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制内宝妈到离婚独自带娃:36岁的我终于明白,有底气的生活有多爽
2025-08-06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底气,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挣出来的。
想明白这句话,是在夜里孩子们熟睡以后,坐在没有开灯的小客厅里,我抱着笔记本,手指停在键盘上,听着窗外夜风吹过晾衣绳的“咯吱”声,一瞬间有点恍惚:曾经那个在体制里混日子的我,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写稿写到凌晨两点的妈妈了呢?
也许就是从那天起,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生活不会一直优待你,但你必须自己优待你自己”。
年轻的时候啊,总觉得天塌了也有爸妈顶着,风大了还有老公护着。可一到人生真正需要你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大人这两个字,和年龄没有一丁点关系,和责任才有关系。你能负得起什么,就能活成什么样。
我出生在一个“看起来”很好的家庭。妈妈是老师,爸爸做生意,家境宽裕,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学习成绩也不错。那时候我真的以为,这就是“正常”的人生:按部就班读书、考编、结婚、生子,然后就该岁月静好了。
可生活哪里是你按计划就能走完的剧本?一场病,一次调动,一个情绪失控的夜晚,就能把你打得找不着北。
最开始出问题的是老公。因为工作关系被调去另一个城市,我也借机辞了职,带着两个孩子跟着过去。说实话,那一刻我甚至是开心的,觉得终于可以换个地方,过点不同的日子。但新的城市并不是我想象的样子,灰扑扑的天空、陌生的街道、嘈杂的市场,人多、杂、乱,我一下子就被挤在边角里,不知道该往哪走。
我以为靠老公没问题,可他一副“我养你”的样子转眼就变成了“你怎么这么废物”。快递盒子在客厅堆得高高的,他脸一拉就像要把我连着快递一块踢出去。应酬回来醉醺醺地躺在厕所里,抱着马桶骂我“病的病,闲的闲,就我一个人当牛做马”,那一刻我突然很想笑,笑自己居然曾经真把这些人当靠山。
更糟的是爸爸生病了,家里断了经济来源,老公也冷漠得像个陌生人。我开始到处投简历,碰了一鼻子灰。没人看得上一个三十多岁、脱产多年的家庭主妇,不会销售、不能出差、也不愿进厂。曾经引以为傲的“体制内工作经验”,此时像块过期的饼干,谁也不稀罕。
那段时间我像一只在深水里打转的蚂蚁,四周全是水,怎么挣扎都踩不到底。我一边哄孩子睡觉,一边心里算着这月还差多少钱填上窟窿。晚上写简历写到眼花,白天去面试被冷眼相待,连头发都懒得洗。你知道什么叫“绝望”吗?不是没饭吃,是你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连个能赚钱的技能都没有。
我妈一边劝我别离婚,一边反复念叨“你还是有两个孩子的人啊!”这句话像针似的,戳在我心口。可是我也明白,她不是不疼我,她只是害怕我一个人扛不起接下来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做一些手工活,在家拼着老花眼做小挂件。一个小时挣十块钱,坐一天才几十,手磨破了,骨节疼得打不了字。我在夜里悄悄抹药膏,早上还得笑着喂孩子吃饭。那时候我心里想的不是“我活得多惨”,而是“我居然这么没用”。
可人就是这样,越是觉得自己不行,越容易掉进自我否定的泥潭。直到那天我报了一个写作训练营——也没什么别的原因,纯粹是因为“写东西”这件事,是我唯一还没被生活打败的念想。
我本以为自己写得还不错,毕竟大学时候作文也拿过奖,工作也写过不少公文。可一开始交作业就被打回来,老师说我“素材空洞”“思路跑偏”,我心里那个火啊,恨不得冲到屏幕那头去掐人家脖子。可冷静下来一想——人家说得不对吗?也没冤枉我。
那一晚我在阳台上坐了一夜,抱着电脑重写稿子,冷风一阵一阵地吹,耳朵冻得发麻。可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哪怕没人帮我,我也不想再废下去了。我必须有一件事,是靠自己可以做成的。哪怕小,哪怕慢。
之后的日子,我开始像个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学写作,不等老师喂饭,主动去看别人的错误和点评。我去读评论区,去搜类似题材,去看高赞内容的写法。我告诉自己:别想一夜暴富,先学会一招半式,哪怕只是把“开头写好”这一件事,做好了也行。
慢慢地,我写出第一篇可以投出去的稿子,拿到了三位数稿费,那个时候我居然捧着手机哭了。不是因为钱,而是那一刻我知道:我不是个废人。我有能力靠自己过上哪怕一点点更好的日子。
后来,我越来越顺。两天写一篇,字字推敲,反复琢磨,终于被商业机构签下了合作。一个月十篇,九千块钱,稳定。又接了医学类的案子,一个月六千多。我一边哄孩子写作业,一边写稿子挣钱。有人说你这也太辛苦了,可我反而觉得很踏实。至少,我不会再因为一个快递盒子就被丈夫踢得满屋子跑,不会因为父母病了就一夜间掉进生活的黑洞。
生活这件事啊,从来就不是别人替你安排好的一场旅行。更像是你一个人摸黑走进森林,四下无光,哪怕脚下有坑有泥有蛇有石头,也得你自己一点一点往前走。别人能借你一把伞,能给你打个灯,但走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有些日子,我还是会焦虑、会哭、会疲惫,毕竟我不是铁人。但我再也不会觉得自己必须靠别人活着。那种心里的踏实感,是过去三十年从来没有的。
有人问我:你后悔结婚吗?我笑了笑,说不后悔。人生没有纯粹的错路,只有你在错路上不肯回头。如果不是那些天翻地覆的崩塌,我也不会知道,原来我一个人,也可以把两个孩子养得又乖又笑;原来我写的东西,也可以让陌生人觉得温暖;原来我不是一个被丢进生活就只能扑腾的人。
最后啊,我只想告诉那些还在迷茫、挣扎、哭泣的你们:
别怕,别慌,也别太快绝望。生活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刁难你,其实它只是在问你一句话:“你到底准备好做自己了吗?”
别总想着谁能拉你一把,谁能给你撑一伞。伞坏了你还得自己打。灯灭了你还得自己摸。但你得信,这个世界啊,哪怕多么冷,也永远会给那些拼命想活好的人,留一扇窗。
写文的那天,我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你得对得起自己的眼泪,也得配得上自己的不甘。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