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程前翻车被骂上热搜!背后的5点思考: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曾是“程前”
2025-08-06
翻车的从来不是网红,是人性。
丫头,你还记得小时候摔倒时那种疼吗?一秒钟从飞奔变成趴地上,脸上火辣辣的,膝盖破了皮,血珠子往外冒,可你还是会抬头看四周,看看有没有人在看你。人哪,从小就怕“丢人”。长大后,我们摔的不是跤,是面子,是牌,是身份,是那些以为自己“能站稳”的幻觉。
程前的那次“翻车”,不就是这样吗?原本是一场阶层的跨越,是一次职业的高光时刻,结果却像一脚踩空的高跟鞋,声音很响,姿势很尴尬。你说他做错了什么?错不在他讲话不流畅,不在他观点不成熟,而是在于他忘了“谁是主角、谁是观众”。
人红的时候,最容易忘记自己是谁。一有粉丝吹,一有掌声响,一有赞赏落在评论区,就以为那是真的自己。可殊不知,那些都是借的光,不是本人的火。程前一坐上那个台子,就像个初入宫门的小宫女,误以为自己是太后,结果一句话没把握好,把三位老爷子都怼得心里发毛,台下观众都看傻了。
我看视频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场面。那时候我才三十岁,被单位派去市里开会,会上有个副厅级的老领导发言,讲话慢吞吞,我当时心里一急,接过话筒直接开始补充,想着表现一把。结果呢?会后单位领导把我叫住,轻轻说了一句:“年轻人,嘴快的人,命不一定快。”当时我脸都红了,羞得几天不敢说话。是啊,太想表现,反而暴露了浅薄。
程前不就是我们年轻时候的缩影吗?一门心思想脱颖而出,却忘了“懂分寸”才是出圈的第一课。
他说了什么,其实没人真正关心,人们看的,是那种让人窒息的“不对劲”。你可以有观点,也可以有锋芒,可你不能没有对人的起码尊重。王石坐在那里,是一段历史的沉淀,是几十年风雨的阅历,是靠一步一个脚印堆起来的。周鸿祎那张脸,哪怕你不喜欢,也得承认他见过的世面,远远不是你想象中的“过气大佬”。
丫头,记住一句话,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十年。没有真东西,就不要装得太像真专家,不然翻车时,你连自己怎么摔的都不知道。
我曾经问过一个老朋友,他是做口碑公关的,见惯了各种爆红与塌房。他说:“真正走得远的人,不是那些靠风口飞起来的,是那些哪怕风停了也还能走下去的人。”我觉得这话说得好,人要靠脚走路,不是靠风托着飘。程前靠的是一时的流量,而坐在他对面的三位,是靠几十年的沉淀。一个靠粉丝撑起来的虚拟堡垒,一个靠实打实的砖头砌起来的城墙,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东西。
你知道“自我膨胀”这四个字吗?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气球,一点点吹大,吹到你以为“天是你顶着的,地是你踩着的”,结果啪一声,一根针就能让你原形毕露。程前的针,来自他自己嘴里说出的那些拽词和莫名其妙的反问。他太想赢了,结果连台阶都不接,生生地把一个高位局,打成了一场低水平的独角戏。
我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一个年纪轻轻就当上单位副主任的小伙子,那叫一个神气,走路带风,讲话从不看人。结果有一次,市里开大会,他因为坐姿太随意,被点名批评,说他“不尊重组织纪律”。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升过职。丫头,台上讲礼,台下讲分寸,不是老一辈小心眼,而是社会的潜规则。你不能不懂。
你看,程前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赚钱的能力。事实上,他个人商业变现的能力很强,他的节目也确实帮助了一些小企业主。但问题是,商业不是鸡汤,也不是“共鸣游戏”。真正厉害的生意人,都是实打实地对接资源、落地转化、能看见结果。你若全靠话术,迟早会露馅。
我年轻时也卖过课,写过文案,带过培训。我知道套路怎么玩,也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但到了一定年纪,我开始更在意自己是不是讲真话。我希望那些花钱来听我说话的人,能从我这里带走点真东西,不是情绪的泡沫,而是能在一个难熬夜晚里撑住自己的那根绳子。
程前这次说的内容,如果你仔细听,其实全是空话。他说年轻人要扛住,要相信梦想,要为自己呐喊——这些话听上去热血,可放到现实里,一点用都没有。他说年轻人很难,可他收的广告费是几十万一条,社群也要收钱。丫头,真正懂得“难”的人,不是靠它来赚钱的。你不能一边喊着“我懂你”,一边收着“割你”的钱,那就不是共鸣,是表演。
我看完那场风马牛的对话,最难受的其实是那种“场子彻底冷了”的感觉。明明是个多么好的机会啊,三位重量级的人物坐在那里,程前要是换种方式,哪怕只是安静地听,虚心地问,都能让他的人设再上一个台阶。可他偏不。他要当主角,要抢风头,要显示出“我也行”。结果台子没坐稳,先摔个大跟头。
你问我,人该不该表现自己?我说当然要。但别太急,也别太硬。你该做的,是先把自己准备好,把功课做足,把态度摆正。你要知道,每个台上让人羡慕的闪光时刻,背后都有无数个夜晚,没人看见的默默打磨。你看到的光,是他们早年累的汗点亮的。
人可以不红,但不能不谦。可以不厉害,但不能不敬。你不懂,就闭嘴;你没经历过,就别评判;你还没走远,就别自以为到了终点。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曾是“程前”。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总觉得自己也能指点江山。可走着走着,就知道,有些话不是你该说的,有些人不是你能碰的,有些场合不是你能乱来的。
我年轻的时候,也犯过一样的错。一次次觉得自己懂了,其实还差得远。一次次觉得自己被低估了,其实是高估了自己。后来明白了,真正的大人,不是能说多少,而是知道什么时候闭嘴。
你现在二十出头,也许觉得这个世界不够公平,也许觉得自己被误解,也许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说。没关系,我懂你。但我想告诉你:真正的力量,不在喧哗中,在沉默里。不在反驳里,在沉稳中。不在台上声嘶力竭地讲鸡汤,而是在台下耐心倾听,用自己的行动慢慢说服世界。
所以,哪怕你现在还只是个普通人,也要学会练好基本功,修好说话的分寸,管好那颗容易膨胀的心。别一味追求表达的爽,要多想想听的人是不是能接受。别急着想改变世界,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撑起一次对话。别太快想红,你要知道,红的越快,摔得越狠。
丫头,这一生,我们总会翻车。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但愿你每一次摔倒,都不是失去所有的沉沦,而是一次深刻的清醒。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