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丰: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在最光明的時刻也會迷路,唯有信念能破雲見天
2025-08-01

丰: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传:

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親愛的朋友:

陽光有時會太亮,亮得讓人眼花。豐卦的六二說的正是這種時候,看似日中當空,萬物榮顯,實則是光中藏蔽、盛極反虞。最豐盛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危險的時候,不是外在敵意,而是內在的不明。說得再白一點:你以為你看見了,其實你什麼也沒看清。

那句「日中見斗」,我總覺得像是生活給的一記悶拳。大白天的,怎麼會看到星宿?如果不是眼出了問題,那就是心亂了方向。這不是幻覺,而是精神世界開始打結,信任開始動搖的徵兆。


盛世之下,反而容易失去警覺。

外在的順利,有時是一層掩蔽。當所有事情看起來都順風順水,人的心反而會鬆懈,甚至過度樂觀。就像開了一盞燈照著自己,就以為整個屋子都亮了。

但實際上,那只是一角的光,其他角落可能早就堆滿陰影。你沒看見,不代表不存在。你沒想到,不代表不會發生。

豐卦六二之「蔀」,是遮蔽,是看不清,是眼中有光,心中卻起了疑。這種情況最麻煩,因為你以為自己沒事,但其實危機正從內部慢慢發酵。


當看不清時,唯一可依靠的是「內信」。

這一爻的吉,不來自「看清」,而來自「有孚」。孚是信,是誠,是那種即使外界混亂,內心還能穩穩站住的力氣。發若,是說這種信念一旦動起來,就像箭離弦,毫不猶豫。

我常想,那些真正做成事的人,不一定永遠明白所有情勢,但他們都有個特質──不自亂陣腳。當別人急著找答案時,他們會先回到自己心裡,問清楚:「我最初為什麼要走這條路?」然後,那個念頭就像夜裡的一絲火苗,把人重新點亮。


真正的疑病,其實是內心的動搖。

那句「往得疑疾」,是說在行進途中,心生懷疑,開始覺得不安,甚至像得了病一樣。可你仔細看,這病其實不是身體上的,是精神上的。

我遇過太多人,在人生的一段上升期突然卡住,開始質疑自己所有的選擇,懷疑朋友,懷疑機會,懷疑方向,最後變成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其實,他們並不是病了,而是太順的時候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自己的界線,忘了自己的呼吸節奏。等到一切都往前推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沒跟上。


信,不是對外界的依賴,而是對內心的依止。

這句「有孚發若,吉」,我總覺得像是靜水深流中的一抹堅定。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論證,只要你清楚你在做什麼,天地就會自動讓路。

信,是那種走在霧中也能前行的力量,不是因為霧會散,而是你知道自己腳下的路還在。這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非常深的覺知──我看不見,但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我見過一些老人,在最困難的時期都不慌不亂,因為他們有過太多風浪。他們不靠眼看,他們靠的是心裡那口氣,那口氣不斷,就不怕走錯。


信念會穿越雲層,即使當下一無所見。

「信以發志」這句象傳,就像是一把鉤子,勾住了心的方向。你可以什麼都不確定,但只要志不變,信還在,就一定走得出去。

走不出去的,往往不是因為路被擋住,而是人心早就退縮了。那種「疑疾」會讓人把所有選項都否定,讓你連選都不敢選,走也不敢走,只能在原地耗光自己。

而信,就像是你在身體裡藏著一顆太陽。你可以等它升起,也可以等它自燃。只要它還在,外面再黑,也不會怕。


在榮景之中,保持信,才不會迷失自己。

豐卦是一個高峰的卦,但這一爻卻提醒人:高峰之下,潛藏著低谷的入口。榮光會讓人暫時得意,也會讓人過度暴露。一旦不守內心,一旦失了初心,就會像中午看到星辰一樣,顛倒了方向。

那時候,你不需要更多的知識,也不需要更多的安慰,只需要靜下來,找回你心中那口氣。

信,從來不是用來說服別人,是用來穩住自己。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