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你慢慢会发现:人永恒的朋友和敌人都是自己
2025-08-07

小时候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对手。考试的时候是同学,升职的时候是同事,生意上的对手、情感上的竞争者、舆论场的声音、亲人间的比较……好像一生都在面对“别人”,一生都在追赶、抵御、压倒、赢过。长久以来,我们被教育要“争口气”,要“不服输”,要“拼出成绩来”,以为战胜外界就是强大,以为爬上山顶就是自由。可当年岁渐长,经历过得失沉浮,才慢慢察觉,真正牵动我们情绪、决定我们命运的,从来不是那些外在的“敌人”,而是我们自己——是那个不安分的心,是那个执着于比较的念,是那个不被看见就慌张的我。

有时,一个人明明没有任何敌人,却活得如临大敌;有时,看似拥有一切,却日日自我攻击、自我否定。敌人并未真正出现在外面,而是内心生出了敌意。妒忌是敌,怨恨是敌,羞耻是敌,骄傲是敌,逃避是敌。我们在外求胜利,却被内在击败;我们在外争光环,却被心里的小声音反复打压。有多少次,我们因为内心的恐惧而退缩,因为内心的怀疑而放弃,因为内心的傲慢而错失善缘。若不觉知这一点,生命就会在无形的战场里,一次次地自我搏杀。

而若你在某一个静谧的清晨,静坐下来,慢慢地去看自己的心,你会发现,那些真正缠住你脚步的,不是环境,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一念。你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所以你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你太害怕失败,所以你不敢全力以赴;你太渴望认可,所以你一直在讨好和证明。当你慢慢看清这些念头的起落,看清它们如何在你心中勾勒出一个虚幻的“敌人”,你就开始懂得,原来那个最大的对手,原来一直都住在自己心里。

但也正因为如此,转机也正在这里。真正的力量,也正是在这里生根发芽。你不需要外挂,不需要靠外力征服全世界。你只要在每一次被情绪裹挟时,不跟着走,而是停下来,看一看、问一问、抱一抱那个躁动的自己。你只要在每一次想逃避的时候,不先责备自己,而是给出一点空间,让那个怕的自己可以坐下来歇一歇。你只要在每一次不被理解时,不急着反击,而是静静看见自己的伤口和防御。当你一次次这样做,那股真正的力量便在你内心稳稳站起。

我有一位老修行的长者,他说:“人啊,不需要赢很多场,只需要不被自己的心打败。”我问他何谓打败,他笑道:“当你想躲懒时,真的就不修行了,是被打败;当你知道该闭嘴时,却还要争论一番,是被打败;当你知道这是妄念,却还是执着不放,也是被打败。”听得我心头一震。这些年我们以为在与外界较量,其实不过是在一次次地输给自己的念头。而当你真正开始面对这些念头,不逃避,不跟随,只是观照,那便是修行最初的起点。

修行,不是从外面借力,而是从内心归位。你不再急着赢,也不再怕输;你不再急着证明,也不再怕质疑;你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也不再活在过去或未来的投影中。你开始与自己同行,与那个曾经不被喜欢、被否认、被忽略的自己缓缓和解。你开始相信,真正能决胜千里的,是内心的稳,是觉知的光,是你愿意每天回来看一看自己的勇气。这个世界看似喧嚣热闹,信息纷乱,人心浮动,但你的力量与它无关。真正决定你人生走向的,从来不在外,而在你心中那条不为人知的暗河,它静静流淌,深沉、温柔、有力。

而当你真正走上这条路,开始观照自心,你就会发现,所谓敌人,不过是意识未觉的影子,所谓战争,不过是尚未和解的过往。你不再需要战斗,也不再逃避。你看见那一切的发生,只是念起念灭的过程,如云来云去,如风过竹林,不可把持,不可抗拒。你从争胜变为随顺,从执着变为通透,从怨尤变为慈悲。你看清了,原来每个人都在和自己作战,只是战场不在外,而在心中。你便不再批评他人,也不再指责命运。你低下头,拾起自己那份未竟的觉知,继续往前走。

愿你明白,真正的敌人不是世界,也不是别人,是我们尚未认识的自己;愿你更明白,真正的力量,也不在任何外相之中,而是你内心那一寸沉静、明澈、不动的所在。你若护住这寸地,风雨皆不能侵;你若住稳这心灯,黑夜也能见光。那是你的根,是你的本,是你超越苦难、穿越困境、走出虚妄的唯一出路。只要你每日愿意向内走一步,生命便每日在往光里靠近。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单:《内在的天空》(史蒂文·福雷斯特 著),一本从自我认知层面打开内在战场的好书
推荐音频:B站·一行禅师《与自己和解:如何面对内心的敌人》演讲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