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就是借人家的鸡,生你自己的蛋,不过人家凭什么要把鸡借给你,帮你生蛋呢?
2025-08-06
外贸就是借人家的鸡,生你自己的蛋;但人家凭什么把鸡借给你、帮你孵出蛋呢?
你记住这句话,别忘了,就像天边那道回光,你看见它闪的时候,也得知道背后是黑夜。这句话一开口,就打中要害:关系不是天上掉下的礼物,而是别人主动把资源借给你时,你为什么有价值,有令他们安心押注的理由。
我这把老骨头,常坐在深夜炉火前,跟你这样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人聊天,是像种灯,点亮你心里的阴影。我年轻时也没少琢磨这种事。那年我第一次出国贸易,在一个小国的港口,遇到一位老外,他把我请去见客户、安排翻译、帮我开信用证。很多人夸我有胆量,有眼光,可事实上,那位老外在递给我名片时,眼神中的疑问更深。他会想:你靠得住吗?你真的懂事儿吗?你不是坑蒙拐骗的那种?你有能力把我的鸡还给我吗?
这就引出一环:你必须值得被信任。你若连合同都不懂签,就想生蛋,谁会把鸡借给你?你若谈条件连基本的数都算不明白,就想从人家那里拿资源,谁肯?你若签完合同就不回邮件,不回复电话,不尊重对方,就算你穿再多西装,也没人再借你鸡。
所谓外贸,要借鸡,其实是借对方的渠道、对方的信誉、对方的资源。鸡毛都是对方打下的,你来拿去孵蛋,你就得孵出蛋来,孵出蛋之后还能孵出更多的蛋。你若借鸡一次,孵出蛋一次,人家愿意再借;你若只借一次鸡就没蛋了,人家再借鸡前,会先想“这人靠谱不?”
所以,你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懂这盘生意吗?你守信誉吗?你能让对方放心吗?
你若回答不了,那就别妄想去借鸡。年轻人啊,都想快跑快赢,可外贸这行,赢不赢不是看你走得多快,而是你能不能走得稳、走得长。能不能让别人把鸡借给你,更多反映的是你有没有让对方看到未来的可能。
再说你那一篇宣言说“我要把鸡借出来生蛋”。好听是好听,可人家不是为了你发钱给你,而是为了你自个能把鸡照顾好,把蛋孵化得结实。你得让对方看见你有耐心、有胆识、有能力把蛋变成小鸡变成整群鸡。外贸不是发广告就能出单,更不是买个域名就能打开市场,是你得拿鸡换蛋,再把蛋换回更多鸡。到头来鸡蛋都不是你自己的,是合作资源,但你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蛋越来越多,鸡越来越壮,资源越来越能复利。
你也得懂,“借鸡”还得合时。像老爸那会儿做生意,他经常碰见人家愿意帮他跑单子,帮他找客户,帮他说活。那时候他嘴上说谢谢,心里其实在琢磨:这人帮一次,成本是多少?连我的利润还能保得住吗?客户下单之后,是不是最后又跑去别处拿成本差?所以他后来不会轻易借任何鸡。他先把自己能跑的渠道练稳,然后去邀请别人合作,而不是一开始就想有人帮他跑。
你啊要想走久远,就得先把自己那只鸡养起来——懂本地市场,懂进出口规则,能谈合同能掌控货期能处理物流能谈保险能解决纠纷。然后你再去借对方鸡的时候,带着真心、带着实力,让对方觉得把他自己的鸡借给你,是双赢,是他们也能赚。这才叫真正有本事的人。
很多青年人觉得,做外贸就是找个译员、挂个展、等风投。这都是对鸡的幻想,是别人帮你借鸡,你就能生蛋?可你若遇到风波、遇到退单、遇到欺诈,你根本不是稳住鸡,而是被鸡压倒。你要做的,是把自己那只鸡越养越健康,让别人相信你能还鸡还能换鸡,而且能把鸡变成一片鸡群。
你听我说这么多,不是想你多担待苦头,而是希望你明白:世界不是人人都帮你生蛋的奶瓶,外贸不是人人都让你借鸡的市场。要让别人借鸡给你,你必须让别人看到你配得上那只鸡的价值。
记住,鸡是资源,蛋是你努力结果,蛋能孵多少是能力。让人家借鸡是运气,但让鸡孵蛋是本事。你若惦记鸡而不惦记蛋质,你就算怎么穿牛仔西服,也不过是借了鸡壳,养不出实货。
我知道你二十岁,正好冲撞,正好想赚快钱,可真正能让你走得长远的,不是谁先把你曝光带火,而是谁在你头红时愿意借你鸡、愿意把蛋让你孵的人。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你这人有根、有纹、有道,不是搞个皮包公司糊弄过去的东西。
你若明白这一层,再走哪个市场、谈哪个客户、开哪个信用证,都不会再把借鸡当作理所当然。你会把借鸡当作机遇当作责任。当资源借你时,你得问自己:“我值这个鸡吗?我能养好这只鸡吗?我能还鸡还能孵出更多蛋吗?”
能问出这三个问题的人,才是可以长期被借鸡生蛋的那个人。能让鸡一直借给你的人,也才是你能走远的路的守护者和见证人。
所以啊,外贸这事儿就是这样,借鸡容易,养鸡难;但你要是能让别人放心借鸡给你,那才是真功夫。不靠表面,靠实力;不靠炫技,靠信任;不靠一时热度,而是靠持久的脚步。
你记得这句话——外贸就是借人家的鸡,生你自己的蛋,不过人家凭什么要把鸡借给你,帮你生蛋呢?就靠你是能孵蛋的那种人。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