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你以为的缺陷,其实从来不是问题
2025-08-06

你有没有发现啊,这一生里最难翻过去的障碍,往往不是现实,而是你脑子里那点“我不够好”的念头。你明明活得挺努力的,但你就是觉得自己差点什么。你看谁都像镜子,一会儿映出你的焦虑,一会儿映出你的自卑,一会儿又投射出你藏都没藏好的比较心。

你说你想修行,想清净,想自在。可你才坐下来,就开始“刷自己”:我情绪太多,我念头太杂,我气脉不通,我障碍太深……说白了,你的修行还没展开,你就已经先把自己判了死刑。

可问题不是你有障碍,而是你以为有障碍。

你一旦在见地上起了执着,你就没法进入真修。你光修气脉、修呼吸、修身体,但你心里那个“我有缺陷”的执着没断,它就像个不断缠绕的藤蔓,缠住你的念头,缠住你的觉察,缠住你的自在。你今天调通了气脉,明天又堵了;你今天觉得通透了,后天又烦了。你以为是修法不对,其实是见地没回来。

你要回来啊,先从见地上回来。

你不是要“往前去”的,你是要“回来”的。回来不是退步,是认清。认清你心里一直抓着一个“我不够好”的妄想。你觉得别人不够好,是你不满意自己;你看谁不顺眼,其实是你心里藏着一团“我不完整”的执念。你看世界像一面面镜子,反射出各种“问题”,其实问题的根,是你把“完整”挂在了某个标准上。

你心里只要有一点点“想要变得更好”的执着,那就是“我”在动。

你不觉得吗?你一直以为修行是要修掉缺陷,但真相可能恰恰相反:你要看见的是——哪怕你不动它,哪怕你不“修”,它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问题。那是个幻象啊,你明明已经可以坐得住了,你非得觉得自己“坐得不够深”;你明明已经比以前安静多了,你非得说自己“还不够清净”。

那一刻你其实就在“弃本逐末”了。

修行不是修出一个完美的我,而是看破那个想要变完美的我。你看清这个,你才真正开始从“修”进入了“证”。

你得知道啊,你所认知的世界,全是“如来心”示现出来的。但你不承认。你总觉得“那个人为什么这样”、“这个事怎么能这样”、“我怎么还是改不掉这个习气”……你不停在世界里挑毛病,其实就是你没认回自己。

你以为的“不好”,只是你心里在动,是你在波动。不是外面动了,是你在动。你心一动,一切就跟着动;你心要去抓,一切就开始缠;你心想要更好,一切就开始背叛你。

这个世界本来没有善恶对错,没有高低好坏,是你一动念,才开始有了分裂。

你不信?你看小孩子,他摔倒了会哭一会儿,然后立马笑起来;他今天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明天又拿纸壳做了个新的。他没有执着,所以活得轻。你我为什么活得重?是我们太想“控制”世界,太想让自己“配得上”某种状态,而不是真的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空性本质。

其实你早就知道的,只是你不敢信。你总是等气脉通了才敢说自己“修得还可以”;你总是要在状态很好时才敢露出一点平静。可你从不敢承认——哪怕在混乱中,你也是“如来”。哪怕在烦躁时,那股烦躁也是“如来之境”的一部分。你不需要剔除它、对抗它,你要做的,是看着它,然后微微一笑,说一句:“噢,我又动了啊。”

这就是安住。

你不是要把世界清空了你才能安住,是你在这乱七八糟的现象中看见了本质,那才是真正的“安”。你得安住在如来的境界上,不是拿“如来”当口头禅,而是你真的知道:你就是它,它就是你,你看见的每一幕,都是“如来在折腾”。是它自己在起伏,是它自己在幻化,它没有问题,是你动了个念,把它当了“问题”。

你知道这个,就是见地。

你见地一回来,一切修法才有落点。你一旦执着于“必须解决问题”,你就走远了。你越急着清除“问题”,你就越把“问题”当真。你不如先停下来,回到这一念,看看“这个念头”是不是在为“我”服务。只要它是为了“我”,那它就不是自在的念,它就会带来焦虑、判断、紧张、压迫。

所以你看,修行的终极,不是拼命修,而是极度诚实。

你要看清楚每一个起念的“根”,到底是源于自由还是源于执着;你要敢承认,哪怕你已经修了十年、二十年,但只要你还抓着那个“我”,你就走不进去那个空性;你要敢面对,哪怕你现在这念头是假的,是造作的,但你敢看了,它就已经在松动了。

你一松,它就慢慢回来了。不是你搞定了气脉你就解脱,是你搞定了“我对气脉的执着”你才有得解脱;不是你让一切都顺了你才平静,是你放下了“非顺不可”的心你才真平静。

你得回来了啦,真的。回来见地上,回来当下这个心上,回来看看你怎么在“用力”。一旦你发现你在用力,你就知道你在走偏了。一旦你能停下来、松一松、看一看、放一放,你就能回到那个本来没有波动的地方。

那地方,没人对你有要求。那地方,没有“应该”两个字。那地方,不用你变成谁,也不用你证明什么。你只是你,你就已经圆满了。

从这里开始,你才真的走上了“修证”的路。前面那些,都是准备。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