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读亚当.斯密的穷学生却让父亲背上了无法偿还的债务
2023-12-06

梭罗的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他从自己花了总计28美元1角2分5厘建好自己房子这里出发,谈到穷学生们每年得花30元的宿舍租金。他认为他们完全可以跟他一样用一年的租金去拥有一所永久的住所。


这是一件已经被梭罗用实践证明了的事情,所以他是很笃定的给出这个观点的。


除了从钱的角度说这个事儿,他还从自身的收获上来表达亲身去建设一所自居房子的价值。一个穷学生比如学建筑学的,花费着每年30美金的住宿租金去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却从未动手真正建过一所房子,这比之梭罗本人从未看过建筑学书籍,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平整地基开始到最终建成居所为止,他所得到的建筑学知识只怕比起来只少不多,尤其是方方面面的实践经验。


对于学建筑学或者土木工程的人是如此。对于其他专业的人来说呢?梭罗的意思似乎是每一个上大学的同学都该有如此的体验,这一点我倒不是很认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所需从事的事情很多,而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对于一个学经济学的人来说,让他去亲身建设自己的居所,收获建筑房屋的知识和经验,仿佛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正如标题里表达的,一个学习亚当.斯密经济学的学生如果不亲自动手去赚钱,实践经济学理论,那他还不如那些一分一粒去研究如何赚钱,如何赚到钱,在赚钱的每一个尝试中获取知识,以至于在最终他获取到财富之后,能信心满满的说,这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当然亚当.斯密的理论作为巨人的肩膀,其洞见对于指导这位经济学学生去实践赚钱也是有价值的。在实践中可以去感悟,去思考,去判断,去推理,去验证,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或者谬误。说不定在这个经历里还诞生出由这位学生独创的崭新的另一套经济学理论呢!


对于梭罗由自己从内到外打造校园的观点,我是认同的。因为如果一间校园从立校开始便完全由一届一届的学生来完成所有的建设,这间校园的文化绝对是超级实用主义的,这间学校的学生绝对是顶级实践论的,这就跟特战队队员一样,看几本书,或者听听讲座,是绝练不成如龙似虎,犹如神兵天降的战斗力的,必然是在血与火的磨练里,在极度严酷的环境里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熬出来,这样的特种兵才是真正彪悍的特战兵,在校园里一样,沉浸式全程参与动手实践的学生绝对是那一行的精英和佼佼者。


但我也有个隐忧,比如校舍,教学楼,如果由刚学习的或者仅仅学习了四年的学生来建,是否安全性堪忧呢?当然安全性本身就应该是建筑学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他们实践少经验少,但完全可以从书本,从实验,从前人累积的其他经验以及社会专业分工的建筑商那里通过一些必要手段获取到安全性相关的知识,这对于他们正式踏入建筑业未尝就不是最为宝贵的一手经验呢?这些经验即便不在校园获得,踏入正式工作岗位后也是必须要获得的,否则的话,他建的房子谁敢住呢?


咱们设想这样一副场景哈,假如梭罗的愿望能在现实里某所学校里实现,经济系、市场营销系的学生负责筹集资金,负责搞钱,建筑系的学生负责校舍建设,城市规划系的学生负责校园规划,土木工程系的学生负责校园建设,农业系的学生负责生产农副产品,化学系的学生负责食品加工及其他化学制剂研究生产,等等,这样一幅围绕实践展开的学习场景,该是多么奇妙而新颖啊!这样培养锻炼出来的学生,会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么?会存在心高气傲的问题么?我想大概率是不会的。正如教员时期,动员所有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去历练一样,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是接地气的,是懂生活的,是体农民疾苦的。正是这些实用主义至上,动手能力强的人为中国30年改开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以至于让中国短短30年就从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发展成现在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庞然大物。


我跟梭罗一样,不反对社会分工,但但凡需要亲手实践获取的一手知识绝不可以好逸恶劳,由他人代劳,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