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不是重点,重点是一直赢。赚不是关键,关键是稳赚。
2025-08-07
世人喜谈“赢”,更喜“赚”。一胜即喜,一败则哀,心念起伏如潮,无常之中浮沉不定。可若你行走久了,便会明白,赢一次不难,难的是一直赢;赚一笔容易,难的是稳赚。短期的荣耀,常似流星,亮过天边一瞬,便归于沉寂。而真正的智慧之人,从不为一时的高低起舞,而是步步观心,日日稳行。他们不执于表面的胜负得失,而是以持久的清明为胜,以不断的平衡为赚。他们不求“爆红”,而愿“常红”;不为“暴利”,而守“稳利”。
这让我想到禅门中一句老话:“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人生亦复如是。初学者见赢就喜,见赚就奔,像孩童追逐泡沫,不问其虚实;渐渐地,若经历多了,也许会疑惑:为何我拼了命去赢,心却常常空落?为何我赚了一笔,又立刻忧心下一步的起伏?直到有一天,一个人不再把“赢”视为荣耀,也不再把“赚”当成目的,而是把赢当成一份自然的结果,把赚当成一份持续的能力,他才终于从追逐中解脱出来,进入真正的“长期主义”。
赢不是重点,一直赢才是。这不是贪心,而是格局;不是固执,而是耐心。就如同种田的人,从不以一季的收成都断定好坏,而是看四季的循环是否平衡,看土地是否仍然肥沃,看气候是否逐年可控。修行亦然,不在于你今日是否安坐一小时,而在于你是否能十年如一日地每日照见自身,不落妄念,不弃本愿。修行从不是偶尔爆发的专注,而是持续温和的觉照。这份稳,是一种内力,是岁月无法带走的根基。
很多人,在一生中曾“赢过”,可惜输在了下一次;也有很多人,“赚过”,可惜赔在了贪心之中。你若细看,会发现输赢并不取决于那一笔交易、那一场竞争,而是在于心态——赢时是否守得住,输时是否扛得起,赚时是否仍有敬畏,亏时是否不失平常。如果一个人一旦赢了就狂喜、就放松警觉,就急着加码,那他赢得越多,反而越快失去。正如很多人说,打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赢得太快、太轻松,于是你忘了规则、忘了本心、忘了来时的那条路。
稳赚不是技艺,而是心性。真正的稳赚,是那种无论境遇如何,内心都有稳定的秩序在运转。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修正;不是不被诱惑,而是被诱惑之后能守住分寸。就像一个修行人,不是在深山中永无杂念,而是在红尘中念起即觉,不被带走。这样的“稳赚”,不是金钱层面的利益保证,而是一个人修炼出的内在定力,足以在任何风浪中安稳自处。你若拥有这份定,那外界的起伏不过是云烟,不再是风暴。
我曾在一位年迈的老先生身上看到这种“稳赚”的气质。他年轻时是企业家,后归隐乡间,每日耕作、读书、喝茶,身边人纷纷起落,他却始终如一。我问他为何从不追风,他笑着说:“风起时看不见地形,水静时方能映照全貌。年轻时我也曾追过,后来发现,赢不等于强,赚不等于富,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活成了一个自己也愿意相处的样子。”这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他不是没有经历过“赢”,也不是没有尝过“赚”,但他最终选择了“久”。选择了做一个能长期持续地活在自己节奏里的人。
所以真正的赢,不是一时的优越,而是十年后你还能保持那颗不慌不忙的心;真正的赚,不是账户上的数字,而是每一天你醒来,依旧觉得此生值得。你没有被生活异化,你没有因为一次成功就迷失方向,也没有因为一次失意而怀疑全部。这份从容,是最大的“稳赚”;这份清明,是最深的“常赢”。
世间风浪无常,修行如行舟。你不能只靠一桨之力击水而过,而是要时时调舵,日日观心。你的赢,要像一棵树,四季有节律,不贪春、不惧冬;你的赚,要像一口井,水不必满,但必须清。你若能在纷繁世界中守住一颗长期心,哪怕偶有起伏,终归无碍。因为你知道,你已站在了正确的道上,只要走下去,必然有所收获。
合十,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单:《原则》(Principles)——瑞·达利欧著,长期主义者的思维法则与行为准则
推荐音频:得到App·薛兆丰《经济学通识课》番外篇《如何理解“稳赚不赔”的逻辑》已确认为官方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