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分,勿忘初心
2025-07-17
本分不是一种被动的顺从,而是对天地规律的静默守护。
在纷繁的商业世界里,人们容易被“结果”牵着走,逐利、逐势、逐高效,仿佛不“赢”,便是“失败”。但有时,走得太快,反而会走失了方向。沈炜所说的“本分”,并不是一种怯懦的自限,而是知天命而不违天理,是在诱惑、恐惧、欲望交织中,仍能回到“做对的事”这一点上,安住初心,不乱心神。
这一份安定,来自一种看得深、看得透、看得久的力量。就如农夫种田,心不系于“今年能收多少”,而在于“此地之土、此时之雨、此种之性”,日日修理田畦、悉心培土,果会来,但非执着于求。
愿景的本质,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活着”的回答。
一个企业若被拟人,它是否和人一样,亦需要思考“我为什么存在”?在vivo的愿景中,没有高唱“市占第一”、“利润最大”,而是温和地说:“成为一个更健康、更长久的企业。”
这种表达,是一颗愿久之心的流露。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爆发,而是持久,是在动荡变局中仍然保持生命的节奏感,如江河静静流淌。企业也好,人生也好,真正的愿景,不是要奔赴终点,而是能够在每一段路上,不违己心,活得清明。
使命是一个组织与世界之间的情感约定。
使命,从来不是口号,而是那一刻你为什么出发,那一年你为什么点燃火光。沈炜说,vivo的使命,是“为企业的四个直接利益相关者做点事”:消费者、员工、伙伴、股东。这种朴素的表述,背后却有一种深层的慈悲心意:我愿意照顾这些与我有关的人,不以他们谁“最重要”而排序,也不为谁而牺牲谁。
这份“同等重视”,并不是平摊责任,而是懂得——若想走得远,不能只依赖一条腿。企业若伤了一环,终会倾斜;人生若遗弃了一方,亦会失衡。使命,是把责任化为温柔的边界,是承诺“我愿意守护”,而非“我必须赢得”。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的心体——决定其行走姿态,也决定其灵魂质地。
沈炜将“本分”置于核心价值观之首,并指出,诚信、品质、学习等皆可从“本分”衍生。这种说法,不只是企业治理的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为人”的基本态度。
本分的第一重含义,是永远保持平常心。平常心,不是没有波动,而是在波动中保持一分观察力。面对诱惑,不贪;面对挑战,不慌;面对胜利,不躁;面对失败,不怨。这是对“内在尺度”的自觉守护。古人云:“平常心是道。”沈炜只是换一种方式说:“平常心,是我们做对事情的保证。”
第二重含义,是坚持做对的事情。方向,比努力重要。这是一种“有觉知的行走”。许多企业崩溃,不是因为竞争,而是因为“误行”——错的决策,错的路径,错的初心。当我们以为“只要能赢就行”,就已开始离道。真正的企业,不靠投机成功,而靠做对事情活下去。
第三重含义,是把事情做对。这是能力,是专业,是修行。做企业如修道,不是一天“成佛”,而是日日打坐、日日参悟。精进,不是追逐“快”,而是将“慢”修出质地。做得扎实,自然厚重,厚重则可承载,承载则可传承。
真正的平常心,是一种看透而不逃避的温柔。
平常心,并不是不做事,而是知道“如何做事,才不违初心”。在顺境中,人易得意;在逆境中,人易焦躁。沈炜说:“很多企业顺境时能守,逆境就乱了。”这并不奇怪,因为人一旦看到“代价”临近,就会试图用“非常规”的方式自救。
但在事物的底层逻辑里,最危险的时候,恰是最该保持定力的时候。所谓“平常心看本质”,就是让我们在看见外界狂风暴雨时,仍能退回心中,静静地问一句:“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我这样做,是为了长久之路,还是一时求成?”
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短期诱惑的温柔拒绝,是一种“尊重规律”的谦卑之心。人不能违天时而生存,企业也不能靠投机而长久。平常心,就是始终看清“我本来该走的方向”,而不因局势而偏航。
健康长久,不是苟活,而是以深根换来恒久的枝叶。
许多人以为,“长久”是低效,是保守,是怕死。但真正的长久,是经历过起落之后仍不折,是在更深处开出的耐寒之花。vivo对长久的理解,不是“苟活”,而是“持续创造惊喜”,是在“本分”的土壤中结出“极致”的果。
这种极致,不是对完美的执念,而是对规律的致敬。正因为本分,所以不偷懒;正因为本分,所以敢于挑战极限。极致,不是压榨,而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我如此做,是我愿意做,也知道为何要做。”这是力量与温度并存的态度,是既走远、也走深的智慧。
真正的企业之道,归根到底,是人的修行之道。
企业不过是一群人所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它的气场,来自人的心场。一个企业有没有平常心,有没有本分,有没有使命感,都是由内而外显现的。一个人若在生活中自觉、纯粹、愿意为别人着想,那么他参与的组织,也多半能走得稳、走得明、走得久。
所以说,企业文化,其实是“人文化”——它并不是外在的制度或标语,而是那些人,在日复一日的选择中,所显现出来的真实心性。
写在本分之后:当我们谈本分时,其实是在谈一种生命的觉。
当我们说“坚守本分”,并不意味着固守不变,而是在变化之中,找到一种恒定的中心点。那个点,不是战略,不是规模,不是利润,而是“我们究竟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怎样的事”。
若有这样的觉知,无论是在企业中行走,还是在人生中跋涉,我们都将不容易迷失。因为那颗本分的心,正是我们行走天地之间最温柔、最坚定的指南针。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