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冯唐:如何看待女性成事?
2025-08-06

我老家那边有句土话:女娃命苦,天生是给别人添福的。小时候我没听懂,只觉得“添福”听起来挺吉利。后来年纪渐长,见识多了,才慢慢明白,这句“添福”,其实是个温柔陷阱——你活成了福气,却不是给你自己的。

昨晚在朋友圈刷到粥左罗转冯唐那篇《如何看待女性成事》,点进去没指望能有啥新鲜观点。可看着看着,竟有些沉默了。夜已经深了,我披着件单衣下楼,买了瓶便利店的温可乐,边走边想:这些年身边那些成了事的女性,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又绕过了多少不该有的障碍?

冯唐说,女性在成事这件事上总体比男性更难。我认。理由很简单,不说什么“男女平等”的大道理,单就日常生活中的事儿来说,谁来带孩子、谁来照顾爸妈、谁来牺牲事业顾家、谁来在深夜听老公唠叨他的梦想和焦虑?十有八九,答案都是:女人。

有一次在地铁上,坐我对面的是个穿工装的姑娘,脚边放着装工具的包。她手机屏幕亮着,是小孩发来的微信:“妈妈,我今天画了你。”她一边回“宝贝真棒”,一边用手背偷偷擦眼角。我看着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心里咯噔了一下。

你说她有没有在成事?有,她靠自己吃饭,靠双手让孩子骄傲。但你要问这一路她容易不容易,那一定是满身伤痕的。

冯唐提到,女性成事的第一道门槛,是生理的弱势。我知道有人不爱听这个词,总觉得“弱势”是标签,是不公,是旧观念。可身体诚实啊,来例假的那几天、怀孕吐得不成人样、坐月子时腰骨都疼……那不是脆弱,是天赋的代价。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朋友,高三那年硬是顶着腹痛考完了数学。下考场的时候整个人瘫在地上,监考老师吓坏了。后来她说:“女人成事,得先学会在疼里走路。”

可话说回来,疼归疼,冯唐也说了,女性其实是“比男性高一等的物种”。刚看到这句我还有点不屑,觉得他是不是为了圆场顺便来个反转。但细想一下,还真不是空口说白话。

他讲的那几个点,很有意思。比如,女性更容易“示弱”。以前我觉得示弱是低姿态,是向生活缴械投降。可后来才发现,有时候“示弱”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就像下围棋,有时候你非要抢个子,结果陷入死局;可你要是懂得后退一步,整盘棋就活了。

我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年轻时在街道办当干部,能干得要命。但她从来不硬碰硬。有人刁难她,她笑笑说:“哎呀你说得对,我这个人就得改改。”一边说一边悄悄把事办了。事后人家才发现,她早就把整个流程绕了一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没得罪一个人。

这种智慧,是天生的,也是被逼出来的。你以为她天生会忍?不是的。她只是比别人更知道“成事比争一时的对错更重要”。

冯唐说,成事第一,性别第二。这话我爱听。别管你是男是女,先看你能不能把事干成。可这话说起来容易,真做到太难了。因为现实不会跟你讲“性别中立”。它只会在你熬夜加班的时候问你,“你怎么不陪孩子?”在你升职比别人快的时候问你,“是不是靠了谁的照顾?”

可偏偏,就是在这些不公平里,我见过很多女人,还能咬着牙走出一条亮堂的路。

我的大学舍友,是个北方姑娘,大三那年边实习边备考雅思,白天在写字楼当小助理,晚上回来抱着书看到眼圈发青。有次我们一起吃泡面,她一边拌面一边说:“唉,有时候我也想耍废,但一想家里那点条件,我只能逼自己拼命。”

她现在在新加坡做项目经理,成事了吗?成了。但她从没说过一句“我比别人幸运”,她只说:“我走得快,是因为后面没路。”

冯唐提醒女性不要“自恃过高”,也别“成为一团情绪”。这话听起来有点冷酷,但我明白他想说什么。

我们不能被自己的标签困住,也不能靠情绪主导一切。你可以哭、可以抱怨、可以偶尔情绪崩溃,但哭完之后,还是要站起来,把日子扛下去。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你多能干,而是因为你不成事,就没人替你圆场。

当然,冯唐也说了,有些“看起来的弱点”,其实是成事的优势。比如女人更包容,更能耐久,更愿意慢慢地“积小步以达千里”。这我深有体会。

我妹是个小学老师,工作琐碎又耗神。可她从来不急躁,一年一年熬,从普通老师到年级组长再到校区管理,没人觉得她有啥特别聪明的地方,可谁都知道,她能稳稳把事办好。

她说:“我不是赢在爆发力,我是靠不倒。”

女人的这种“扯脱力”——不恋战、不死磕、不逞强,是很多男人学不来的。

男人常想赢在当下,女人更懂得赢在最后。这也是一种智慧。

最后,我想讲个特别让我难忘的瞬间。

前两年,我参加一个线下读书分享会。主持人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女性,声音温柔、语速缓慢。她讲她是怎么从一个全职主妇,重返职场,又在几年里创业开店的故事。

她说自己有过崩溃、有过失败、有过被嘲笑。但她还是一边带娃一边做事,哪怕一天只能抽两小时看书,也坚持不放弃自己。

活动结束后,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一个年轻女孩跑过去,红着眼说:“我妈就是你这样的女人,她现在没做事了,但我一直觉得她其实也可以很厉害。”

她愣了一下,随后点头笑了:“你替她说出来了。”

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成事这件事,不是某一个职位、不是某一个财富数字,而是一个女人,在她能控制的范围里,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妥协、不自怜,活出自己的模样。

别问她是不是女强人,别问她靠了谁,别问她为啥这么拧巴。她只是——不想被定义。

她只是——想把这事,干成。

所以,关于“女性成事”,也许答案就藏在她们每天起早贪黑的节奏里,藏在夜里为自己偷偷祈祷的那句“希望明天顺一点”。

也许她们不需要特别的赞美,也不想再听什么“你是女神”,她们只希望,别再有人用“性别”来衡量她能不能做成一件事。

她是女人。她也想成事。她可以成事。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