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涤除贪欲,才是行稳致远的心法
2025-08-05
旅: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传:
终以誉命,上逮也。
一念不贪,全局皆赢。
人这一生,难免在外奔波、漂泊无定,眼前风景繁杂,耳边言语纷乱。但最能成全一个人的,不是多得一物,不是不失一矢,而是始终心中有分寸、有轻重、有定力。射雉一矢亡,看似失利,其实是赢了后半生的安稳。不是你不够精准,而是你懂得收手。真正的聪明,是知道什么能追,什么该放。因为你放下了贪心,所以最后才得了“誉命”。
人在旅途之中,最难把握的是那一箭之念。
有时候机会就在眼前,一伸手就可能得着。你看见一只野雉,搭箭上弦,只要一发,就可能带回猎物。但你若太在意这一箭的得失,就容易因小失大。眼前的雉,是诱惑,不是归宿。你失了一箭,看上去可惜,但其实你保住了心。你没有让贪念替你决策,你让理智做主。所以后来人们才说你有德、有分寸、有节操。你的结局是“誉命”,是被尊重的,是被信赖的。
很多人败在旅途上,不是因为太弱,而是因为太贪。
贪,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你若时时让贪牵着走,你就失去了做主的能力。你看见别人发了财,你就想跟着炒;你看别人升了职,你就想抄近道;你听说谁走了捷径,你也要试一试。这就像一个人在外射猎,走得太深,离了队伍,只顾着追那只雉鸟,结果迷了路、丢了命。你是得了一只鸟,但失了整个旅程的意义。
所以有时候,肯放弃,就是最大的收获。
一箭没中,心里当然会不甘。但你转头看看,你还在正路上,你没有违背原则,你还保住了内心的那份清明。这就够了。人不能总指望每一箭都中、每一招都赢。真正的高手,是会在关键处收手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放下。他也许赢得慢,但赢得稳。
这份稳,是做人最踏实的力量。
你走在外头,人多事杂,诱惑如潮水一般涌来。你会遇到看似无害的诱导、带着糖衣的陷阱、打着“机会”名义的陷落。这些都不是明显的灾难,但只要你一步踩错,就会改变整条路的走向。你或许得到了眼前的好处,但付出的,是后路、是信任、是清白。得不偿失的事,往往就是以“好赚”为开头的。
所以说,一个人的心,要稳,要清,要能看远。
你看到眼前这一箭不中,心里不乱,面上不惊,你知道这只是过程,不是终局。旁人看你吃了点亏,说你运气差,你也不争不辩,只是继续自己的节奏走。因为你知道,真正的评价,不在当下的得失,而在后来的“誉命”。人最终被看重的,不是他得了多少,而是他在诱惑面前,站得多直,守得多住。
“誉命”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活出来的。
你射了一箭,没中,但你没急着再追一箭;你看到了猎物,但你没忘了方向;你经历了诱惑,但你没改变底线。这些都是命运在考你,而你通过了。不是用胜负通过,而是用心性通过。别人看你平凡,你自己知道,这是在走一条不后悔的路。
人活在世上,最怕太计较。
你一心想着“不能浪费这机会”,就容易急、就容易乱、就容易放弃原则。你不愿意接受小的失落,就容易制造大的灾难。你越怕输,就越容易被控制。你越怕错,就越容易走偏。可你若能坦然面对一次失误,看得清楚、想得明白,你就已经赢了一半。真正的胜利,不是你从未失败,而是你不会被失败牵着走。
这就是“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的智慧。
它不是讲你要放弃努力,而是提醒你:努力要有度,得失要看轻,心要看远。你可以出手,但别太执着;你可以追求,但别失去自己。人生路上,得与不得,是过程;安与不安,是结局。你活得安心,活得踏实,那就是最好的命。
有些人一生求胜,最终却输了心。
他们贪快、贪多、贪狠,每一箭都紧张得不得了。得了就沾沾自喜,失了就满口抱怨。他们总在争,却总不满足。因为他们一直盯着别人射中多少,却从不问自己这一箭是否合心。他们忘了,命不是别人赏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你今天得了一只鸟,明天却背上了人情、亏心、麻烦,那这一箭,值不值?
人生的确是“旅”,但旅也要讲方向。
你走的是正道,哪怕失点小利,都会有后来的福气来补。你走的是歪路,得再多也迟早失去。天地不偏,命数看人心。你一念之间,是贪,还是稳,是抢,还是守,就决定了你这一程走得顺不顺。
所以我说,人活得轻一点,不急着赢,也不怕输。
你不贪,你就看得清;你不争,你就睡得安;你不装,你就走得稳。你走着走着,机会自然来,风也自然顺。你得失坦然,成败自在,旁人敬你,是敬你那份心不乱、气不浮的沉着。那种沉着,是年岁给不了的,是一箭一箭练出来的。
你走远了,就会懂得:得一箭,不如得一命;得一时,不如得一生的清誉。
你越不急于得,你越容易得;你越不惧于失,你越不会失。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想太多,就拿不住;舍得放,就留得住。你的心越宽,命就越顺。你越能控制自己一时的冲动,你就越能收获持久的信任与尊敬。
一生之中,有几次“一矢亡”,但每一次,只要你心定、身正、志明,结局就不会错。你最后一定不会空手回家,你一定会带着一种别人给不了的光——那叫“誉命”。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