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在走路,是无明在行走
2025-07-29
你以为你在选择,其实那一刻你正被你没看见的东西推着走。
我常觉得,人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自由。就像有时候我回头看,过去那些我以为是“自己想清楚了才做的事”,慢慢地才明白,那些决定背后,有一个我看不见、但从没缺席的“推力”,它不是命运那么虚无的词,而是一些更贴近皮肤的东西,比如恐惧、执念、贪念,还有一种难以觉察的、从小被灌进去的惯性。
有些事,我做的时候很坚定,很有方向感,好像那就是“我真正的选择”。可事后静下来,才察觉,其实我只是顺着自己内心那个未被照见的黑洞走了一步,我不是在主动掌握,而是在被那股无明裹挟。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那样做,也没问过“那是谁的欲望”——我只是走了,就像夜里闭着眼还在走路的人,梦游。
我越来越相信,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更多时候是一个幻觉。不是说我们没有选择权,而是我们在做选择的那一刻,脑子里的剧本早已默默被写好。比如我为什么害怕失败?不是因为失败本身有多可怕,而是因为失败可能触碰到一种深藏很久的羞耻感,可能是小时候老师一句话、父母一个眼神,像针一样扎在心里的角落。我不愿再次被那种感觉淹没,于是我拼命规避失败,结果走的每一步,看似聪明,实则逃避。
其实那种推着我们走的东西,很安静,也很执着。它不需要大声提醒你,它就在你日常里无声地引导你,比如你刷到一个视频时,为什么特别上头?看到某句话时,为什么瞬间觉得“对,就是这样”?你以为那是灵光,其实更可能是你内心某个未解的结在作祟。那不是顿悟,是共振,是无明的共鸣。
我试着去对自己诚实一些,但这并不容易。要承认自己并不自由,是很痛苦的事。我曾经花很多力气证明自己是独立的、有主见的,努力去规划、去控制生活,可后来发现,那不过是另一种被控制的方式。我不是不受外界影响,而是被自己想象中的“独立”绑住了。我在扮演一个自由的人,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可是演着演着就累了。
也许很多人都像我这样,嘴上说着“我是为了我自己”,但实际上是为了不被看轻、不被落下、不被遗忘。我们很少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躲避一种自己都不愿面对的惶恐感。我们用忙碌掩盖空虚,用理性掩盖脆弱,用奋斗掩盖自我怀疑。可那些掩盖的东西,它们都还在,它们没有被解决,只是被压住了。它们就是那股“推着我们走的力量”。
慢慢地我开始不太急着解释事情。以前我特别想搞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更愿意陪着那个“还没想明白的自己”多坐一会。不是不去理解,而是先去陪伴。很多时候,不是头脑理解不了,而是心里还承受不起那个理解。我现在会在那种“很想立刻找到答案”的冲动里,先停一停,问问自己:“你是想真正知道,还是只是想把不安赶走?”
这问题一问出口,心就慢下来一点了。那种被推着走的感觉,也不那么强了。
人不可能彻底看清自己,但我们可以察觉:当我想去做某件事,是从哪里生起的?是想要被看见,还是想要逃开?是心里真的平静,还是只是暂时麻了?我不再那么相信“我要去哪里”的答案,我更关心,“是什么在推动我往那里去?”
这种察觉,不会让人更轻松,反而让生活多了些沉重。可那种沉重,是有温度的,不再是盲目的拉扯,而像是你终于摸到了自己内心某个多年来被忽略的声音。它不大,但真实。
有时我想,如果我能对那种无明诚实一点,也许我就不会那么急着前进了。不是停滞,而是愿意慢一点,看看身后的影子,听听那些从来没被说出口的念头。
你说这是不是觉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一刻,我没有再自动地去做一个“合理”的决定,我多了一点选择空间。而这个空间里,或许才是我真正的“自己”。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