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之后,很多女性的人生正在被悄无声息地重写。一开始只是小小的不适应。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同桌妈妈早上还能带着面膜的余香;微信群里临时发起义卖,有人立刻拍照打印,一气呵成。我那时还在公司赶方案,压着最后一刻回复一句“抱歉,我来不及”。她们不用来得及,她们就在那里。我没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的选择。但我也无法忽视那个隐隐冒头的问题:我还能撑多久?这个“我”,...
孩子变成什么样,往往不是因为说了什么话,而是他听出了你心里怎么想他。我越来越明白一件事:很多父母说出口的话,根本不是话,是“投射”。你说“我担心你做不好”,其实是在说“我觉得你根本做不好”;你说“我只是提醒你一下”,其实是在告诉孩子“我不信你能记得”;你嘴上说着“你要学会独立”,却一步也不敢让他真正放手。这些话,哪怕带着笑,哪怕语气很轻,都会变成一种力量,一...
人生到中年,真正需要经营的,是身体、情绪和钱包之间的气息流动。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像一位无声的提醒者,不吵不闹,但它的抗议越来越频繁。一个不留神,左脚突然像踩到刀刃,喉咙像吞了刀片,呼吸堵得像被水泥灌了鼻孔。头昏脑涨那几天,我坐在书桌前,脑子一片浆糊,心情沉到尘埃。我开始明白,灵魂再坚强,肉体一垮,生活就直接塌了。以前觉得养生是老年人才会做的事,现在只觉得——...
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是人生唯一确定能把握的方向。这一年不知道多少次,在极度迷茫的时刻,我试图去想清楚更大的命运安排,可每次都发现想太远并没有什么用,反而让心更慌。我开始意识到,人在混乱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点确定感。而“把眼前这件事做好”,就是最简单、最朴素、但也是最可依靠的确定。我现在越来越明白,什么叫命运。命运就是,你从现在这一刻起的每一...
他不是输给马云,而是终于不再和任何人比赛了。我曾经觉得“最成功的人”这个词,意味着财富、权力、掌声,还有登上杂志封面的荣耀感。像邵亦波这样的人,年轻时一路封神,高二考上哈佛,全奖,毕业于商学院,29岁就把公司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eBay,早早赚够一生用不完的钱,那种站在金字塔尖的滋味,应该像吸氧一样令人上瘾才对。可他没有继续攀上去。也不是因为遇到了什么...
真正的休息,不是停下来不动,而是懂得什么时候停、怎么停、停下来做什么。我是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的。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休息是一种消极的、不需要努力的存在。累了就躺会儿,困了就睡觉,没事刷刷手机……这些看起来好像都是“休息”,但其实它们只是身体的停顿,不是精神的复原,更不是内在的修复。我开始警觉,是在连续几周高强度工作之后。有一天深夜,我坐在沙发上,手机刷得手发...
存款多少并不决定能不能退休,关键是你有没有足够低的欲望。有时候我觉得,这一代人最难做到的不是赚钱,而是“止欲”。不是说彻底放弃什么,而是能够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愿意少要一点,也愿意慢一点。我关注@Alex那对小夫妻已经挺久了。他们住在上海,一家四口加两只猫,挤在一间不到五十平的小房子里。换作以前,这种生活方式我可能会第一反应是“委屈”两个字,但看得久了,...
决定不健身,是因为发现身体其实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那天从泰山下来,坐在半山腰一个不算干净的石阶上,汗水干了又湿、风一吹透着一股皮肤发凉的味儿。腿没想象中那么疼,脚也还在,呼吸还算平稳,人是累的,但和那种“死都不想动”的累不一样。是那种“你以为你快不行了,其实你还能走一程”的累。那一刻,我突然就不想健身了——不是厌倦训练,不是放弃健康,而是意识到:也许,我已经...
强势,其实是一种用来抵御不安的盔甲,而不是内心真正的力量。很多时候看到别人强势,尤其是那种大女主形象,难免会羡慕。她们走路带风,说话利落,拒绝拖泥带水,也从不委屈求全。她们像是一道风,刮过职场、家庭、朋友圈,清醒又独立,似乎总在掌控生活。但当我真的靠近那些“强势”的人,或自己试着变得那样,我才明白,有些“强”只是逼出来的,是一种不得不硬撑的方式。那种不容动摇...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急着说真话。有些话我确实知道该怎么说,该不说的时候也知道怎么忍住。但我承认,这种本事是后来慢慢学来的,不是天生的。小时候我很直接,别人问我什么,我就答什么,甚至有时还主动提醒别人哪里做得不对。那时我以为这是“坦率”“诚实”,可后来我才明白,那种张嘴就来的话,其实不过是一种缺乏觉察的本能反应。其实人心是非常怕被看穿的,尤其怕被人挑明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