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了解楚巫文化
2025-08-06

咱开门见山,先说书。

📚 核心书籍(你必须翻一遍的那种)

  1. 《楚辞》——原典中的活巫魂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点校本,配王逸《楚辞章句》或杨再春注本。
    你别一上来就念“帝高阳之苗裔兮”,先看《九歌》《招魂》《大招》,那是巫的活体文本,通天走地,全是仪式感。《九歌》不是诗,是仪式剧,你读的时候可以闭上眼,听一下背景的祭鼓,一拍一叩,你的骨头会动的。

  2. 《巫文化与楚辞研究》——作者:陈洪
    一本很扎实的学术书,分析楚辞中的巫元素,包括“神位结构”“祭仪节奏”“人物象征”等等,看着不轻松,但信息密度极高。你看完之后会突然觉得,屈原真不是忧国诗人,是“灵媒化身”。

  3. 《中国巫文化通史》——作者:林悟殊
    这是大部头,但真值得啃。楚巫只是其中一章,但那个章节是写得最有温度的。你从里头可以拼出巫从“国家体制”走向“民间巫灵”的那段命运轨迹,特别有意思。

  4. 《中国上古宗教与神话》——作者:袁珂
    老派神话学者写的,含金量高。《山鬼》《东皇太一》《云中君》这些形象的文化密码,很多线索都藏在这书里。配着楚辞一起看,有点像考古+算命的体验。

  5. 《巫术与宗教之间》——作者:叶舒宪
    这是偏“语言人类学+文化精神分析”流派的,可能有点绕,但非常有洞察力。叶老师是少数能把“巫”从术数里拽出来的人,能看到巫的“文化动力机制”,读完你会有点怕自己“懂太多”。

  6. 《图像与祭祀:楚墓壁画中的巫文化符号研究》
    这类图像学的书,建议图书馆借来看。因为图特别清晰,可以让你看到“楚巫如何用身体讲故事”,舞蹈、衣纹、手势、祭器排布,全是话。

🎥 推荐视频&纪录片(看了会打寒战的那种)

  1. 央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看“楚文化”必须从这个入门,不全讲巫,但每一集都埋着楚巫的根,比如铜鼓、青铜器背后的神秘图腾、《郢都大火》之后“巫迁政变”的细节,都是线索。

  2. bilibili上搜索关键词“楚辞+九歌+巫”
    有一些民间博主做了精读,讲《大司命》《少司命》的音律节奏、出场顺序、服饰背后的原型,非常适合配着诗朗诵听,甚至可以边听边冥想。

  3.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楚辞”特辑
    看似娱乐节目,实则是现代视角下“如何读懂古人之魂”的示范。尤其是选手在诵读《山鬼》时眼神一变,那是“入神”了。

  4. YouTube搜“Shamanism in ancient China” + “Chu Kingdom”
    有一些欧美汉学研究者做的内容不错,特别是David Keightley 和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两位学者,他们讲“巫”如何参与政治秩序建立,讲得比我们自己人还细。

📁 其他珍贵资料(你想不到的冷门宝藏)

  1. 湖南博物院官网数字展厅
    楚文物里,那些“通灵用的东西”——玉璧、虎座鸟架鼓、漆棺画,还有神秘的乐器摆位图,全都可以云看。看完你会对“巫”的工艺审美惊掉下巴。

  2. 百度百科别看,去读“楚文化”词条里的参考文献部分
    那些冷门期刊文章才是宝藏。比如《文物》《考古与文物》《民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年都有楚巫相关论文发布。

  3. 国家哲学社科文献数据库(CNKI)
    搜关键词“楚辞+巫术”“山鬼+图像”“巫觋+制度”,能查到最新的硕博论文。有些论文会把楚巫与现代心理治疗、宗教比较做结合,非常先锋。

  4. B站/微博@“巫的研究所”、“古风巫术讲堂” 等账号
    虽然内容良莠不齐,但你偶尔能刷到那种“身上真有点巫气”的老奶奶,蹲在屋檐下讲一段招魂口诀,那种感觉——你真是用科学都解不了。

看完要干嘛?怎么实践?

你不需要搞仪式,你也不需要去“拜师学法”。你可以——

去读一遍《招魂》,用你的语速、你的嗓音去读;
你可以在春天傍晚,去山里坐一会儿,别说话,听一听风的路;
你可以梦到什么了,别急着否定,记录下来,三天后看它变成什么;
你可以在很难受的时候,不去找人倾诉,而是去烧一张白纸给你自己。

这些就是巫的“工夫”。不是术,是魂的练习。

巫的系统没有入门门槛,它等的不是你“通灵”,而是你“通感”。你只要还愿意信——风里有话,梦里有光,山不是死的,火不是冷的,祖先没走,魂还在等——那你就是“未命名的巫”。

我分享这些资料,不是要你成为巫,而是希望你——别忘了你可以是巫。

就像楚人说的那样:

“魂兮归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有灵兮灵有知。”

你信,它就活着。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