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94读《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逆袭秘笈!中国军队如何在第三阶段绝地反击,打败日军?
2024-07-19

(三八)第三阶段,是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收复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国自己在前阶段中准备着的和在本阶段中继续地生长着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军队的反攻阶段,这是中国军队通过前期的战略防御和持久战,积累力量并在最后阶段进行战略反攻,最终收复失地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收复失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前阶段中的准备和本阶段中继续生长着的力量。

一、抗日战争中国收复失地的具体情况

1. 1944年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这一战役是日本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进一步巩固其占领区而发起的。然而,中国军队在这一战役中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虽然初期失利,但逐步恢复了战斗力,并进行了有效的反攻,逐渐收复了部分失地。

2. 1945年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战后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守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7天的激烈抵抗,最终虽然失守,但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为后期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 1945年桂林战役

桂林战役中,中国军队通过坚决的防御和反击,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护了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这一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开始逐步从防御转向进攻。

4. 1945年滇西缅北战役

滇西缅北战役是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和缅北地区对日军展开的大规模反攻战役。中国军队在盟军的配合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收复了滇西和缅北地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5. 1945年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是抗战后期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军队通过灵活的战术和有效的反攻,成功击退了进犯的日军,进一步巩固了西南地区的防线。

二、前阶段的准备和本阶段中继续生长着的力量

1. 前阶段的准备

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抗战初期和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了大量抗日根据地,通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积累了抗战力量。这些根据地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整训军队:在抗战的持久战阶段,国民政府和共产党都注重对军队的整训和扩编。通过建立军校、加强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素质。

发展军工生产:中国在战争期间努力发展军工生产,建立了许多军工厂,生产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提高了自主供给能力。特别是在大后方的重庆等地,军工产业的发展为后期的反攻提供了重要支持。

国际援助: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援助。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和资金援助,苏联也提供了部分军事援助,这些援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

2. 本阶段中继续生长着的力量

战略反攻的组织和指挥:在反攻阶段,中国军队在战略指挥和战术运用上更加成熟。通过中央的统一指挥和各战区的协调作战,逐步开展战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

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战进入反攻阶段,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更加高涨,广泛参与支前工作,提供情报、运输物资,支援前线作战。人民战争的力量在这一阶段充分体现。

武器装备的改进:随着国际援助的增加和自身军工生产的发展,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显著改善。包括重型武器、车辆、通讯设备等,为大规模反攻提供了物质保障。

士气的提升:经过多年的艰苦抗战,中国军队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极大提升。特别是在经历了多次战斗洗礼后,部队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为反攻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游击战与正规战的结合:在反攻阶段,中国军队有效地结合了游击战与正规战。游击队在敌后不断骚扰和破坏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而正面战场的正规军则发动大规模攻势,形成了内外夹击的战略态势。

通过上述的准备和力量的积累,中国军队在抗战的第三阶段成功地发动了战略反攻,逐步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大片国土,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一阶段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军事力量的积累和战术的运用,更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抗战决心。

然而单只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

一、日本侵华战争末期其国内形势

在侵华战争末期,日本国内的形势逐渐恶化,具体表现如下:

日本的经济困境愈发严重。战争开支巨大,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盟军对日本的海上封锁,日本国内的物资严重短缺,特别是石油、钢铁和粮食等关键资源。通货膨胀严重,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社会动荡加剧。长期的战争使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激化。物资短缺、生活困难以及高强度的军事动员,使得民众对战争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种反战和抗议活动增多,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前线士兵的士气在战争后期显著下降。持续的战斗、高强度的军事压力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使得士兵们厌战情绪加剧,逃亡和自杀现象增多。高层指挥官对战争前景感到悲观,对战局的掌控力减弱。

日本的战争指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争斗。军部与政府之间、陆军与海军之间在战略决策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内部争斗反映了高层对战争前途的悲观和对现状的不满。

二、抗战期间国际援助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经济援助,包括武器、弹药、飞机和车辆等。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在华支援中国空军,参与对日空战,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空中力量支持。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包括飞机、坦克和大炮等在内的军事装备,帮助中国增强军事力量。苏联还派遣军事顾问团,帮助中国培训军官和士兵,提高军事技术水平。

英国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军事物资和经济援助,特别是在缅甸战场上,英军与中国远征军协同作战,帮助中国收复失地。

国际救援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医疗物资和援助,帮助中国救治伤病员,缓解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

三、抗战期间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

在国际宣传方面,中国利用国际媒体平台,向世界报道日本侵略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抗战英勇事迹。通过报纸、广播和电影等方式,揭露日军的战争罪行,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通过组织抗战题材的艺术展览和演出,通过文化交流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和精神,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

在外交工作方面,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会议,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通过外交努力,使中国成为二战后期同盟国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外交手段,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主要盟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得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通过外交努力,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特别是与苏联的军事合作,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军事行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积极争取与盟国合作,建立了以中、美、英、苏为核心的反法西斯联盟。通过共同作战和资源共享,有效地加强了对日作战的力量。通过参加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旧金山会议等国际会议,争取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和权益,推动废除不平等条约,确保战后和平和安全。

通过上述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努力,中国不仅在抗战期间获得了重要的国际援助,还在国际舞台上提升了国家形象,争取到了战后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努力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阶段,战争已不是战略防御,而将变为战略反攻了,在现象上,并将表现为战略进攻;已不是战略内线,而将逐渐地变为战略外线。

我方在战略反攻上的具体体现

在抗日战争的第三阶段,中国军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具体体现如下:

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开展

在豫湘桂战役中,1944年,日军发动战役,企图打通华北与东南亚的交通线。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反攻,逐步收复失地,瓦解了日军的攻势。在滇西缅北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在1944年至1945年在滇西和缅北地区发起大规模反攻,成功收复滇西和缅北地区,切断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湘西会战中,1945年,中国军队通过有效的反击,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进一步巩固了西南地区的防线。

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

在敌后游击战中,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继续进行广泛的游击战,骚扰日军后方,破坏其交通运输线和补给线,削弱日军的战斗力。在正面战场反攻中,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部队在取得一定的力量积累后,逐步转入反攻,通过集中兵力进行大规模攻势,打击日军主力,收复重要战略据点。

加强后勤保障和军队建设

在后勤保障方面,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得到加强。通过国际援助和自身生产,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装备、弹药和物资供应。在军队整训方面,中国军队通过整编和训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了反攻作战的顺利进行。

联合盟军作战

在美军支援方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中国的重要盟友。美军在华设立作战指挥部,提供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并派遣飞虎队等航空部队直接参战。在国际合作方面,通过与盟国的合作,中国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战术支持,有效地加强了对日作战的力量。

我们处于战略外线,敌方处于战略内线的态势

战略外线的优势

在主动进攻方面,处于战略外线的中国军队可以主动选择进攻目标和时间,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对日军的重要据点和补给线进行打击。在战术灵活方面,中国军队在战略外线作战时,可以灵活运用战术,通过游击战、运动战和正规战相结合,充分发挥部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避开日军的强点,打击其弱点。在内外夹击方面,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战的协同作战,对日军形成内外夹击的态势,分散和削弱日军的战斗力,迫使其在多个战线上应对,增加其防御压力。

战略内线的劣势

在防御压力大方面,日军处于战略内线,需要防守多个重要据点和交通线,防御范围广,兵力分散,容易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在补给困难方面,日军的补给线较长,易受中国军队的游击战和破坏活动影响,后勤补给困难,补给线被切断将严重影响日军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在士气低落方面,由于长期作战和不断的失败,日军士气低落,战斗意志不强,加之前线与后方联系不畅,进一步削弱了日军的作战能力。在内部分裂方面,日军内部在战略决策上存在分歧,指挥不统一,导致作战指挥混乱,难以有效应对中国军队的战略反攻。

战略外线作战的具体表现

在交通线的破坏方面,中国军队通过游击战和正面战场的进攻,破坏日军的铁路、公路和通信线路,切断其补给线和后撤路线,使其孤立无援。在集中优势兵力方面,中国军队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日军的重要据点和防御薄弱环节发起进攻,逐步收复失地。在广泛的游击战方面,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队继续进行广泛的游击战,扰乱日军后方,配合正面战场的反攻,形成战略上的呼应和配合。

战略内线的应对策略

在守势防御方面,日军在战略内线作战时,主要采取守势防御策略,力图固守已占领的地区,通过构筑防御工事和设置障碍,阻止中国军队的进攻。在集中兵力反击方面,日军在局部地区集中兵力,发动反击,企图恢复被突破的防线,挫败中国军队的进攻,但由于兵力分散和补给困难,反击效果有限。在依托地形防御方面,日军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御,特别是在山地、河流等复杂地形,通过设置据点和防御工事,延缓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

综上所述,在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队通过大规模反攻战役、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加强后勤保障和军队建设、联合盟军作战等多种手段,逐步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灵活运用战略外线作战的优势,中国军队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逐步收复失地,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直至打到鸭绿江边,才算结束了这个战争。

日本投降时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及伪政权的情况

日本军队的情况

截至日本投降时,驻扎在中国的日本军队总数约为100多万,包括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的驻军。这些军队分布在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主要任务是维持占领区的控制和镇压中国军队及抗日力量。

随着战争的持续和败局的显现,日本驻华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士气明显下降。补给线被切断、后勤供应不足、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厌战情绪高涨。盟军的战略轰炸和中国军队的不断反攻,进一步削弱了日军的作战能力。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推进和中国军队的反攻,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态势逐渐崩溃。许多重要据点被中国军队收复,日军的战略防线被突破。各地的日军逐步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伪政权的情况

在中国抗战期间,日本扶植了多个伪政权,以维持其占领区的统治。主要伪政权包括:汪精卫政权、满洲国和华北自治政府。汪精卫政权在1940年于南京成立,作为日本在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傀儡政权。满洲国则在1932年由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以溥仪为傀儡皇帝,控制东北三省。华北地区的伪政权如华北自治政府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则被用于加强对华北的控制。

伪政权在日本的控制下运作,实行亲日政策,协助日军维持占领区的秩序和资源掠夺。伪政权通过各种手段镇压抗日力量,进行经济剥削和文化渗透,试图稳定日本在华的统治。

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败局显现,伪政权的统治基础逐渐瓦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各地伪政权纷纷瓦解,许多伪政权官员逃亡或投降。汪精卫政权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已经名存实亡,满洲国和其他伪政权也随之崩溃。

伪政权下的伪军数量众多,被用于辅助日军镇压抗日力量和维持占领区的治安。伪军装备简陋,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在日本投降后,大部分伪军迅速瓦解,一些伪军士兵投降中国军队,部分被遣散或收编。

日本投降时,驻扎在中国的日本军队已处于全面溃败的边缘,士气低落,作战能力显著下降。伪政权在日本的败局中逐步瓦解,其控制区内的治安和统治能力丧失殆尽。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迎来了全面的解放和重建,各地的伪政权也在这场伟大的胜利中被彻底清算和清除。

第三阶段是持久战的最后阶段,所谓坚持战争到底,就是要走完这个阶段的全程。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战略误判和预案

战略误判

速战速决的期望:日本军方认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现代化装备,可以迅速击溃中国军队,占领中国主要城市,迫使国民政府投降。这种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源于日本在日俄战争和侵占满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对中国抵抗能力的低估:日本认为中国内部政治不稳定、军队战斗力低下,无法进行长期抵抗。日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抗战能力,以及中国民众的抗战意志。

对国际局势的误判:日本未能正确预估国际社会的反应,认为国际社会会因自身利益而对其侵华行为采取姑息政策,未预见到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资源消耗的低估:随着战争拖延,日本国内的经济和资源逐渐枯竭,难以支持长期军事行动。持久战导致日军在中国战场陷入消耗战,前线补给线不断被破坏,后勤保障困难。

战争准备

军队部署和动员:日本在战争初期投入大量兵力和资源,迅速占领华北和华中地区。早期的军事行动如上海战役和南京大屠杀都体现了这一点。虽然初期取得一些快速战果,但随后战事未如预期般顺利。

战争资源的规划:日本集中力量进行军事进攻,但对长期占领和治理的后续资源准备不足,后勤补给和占领区管理出现严重问题。

伪政权的建立:日本扶植了一批伪政权维持占领区的统治,但这些伪政权在管理和治理上的效力有限,激起了更强烈的抵抗。

应对策略

加强军事镇压:日本实行“三光政策”等暴行,试图通过高压手段镇压中国的抵抗力量,但这些暴行反而激起更强烈的抗日情绪。

调整战术和战略:日本尝试调整战术和战略,例如打通华北与华南的交通线,加强对华南地区的控制,但由于资源和兵力不足,这些调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依靠伪政权治理:日本进一步扶植和利用伪政权,希望通过代理人治理来减轻占领区的管理负担,但伪政权效能有限,治理混乱,加剧了占领区的动荡。

这个阶段我所采取的主要的战争形式仍将是运动战,但是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

阵地战的重要性提升的原因

阵地战在战略进攻阶段的一个关键作用是巩固和收复失地。中国军队的目标是收复被日军占领的领土,通过坚守和反击,逐步夺回被占领的城市和要地。

控制关键战略位置对于战局有决定性影响。阵地战能够确保这些关键点的稳固,从而阻断日军的补给线和退路。

阵地战的胜利能够大幅提升士气和战斗力。每一次成功的阵地防御或攻坚战,都能激励士兵的斗志,增强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战略进攻阶段,虽然整体形势已经转向有利于中国军队,但日军依然在某些区域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阵地战有助于抵挡日军的反扑,巩固胜利果实。

运动战仍是主要形式的原因

运动战的灵活性使得中国军队能够迅速响应战场变化,避开日军的主力防线,选择有利时机和地点进行突袭。运动战的机动性对于分散敌军兵力、打击其弱点尤为重要。

在敌后游击战的基础上,运动战能够有效牵制日军,破坏其后勤补给线和交通线,分散其注意力。运动战与游击战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弱日军的战斗力。

运动战可以避免正面硬碰,减少自身伤亡和物资消耗。通过不断机动和袭扰,保存实力,为最终的战略决战积蓄力量。

运动战能够使中国军队掌握战场主动权,通过选择性作战,迫使日军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从而逐步削弱其战斗力。

中国的广阔地域和复杂地形为运动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运动战适应中国战场的实际环境,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和环境优势,进行灵活作战。

地域和地形对运动战和持久战的影响

广阔地域

中国的广阔地域为运动战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纵深。广阔的国土面积使得日军难以迅速占领整个国家,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军队形成有效包围。中国军队能够利用广阔的地域进行灵活机动,避开敌军锋芒,选择有利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战斗。这种纵深作战和战略退却的能力,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在面对强大敌人时保存实力,逐步消耗敌军。复杂地形

中国的复杂地形,包括山地、丘陵、河流和森林等,为游击战和运动战提供了天然屏障。山地和丘陵地形使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发挥其优势,而中国军队和游击队则能够利用地形进行伏击、骚扰和撤退。河流和森林则增加了日军后勤补给和通信的难度,使其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作战行动。

地域和地形的战略优势

阻碍敌军快速推进

广阔的地域和复杂的地形使得日军难以快速推进和集中兵力进攻。在面对中国军队的灵活机动和游击战术时,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进行防守和扫荡,增加了其进攻的难度和成本。

有利于持久战

广阔的地域和复杂的地形为持久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军队能够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与敌军展开长时间的消耗战,通过逐步积累优势,最终实现反攻和胜利。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阵地防御,由于当时的条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末,第三阶段的阵地攻击,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成颇为重要的。此阶段内的游击战,仍将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而起其战略配合的作用,和第二阶段之变为主要形式者不相同。

在抗日战争的第三阶段,随着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阵地攻击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这与第一阶段的阵地防御不同,后者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第三阶段,阵地攻击成为主要任务。中国军队需要收复失地、控制战略要地和打击日军防御阵地。这一阶段的阵地攻击不仅是为了摧毁日军的军事力量,还为了巩固和扩大中国军队的控制区。因此,阵地攻击在战略上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游击战在第三阶段的作用有所不同。虽然游击战在第二阶段成为主要战术形式,但在第三阶段,游击战重新成为辅助作用,主要是配合运动战和阵地战。游击战继续发挥其灵活性和机动性,通过破坏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和交通线,分散敌军兵力,为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攻击创造有利条件。

运动战在第三阶段仍然是主要作战形式。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中国军队能够避开日军的强点,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击,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运动战与阵地攻击相结合,使得中国军队能够在战术上灵活应对,逐步实现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第三阶段的作战特点是阵地攻击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而游击战则主要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通过灵活运用这三种战术形式,中国军队在第三阶段能够有效打击日军,逐步收复失地,实现最终胜利。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