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对别人有利用价值其实是好事
2025-07-31

对别人有利用价值,其实是一个人最直接的底层竞争力。

这个话说出来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点抗拒的。我们活得已经够像工具人了,难道还要主动变得“有用”?可现实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社会里,在职场上,衡量一个人能不能留下来、能不能向上走,很多时候并不是看他有多纯粹、有多理想主义,而是看他是不是“好用”。而“好用”这两个字,听上去粗糙,实则是极其精准的评价。

你能不能被信任地交付任务?能不能在混乱中扛下关键节点?能不能在没有明确边界的情况下,自己把事情摸清楚、推下去、解决掉?这其实都是“好用”的具体体现。但这些事很少人愿意讲得这么直白,大家都更愿意说自己想做有价值、有意义、有成长的事,可你让他把这三样东西具体说出来,他说的“成长”其实是要轻松舒适的节奏,“价值”是要有明确反馈的正向结果,“意义”……说到底,只是不想被当工具人使唤。

但问题是,世界从来不按我们喜欢的方式来运转。老板不会每天坐下来听你讲你的梦想,客户也不会耐心等待你调节状态,大多数时候,能把事情搞定的人,就赢了。而你有没有“利用价值”,就是你能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直观判断。

很多人会说,我才不要做那个谁都可以随便用的螺丝钉,我要做的是不可替代的角色。我听过太多这种话了。但不可替代这个词,本身就很迷幻。你怎么知道你不可替代?你靠的是你的天赋吗?那不好意思,天赋不是你的功劳;你靠的是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吗?那老板关心的是你能不能把活干了;你靠的是你“有潜力”?那如果你始终没兑现潜力,那潜力也不值钱。

真正不可替代的人,是那些能做很多人做不了的事的人。是那些被用过一次之后,别人就愿意反复用、敢于托底交付的人。他们不是因为“不可替代”而被用,而是因为一次次被用之后,才逐渐成了“非他不可”。这个顺序不能搞反。

其实这个道理我也是在很多年之后才彻底想明白的。早年间我也会觉得,一个人太听话太“好用”是不是太卑微了,是不是会被压榨。但后来发现,真正能积累势能的机会,往往都是在那个“被需要”的时刻悄悄发生的。不是你端着、等着,别人就来请你上桌的。反倒是你肯干、敢接、能扛、扛得住,别人慢慢才知道:这个人,不一样。

有一次,一个老同事调岗,他留下的工作太多,没人愿意接,大家都说自己太忙。其实我也很忙,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接了下来。那些事说实话,没啥光环,也看不到短期成果,但我还是一件件清清楚楚地做完了。半年后新来的负责人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接了他的大部分项目,还一个都没出问题。”然后接下来两年,我基本成了那个部门里唯一能调配跨部门资源的人。你说这是运气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好用”这个词带来的正向循环。

被需要,其实不是被利用,而是被认可。你能解决问题,你能稳定交付,你能在关键时刻顶上去,那你自然就在别人心里多了一个分量。反过来看,那些总是挑活干,总是精打细算地衡量付出和回报的人,看起来是精明,其实一点不聪明。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保护自己,其实是在慢慢退出舞台。

职场里很多看似是“偶然机会”的事,其实背后都藏着一次又一次“你愿不愿意多做一点”的抉择。有些人总想着,只做自己该做的部分,最好还能少做点,不然就是被压榨。可问题是,你的成长、你的路径,往往都藏在那些“本来不是你该做”的部分里。如果你连这些都不碰,那你永远只会站在原地。

我认识一个朋友,做运营,他入职第一年每天都加班加到十点,别人说他太卷,他也笑笑不解释。后来才知道,他把原来三个岗位的事全接下来了,公司一开始也是骑驴找马,准备再招两个人填进来,结果发现他一个人全干了。第二年部门裁员,别的组都砍了人,只有他这边没人动。领导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他是我们公司最后一个能全流程打通的运营。”就是这个“全流程打通”的能力,撑起了他往后的整个职业路径。

而这个“全流程”,是怎么来的?就是靠一开始那种不计得失地“太好用”堆出来的。他不是一开始就多厉害,而是在一次次主动揽活、主动承担中,把自己磨出来了。不是每个人都要像他那样做,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连试都不试一次,你是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容量。

太多人活得太小心了,他们一边羡慕别人升得快、走得远,一边把自己局限在“只做分内之事”的范围里。你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怕被压榨”“我怕被利用”“我怕吃亏”,但他没意识到,正是这种过分的防守,才让他丧失了获取更大空间的可能。

真正值得珍惜的工作机会,其实都是从“好用”开始的。你得先让别人觉得你可靠、你肯干、你扛得住,后面他们才会愿意给你更大的舞台。不是说你永远要这么低姿态地活着,而是你得先进入游戏,先积累筹码。当你有了足够多的经验、能力、战绩,你自然可以谈条件、讲回报、选择去留。但前提是,你得先上场。

而能不能上场,很多时候看的不是你有多聪明、有多理想,而是你有没有在关键时刻说一句:“这个事,我来。”这句话背后藏着的是:你准备好了被信任,准备好了被看见,也准备好了真正成长。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