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心未安,步莫前
2025-08-01

親愛的朋友:

躁動,是《歸妹》一卦的關鍵。她不是天象的變化,也不是婚姻的表象,而是一念未穩、欲心先起。這卦表面說的是女子出嫁,實則問的是——一個人若未歸於己,怎能匆匆歸於人?那個急於歸附的動念,看似關乎關係,其實根本仍在心之未安。

躁,是尚未安下來的心,誤以為前行能帶來歸屬。我回想那些生命中浮躁的時刻,每一次主動,每一次靠近,其實都不是因為真懂了對方,也不是因為準備好了要交付自己。只是空。只是怕孤單。怕沒有一個名字可以掛在關係裡,怕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放疲憊的心。

於是,我們就會像歸妹卦中那樣,明明應該柔順,卻搶先而動;該等的時候不等,該緩的時候不緩。像是還沒看清那條河的深淺,就已經涉水而行。腳步一快,水草就纏上了腳。那不是外物的責難,而是內心的先亂。

躁的根本,其實是沒有信任當下的自己。我們不是真的非他不可,我們只是還沒學會怎麼一個人安靜地活著。我們以為動起來就有出路,以為歸附他人就能遮風避雨。但真正的庇護,從來都是心底那個篤定不移的所在。

《彖傳》說:「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動起來,是因為內心歡喜。但若動的時候位置不當,那歡喜也會變成災難。就像種子不在合宜的季節播下,不僅開不出花,還可能連根都爛掉了。

有些歸,是出於愛;有些歸,卻是出於逃避。人總會在生命某個階段,急著找一個地方靠岸,哪怕那港口的風比海上還狂。但靠岸不是安身,靠得太急,只會讓船身撞裂。歸妹卦說的,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親近,是一種還未「自成」的「歸人」。

在我的生命裡也有這樣的時刻。以為靠近誰,就能有一個名字;以為依附什麼,就能有方向。後來才知道,原來真正的方向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沉下來,聽見了心裡的那個聲音,它不響亮,但從來沒離開過。

動,是自然之律;但躁,是心的顛倒。天地交而萬物生,是因為節奏恰當,陰陽得時。歸妹之所以凶,是因為動得太早,位不相當。這就像兩人結婚,外看門當戶對,內裡卻彼此未曾真正看見。那不叫結合,那叫倉促。

我愈來愈懂得,靜不只是等,而是種修煉。是在無人問津時,依然能好好煮茶;是在風來時不抗拒,在花落時不懊悔。《象傳》說:「君子以永終知敝。」知敝,是知敗壞之處,是看見那躁的根源——不是別人的不配合,而是自己心裡那份不穩。

真正的歸,不是歸於某人、某地,而是歸於自己本然的心。當你真安下來,你才會發現,其實不需要被誰接住,因為你早已能自己站穩。不是你不需要關係,而是你不再急於透過關係證明自己。當你真的不急了,反而萬物可親,眾緣可歸。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順其自然,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再抗拒自己未熟之處。」每個人都會有未熟的時候,都會有想提前綻放的渴望。但花開需時,心熟也需時。躁,只會讓你錯過真正屬於你的春天。

所以,《歸妹》這一卦,雖說“征凶”,但不必懼。它提醒的,不是放棄親近,而是先學會止步。不是告誡你不要歸附,而是告訴你歸的方向從來向內,而非外求。

當一個人安於不動,他的每一個動作才有真正的力量。當一個人不急於歸,他的每一次靠近才有真正的可能。不是「等誰來愛我」,而是「我已安住在愛裡」。那樣的你,自然有人願意共行。

躁動是一種不自知的迷失;而《歸妹》提醒我們,先歸於心,再談歸於人。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