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你一直阅读,但阅读能力没有增长,这是为什么??
2025-07-08

阅读能力停滞不前,多源于没有进阶和退阶的节奏感。

我曾发现很多人日常读书很勤快,但总抱怨“感觉读了很多却没有进步”。他们每天读公众号文章,读快消的畅销书,仿佛在用刷新的数量证明努力,但知识和理解力却像堵在门口,没有真正进入心里。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停留在舒适区阅读,未曾挑战更难度的材料,也未曾适当回撤梳理,造成了输入混乱却无消化的假象。

进阶阅读是保持持续成长的唯一路径。

当我带领读书会精读十本顶级好书时,发现越是难度高、需要思考的书,越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阅读《原则》《穷查理宝典》时,你会发现很多知识需要背景知识才能咀嚼,需要花时间查阅资料去印证,才能真正融会贯通。每次挑战难度时,都是扩展思维和认知边界的过程,也是训练复杂信息快速抓取能力的关键。不进阶,阅读能力很难提升。

退阶阅读是稳固学习和转化能力的关键步骤。

在练习写作和阅读时,我时常提醒自己,在攻坚更难书籍的同时,要定期回头去读一些中等难度、曾经觉得有挑战性的书籍,如《成事的时间管理》《学会成长》这类书。这时再读,会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理解背后的结构和思维方式,通过对比察觉到自己确实进步了,也能将新的理解与旧知识重新串联,形成牢固的体系。这就是退阶的意义,让进阶成果沉淀。

只有持续交替进阶和退阶,阅读能力才会稳定成长。

如果一直只读容易理解的内容,大脑的处理能力没有机会突破;如果一直逼迫自己读过难的材料,会因理解力跟不上而打击信心。最好是保持“进阶+退阶”的节奏,攻坚中提升理解力,退阶中稳固吸收转化,形成内化知识体系和表达能力,最终真正将阅读转化为个人竞争力。

正确的阅读成长路径应当围绕实际需求进行策略分层。

读书不仅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更是为了满足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和实际问题解决需求。当想掌握基础思维方式和框架时,应选择难度适中的书进行训练;当需要突破自我、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时,应攻克更高难度书籍锻炼思考力和信息整合力;在行动执行和情绪支持上,也需要及时补充一些轻松阅读的材料来保持动力和平衡状态。

阅读能力的增长,源于针对性行动与持续反馈。

阅读时养成输出习惯,如做读书笔记、拆解作者结构、模拟写同类主题短文,让理解力和表达力同步增长。在读完一本难书后,刻意与同主题的文章进行对比输出,检验理解程度和转化能力,帮助形成长效记忆。同时,设置阶段性阅读目标,例如“一个月读完并输出《原则》三万字读书报告”,用实际产出衡量阅读效果。

读书会和长期学习社群能帮助阅读能力持续进阶。

阅读本身是孤独的旅程,但若能在高密度的学习环境中讨论、拆书、分享心得,会极大加快理解速度与吸收效率,也能让自己保持在进阶的难度区间不松懈,持续拉高自己的认知天花板。

若想让阅读真正改变命运,需要将读书变成生活习惯与思维习惯。

不要将阅读视作应付焦虑或短期功利的工具,而要当作终身自我更新的方法。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阅读,并与实践结合,持续在行动中验证书中观点,用不断实践与反思推动阅读转化为生存能力和创造力,真正“越读越强”。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