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一生:从不消极,绝不躺平
2025-08-01
不认命,是褚时健活完一生唯一的底色。
很多人说他是传奇,说他九十一年走过的是别人几辈子都不敢想的弯路。可他大概自己不会这么看。他不是奔着什么“传奇”去的,他只是习惯了,一件事摊到眼前来,就必须弄明白它,就必须扛下来。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他心里有一股拧着的劲儿,往后退一步都不舒服。
我反而觉得,那些他不声不响过掉的年头才最真实。他十五岁做酒,半夜要看火,要看水,别人都靠运气不睡过头,他却一点一点摸出规律来。水满了能烧一个时辰,他心里记着这个时间,于是只在一个时辰内打盹,从不出错。他说“心里有事,不会睡过头”。听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沉得很。能说出这话的人,一定是早就把辛苦和责任咽进肚子里了。不是谁逼他的,是他认了这命。
但他认的是责任,不是命运。他的命运一塌糊涂,战争、牢狱、疾病、运动……没几段是顺当的。可他总像是无论从哪里跌下去,哪怕再低再黑,都能慢慢在原地搭个梯子爬回来。他不等光亮来找他,他自己就点火。他不等别人伸手,他手还没空下来就已经去接别人的活。
去红光农场的时候,他是右派,被放逐。但他没有一丝怨气,没想着翻案、证明、还击。他只是默默做事,种菜、榨糖、做蜜饯、钓鱼,甚至偷偷给身边人加顿饭。他不是在忍辱负重,他只是觉得,“活”这件事,不应该被苦难折断。他必须继续做事。你不做事,你就完了。他可能从来没用过“积极”这个词来鼓励自己,但他比谁都坚决。他的精神状态从不崩,从不垮。
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他在那么多黑暗的时刻里从不放弃一点希望。他不说“等局势好转”,他只说“那我就试试”。在糖厂,他一个人带着全厂人敲锅底、改燃料、换设备,那些破厂子因为他一口气就喘起来了。他不怕出错,哪怕谁都觉得干不好,他还是一句:“试试吧。”有多少人就是卡在了这句“试试吧”上,怕做了也白做,怕做了还被骂。他却从来不怕这些,干就完了。
他跟“顺境”没怎么打过照面,唯一能算顺的,也就烟厂那十七年。可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把全部的力气都往一件事上砸。他改设备,改工艺,改工资体系,哪怕是当时最头疼的职工住房,他都一条一条往前推。他不是为了讨好谁,他是觉得,一个厂,不该这样松松垮垮地混日子。他进烟厂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完全可以养老,可他不肯。他等了一辈子,终于有一个可以用力的机会,他不愿浪费。他想把这件事干到头,干到让自己服气的程度。
人活到一定年纪,就会慢慢懂得,真正难的不是失败,而是你还能不能在失败之后,照常去干点事。能不能不急着争输赢,而是先把锅底的泥巴敲掉。这世上很多事不是靠情绪扛下来的,是靠一点一点的改进撑下来的。你今天多搞一吨糖,明天多挣一块钱,都是向命运伸手的方式。
褚时健不做空想。他不靠情绪驱动,也不靠鼓舞人心的大话。他只信手里的活。他的“自强不息”不是标语,而是藏在每一次认真做事的当下。他从不空谈命运,但他一直在改变命运。他不靠激励别人活得热血,他就是自己悄悄地,把一口烂锅烧出了甜味。他一生都在改善,逆境就小改善,顺境就大改善。他并不追求翻天覆地,他只是每一步都往好里走。
有一次他说,自己做事情有个标准,就是“过得了自己那一关”。这个标准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很多人一生都跨不过去的坎。你不是不想做好,你是太容易原谅自己了。你觉得反正也没人看,反正也不会马上有结果。可他不是,他是那种就算只有自己知道,也要把事情做好的人。他不是对别人负责,他是对自己有交代。这种人,一旦做起事来,就没有“将就”这个选项。
他晚年种橙子,也一样。当时没人看好他,说他七十多岁种树是笑话,可他不解释。他一棵一棵地种,研究土壤、气候、病虫害。他没拿自己当个“前企业家”,他只当自己是个农人。他知道土会给他结果。他的命不是靠别人定义的。他把橙子种成了“褚橙”,也把晚年活成了新的起点。
这世上不缺聪明人,不缺能说会道的人,缺的是像他这样:能扛事、能落地、能一直往前走的人。他不躲,不逃,不等命运发慈悲。他只是自己站起来,一步一步走过去。
我看过他的一句话:“不管在什么环境,活到了手边,就要做好。”我觉得这句话足够拿来当座右铭。不是因为它多么豪迈,而是因为它讲出了人活着最根本的态度。你做什么并不重要,你怎么做才重要。你在哪儿并不重要,你怎么站着才重要。
褚时健就是那种,哪怕只是在河边钓鱼,他也要钓得比别人稳、比别人准。他的全部力量,都放在眼前。他从不虚构未来,也不缅怀过去。他只是现在手上有什么,就做什么。
他不怕低谷。他甚至早就习惯了低谷。他知道从低谷里往上走不靠运气,靠的就是你那点不服输的执着,那点做事不敷衍的认真。人这一生,很多时候不是输在资源、机会或者出身,而是你早早就躺下了,而他一直都站着。
他不是没崩溃过,他也不是不痛。但他有事,就去做事。不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而是他知道,“生闷气是最没用的”。这句听起来普通的话,其实藏着太多人的卡点。很多人停在原地,是因为一直在和情绪搏斗。他不是。他把情绪搁在一边,把手里的活做好。久而久之,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其实都能慢慢过去。
他不是不怕失败,而是从来没等失败把他打趴。他总是比失败快一步,去做一点改善。他把命运当对手,也当修行。他不信命,但他敬命。他活得干净、干脆,有自己的节奏和底气。
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他的一生,就是一句话一遍遍活出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是挂在嘴上,是写在行动里。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