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们爱的不是《繁花》,而是那个遍地机会的年代
2025-08-06

时代最动人的风景,不在楼宇高低,而在人们眼中的光。

丫头啊,你问奶奶,为什么一部讲九十年代的《繁花》能让这么多人看得热泪盈眶。其实,不是我们有多爱那部剧,而是我们太想再看一眼那个属于理想、属于热血、属于普通人也能翻身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说一句“发展才是硬道理”,整个中国就此大步往前走的时代。那句话就像春天的第一缕风,一夜之间吹绿了枝头,也吹开了多少人心头的结。有胆子的开始借钱囤铝锭,有眼光的租破房子搞事情,更多的人就像是扑火的飞蛾,看着远方亮光,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肯转身。

你爷爷那时候在黄河路干活,天天跟我讲,那里不是街,是热锅上的油,人人都在沸腾。饭店门口排满了出租车,大哥大甩得比腰带都响,吃饭讲排场,谈事讲气派,一道菜上千块,烟花一放放一晚上,简直不像过日子,更像演大戏。

可那时候没人觉得荒唐,反而觉得“这才叫活着”。因为啊,那是个只要敢梦,梦就不嫌大,只要敢干,干就有人信的年代。

阿宝买股票,身无分文靠朋友金链子换钱,买了电真空股票,一翻身就是几百倍。你以为是戏剧性,其实真事。那年头,认购证能翻160倍,人们听广播报行情,哪怕听不懂也跟风下单。深圳邮局收身份证收到手软,快递包裹里装的不是货,是希望。

我记得那个时候,连我楼下的王婶都想炒股,她识不了几个字,就天天听广播,记笔记,咕哝着哪只股票又涨了。她说,“哪怕我不懂,也得追上去瞅一眼。”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勇气?你现在问她什么是PE,她还是听不懂,但你不能说她没有梦想。

搞钱这事儿,谁都想,可那个时候的人搞得更明白。他们知道“钱不是等出来的,是搏出来的”。那个年代的搞钱,不是敛财,是开荒;不是投机,是开路。他们不怕借钱,不怕失败,不怕人笑话,怕的是错过这个春天。

你爷爷年轻时也不是干大事的料,可那几年,他敢拿出积蓄做点小买卖,就因为他觉得“不能再坐着看”。那时候啊,连农民都能跑到城里当股东,你说这世道是多宽、多暖。

有一次,我陪他去黄浦路谈生意,一路上都是烟火气。车水马龙不稀奇,奇的是每辆车上坐的,都是敢赌未来的人。他们会为一个项目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了一个朋友拍胸脯担保。他们信关系,但更信运气;他们讲面子,但更讲局面。那是一种江湖气,也是一种少年气。

咱们现在回头看,会觉得有点儿疯,有点儿乱,可恰恰是这种疯、这种乱,让人燃起了想活出个样儿来的希望。阿宝放三挂一万块的烟花,就为了那一刻的光亮,就为了让别人记住“宝总”这号人。不是炫耀,是立信,是把梦摆上桌面给人看。

那种铺天盖地的“搞钱热”,不是庸俗,是人们第一次意识到:钱不是原罪,它能撑起梦想,能养起一家人,能让人站得更直、更硬气。

可你知道,光有钱还不够撑起一个时代的魂。那个年代真正动人心弦的,是人们敢说话、敢唱歌、敢拍案而起去改变命运。

那几年,中国的摇滚像火山一样爆发。《无地自容》不是一首歌,是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王家卫说,那是无数个阿宝生命力的体现,激情、彷徨、热血、执拗,像浪潮拍岸。你听着那句“不必过分多说”,就能感受到一种骨子里的反抗精神。

电影也跟着疯长。《秋菊打官司》让多少人知道,原来农妇也能为一口气斗到法庭上。《编辑部的故事》讽刺得滴水不漏,却也让人笑中带泪。每个角色都不完美,但每个都鲜活,像你我身边的亲戚邻居。

那个时候的人啊,最怕的不是没饭吃,而是被误解、被忽视、被看不起。所以他们用唱的、拍的、写的、说的,拼命地让世界听见他们的声音。他们说:“我活着,我想被看见。”这句话,现在听来都有点哽咽。

体育赛场上,中国第一次不是“来看看”而是“来争金”。小姑娘们14岁跳水夺冠,跑道上的马家军跑得像风。那年巴塞罗那,庄泳拿了中国游泳第一金,全场沸腾。我在电视前哭得一塌糊涂,心里只想说一句:我们行!

文化、音乐、电影、体育,每一项都像点燃的火柴,把整整一个民族照亮。是啊,那是一个属于声音的时代,一个无数人开始学会表达、开始不再沉默的时代。

我知道现在的你,有时候也迷茫,也觉得自己像被时代边缘化。但丫头,奶奶想告诉你:你今天眼里闪的光,和当年我们那代人眼里,是一样的。只是你要明白,那种“遍地是机会”的时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用胆量、执着和执念撑起来的。

那时候的人,哪怕没文化、没资源、没背景,只要一腔热血,也能冲出来闯个世界。他们活得粗糙但真诚,眼神里全是未来。他们不完美,甚至有点草莽气,但他们敢想、敢干、敢梦,不怕疼、不怕累、不怕输。

你问奶奶,我们怀念《繁花》吗?我说,我们怀念的是那个让人心动的九十年代,是那个在夜里喝完一碗泡饭,依旧能相信明天更好的自己。我们怀念的,不只是“宝总”,而是所有身无分文、却仍敢在命运面前放一挂烟花的普通人。

那时的人都穷,但每个人都富有;都忙,但每个人都心里有光。他们知道,命运不是别人决定的,是自己一锄一锄挖出来的。

丫头,你要记住,繁花不是剧情,是历史的回音。它不是讲给观众听的,是在告诉你,机会的门并不是只为一代人敞开的。它等过你爸妈,也等着你。它只怕你不敢迈步,只怕你不愿去敲门。

当年,宝总身上也只有一条命,可他敢赌。你现在也一样,别怕这个时代没光,只怕你心里那点光,被“过不去的日子”吹灭了。

记住,不是我们爱《繁花》,是我们从没忘记过做梦的自己。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