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为什么你赚了那么多年的钱,你还是没有钱?因为你可能根本不会花钱。
2025-08-07

你是否也曾在某一个清晨,打开账户,惊讶地发现——这些年你一直在忙、在拼、在赚,可最终积下的财富,却没有想象中的丰厚?你是否也曾在某个夜深人静时问自己:为什么我赚了这么多年钱,到头来却依旧没有“钱”?而答案,或许并不是你不够努力,不够聪明,而是,你根本就不会“花钱”。

世人常说“会赚钱的人多,会花钱的人少”,说来轻巧,却道尽其中修行的深刻。所谓“不会花钱”,并不是指你不懂得消费、不会享乐,而是你未曾真正意识到“钱”作为一种能量,它的流动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结构。你若没有意识地花,它便如无根之水,一来一去全无积累;你若随性地用,它便像风中之火,燃烧你的一切期待与辛劳。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花”。于是,有人赚了钱,便用来一解疲惫,日日外食、夜夜消费,看似犒赏,其实是麻痹;有人将钱花在不需要、不适合、不必要的物品上,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洞。更多人则是,钱一到手,就急于处理所有焦虑,急于换房、换车、换圈层,结果换来更多债务,更多欲望,更多无形的枷锁。

修行的角度来看,“不会花钱”的本质是对“用”的无觉察。不知所用、不知所止、不知所聚、不知所流。你没有建立起“花”的智慧,没有形成对金钱的尊重与调度能力,就好比有了水源,却没有引流的渠口;你越努力打水,它越从缝隙流失,越难真正滋养你的生活与未来。

你若真愿意坐下来问问自己:我花出去的钱,究竟为我带来了什么?它让我更有能力了吗?它让我更有安全感了吗?它让我的生活结构更稳固了吗?你或许会发现,大多数花费不过是情绪的泄口,是他人眼光的回应,是短暂刺激的糖衣。但真正该花的地方,你却一直吝啬。比如你舍不得花钱买一本好书,却乐意在无效社交里买单;你舍不得提升自己的专业,却乐意在表面风光上堆叠投入;你不愿意为身心健康投资,却日日焦虑着未来的不确定。

所以,有些人花了很多钱,却什么也没留下;有些人赚了很多年,却依旧手空心虚。不是命不好,是方向错了。不是财富未曾来,是你让它毫无节制地流走了。钱,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选择权。你把它放在哪里,它就在哪个方向帮你生长人生。你若把它放进焦虑,它就帮你加深不安;你若把它投向学习、健康、系统的建设,它就帮你沉淀能力、拓展可能、抵御风险。

修行者会花钱,但不会乱花钱。不是吝啬,而是深知“能量不可虚掷”。真正的花,是有觉知的分配,是基于长远的战略,是为了让生命运转得更平衡、更宽阔、更轻盈。你不必一味节俭,也不必过度压抑,而是要学会审视:我此刻的这笔花费,是否配得上我当下的阶段?是否能帮助我迈向下一个层级?是否是真正让我自由,而不是让自己更沉重?

你若愿意这样去看钱,它便不再是你“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你人生节奏与选择的投影。你会开始思考:我真正想要的生活,需要怎样的财务结构?我未来想站的位置,需要我在哪些地方投资?我的自由,是建立在怎样的资产配置与精神状态之上?你不再盲目追求赚钱的快感,也不再沉迷于消费的刺激,而是慢慢找到“花钱的道”,也就是“生活的道”。

而这个“花”的智慧,也将改变你对“钱”的看法。你会发现,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它像水,要浇在土壤里才有用;它像光,要照进正确的方向才温暖。你对它的理解越深,它对你的回应就越稳。你不再因为没钱而焦虑,也不再因为有钱而飘忽;你会拥有一种真正的底气,因为你已经懂得:钱,不是你的主宰,而是你能调度的力量。

最终你会明白:赚钱是外功,会花钱是内功;赚得多,是一时的福报,花得对,才是一生的修为。你不必艳羡别人有多少钱,你要关注的是,他们是否用这些钱,换来了真正的自由、成长与安稳。而你自己,也不必自责这一路存款太少,只要你现在开始用觉知之心去调度,用清醒之心去布置,你仍能从现在这一刻,重新与财富建立新的关系。

修行从来不拒绝物质,只是不被其困。你学会了如何花钱,也就学会了如何放下焦虑、如何选择生活、如何种下未来。你花得对了,你的生活便不会错。钱不在多,而在于有没有被你用在让你成为更好自己的路径上。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单:《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这本书用浅显故事呈现了金钱管理的基本理念,特别适合在金钱观混乱、开支无觉察时阅读,有助于厘清“会花钱”这件事的真正含义。看似写给青少年,实则对所有成年人而言皆具启发。

推荐音频:得到App《蔡钰·财务自由之路》
从财富系统、支出意识、财商训练到结构思维,这套课程将帮助你重建对“花钱”与“财富”的认知体系,适合在“赚了钱却没有钱”的状态下,重新构建金钱能量的觉察与流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