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余华哭了,数万网友也哭了
2025-07-04

人生最深刻的修行,是在脆弱中学会表达爱,也在爱中学会面对别离。

当我看到刘楚昕在领奖台上,用颤抖的声音讲述逝去恋人的故事时,我的心被深深触动。那封留在遗物中的信,那句“希望你能够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让痛苦不再只是痛苦,而成为灵魂彼此守望的礼物。这一刻,我理解了什么是爱中带着痛苦,痛苦中又怀着爱。

真正的遗憾不是分别本身,而是没有好好说再见。

人世间最无力的事情,是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再见”会不会成为最后一面。当我们以为岁月漫长,以为总有机会弥补的时候,很多人和事已悄然远去。

刘楚昕和恋人在那场关于《山丘》的对话中,未曾意识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会成为真实的人生注脚。他未懂歌词中的孤独,恋人却已预见了未来。那些未说完的爱、未完成的承诺,在生命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却又令人痛彻心扉。

我曾与一位陷入抑郁的朋友吃饭时,也突然有过类似的念头:“这会不会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学会在那时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学会在不善言辞时,用温度代替言语。后来他依然活着,也依然笑着,但我明白,那一刻的拥抱是我对他生命的承诺,是此生再难割舍的温柔。

爱是说出来的,不是藏在心里的。

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常常羞于说“我爱你”,以为亲情、爱情、友情都不需要言语表达。然而“我爱你”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情感链接。当我们说出这句话,不是因为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而是让对方知道,无论命运如何,哪怕日后天各一方,有一个人此刻真真切切在乎你。

小孩懂得直白表达爱,“妈妈我爱你”,而成年人常常失去这种勇气。曾有学员告诉我,当他鼓起勇气对年迈的父亲说出“我爱你”时,父亲尴尬地别过头去,但从那以后,父亲的脸上有了更多笑容。

有时,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就足以修复一段关系,也足以成为对抗时间和死亡的力量。

深深的拥抱,是灵魂间的真实触碰。

在一次体验式心理课程中,我学会了“深深的拥抱”的方式,不是轻拍几下就草草结束,而是完整地、全然地贴近,用一个深呼吸的时间,让彼此都感受到支持和温暖。那一刻,我理解到拥抱不是仪式,而是允许自己和他人都暂时卸下防备,共同承认彼此的脆弱。

在《相约星期二》的话剧中,当不善言辞的学生不知如何与教授告别时,教授用一个深深的拥抱取代了所有言语:“这,就是再见。”一切告别的沉重在拥抱中被接住,一切来不及说出口的话都在拥抱中得以安放。

爱是活着时用力表达,别离时坦然接受,离开后温柔怀念。

人生无法避免分别,但爱可以让分别不那么痛苦。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表达爱,用拥抱和语言去连接彼此,我们便在未曾到来的离别前,为彼此筑起了心灵的安全感。

当离别真的来临时,我们也能带着爱和思念继续活下去。正如刘楚昕的恋人所说:“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带着她的这句话,他能在痛苦中继续创作,继续热爱生活,也继续让逝去的人以另一种形式活在这世上。

带着爱去活下去,是对离开的人的最好告别。

失去亲人、爱人或朋友后,许多人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中,反复回想“如果当时……”但在一次关于死亡与告别的团体中,我见证了当一个人开始讲述逝去亲人的故事时,遗憾感如何慢慢被柔软和温暖替代。

当学员开始分享她母亲温柔的笑容、为学生煲汤的细节时,眼泪里不再只有悲伤,还有温情和感激。逝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她的话语和记忆里,也活在了她自己身上。

这才是带着爱活下去的真实含义:带着遗憾继续爱自己,继续爱世界,继续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爱,是唯一能够跨越生死的力量。

在这个快速流转的世界中,最值得练习的能力,是在活着的时候好好去爱,好好说再见,不吝啬深深的拥抱,不羞于表达爱,不害怕脆弱,更不拖延真心的告白。

这样,当离别不可避免来临时,我们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轻声说一句:“我不遗憾。”

爱,是我们可以给彼此最珍贵的礼物。让爱流动,让爱被说出口,让爱成为在苦痛和黑暗中点亮彼此的灯火。

愿你在任何关系中,都能成为那个愿意先表达爱、先拥抱、先道别的人。因为深深的爱,会让分别不再只是失去,而是将这份爱,继续延续下去。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