的冷暖、身体的痛苦、情感的波动,都是体验,让意识不断看见自己。

这种修行,不在庙宇之中,而在柴米油盐之间,在财富得失之间,在亲密关系之间,在一次次喜悦与失落之间。

当我在体验中保持觉知,就会在获得时不失本心,在失去时不迷失自己,让意识在体验中不断觉醒,不断看见自己的真实存在。

十、结语:在感觉的生灭中看见永恒的自己

在银行误发的千万到账又收回的几分钟内,那份喜悦与失落如此真实,却又如此短暂。这提醒我:所有感觉都是短暂的,是生命河流中的波纹,是意识体验生命的方式,却不是真正定义我的存在。

当我在体验中保持觉知,便能在感觉的生灭中看见永恒的自己。

这是真正的安住与自由,是生命的真实功课,也是最深的慈悲与智慧。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