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主要矛盾,死磕一个点。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去抓核心点,永远要知道自己目前正在做的这件事核心点是什么。这是我这些年真正放进骨血里的一句话,也是我在修行、写作和生活里真正用得上的一句话。起初听见这句话时,我并没有真正懂它。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效率工具,是帮助我在短期内完成更多任务的策略。我在表面上把这句话贴在桌子上、写在笔记里,每天提醒自己专注,可是内心并没有真的安定...
有一位正在走在真实道路上的行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开始研究这个行业里的一些写作牛人,最后就找到了一个做内容的核心点。”当他看清自己能够去做,也愿意去做时,却也发现了自己在做的过程里内核不稳,容易进入焦躁和受挫的状态,因此看见了自己的主要矛盾:开悟、定,然后生慧。这是一条安静又真切的觉察之路。很多人在学习、工作、写作、创业的道路上,总以为只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今年,我要把图书出版,我要学会吉他,我要将站桩持续至少220天(还剩245天),内心的安定和真实的临在感再进阶一层,博客文章积累到1万篇(目前6488篇)。去年我开启了我的直播唱歌和直播分享的生涯。这算我的突破。我不将突破放在结果上,比如多少篇10万+,挣多少钱。因为目前我的唯一目标就是心彻底安定下来,再从安定里生发出该有的方向。今年,你已经为自己种下了几颗...
人来到这世间,犹如一棵树破土而出,未必惊艳,但自有破土的勇气。你走在人群里,会见到许多人在原地打转,也会见到一些人总能在一年又一年的风雨里,找到转折点,让自己走出新的路。他们的人生似乎每年都有突破,每年都有新的攀升,每年都能远离昨日的困境,每年都能更贴近内心真正的安宁与自由。这是因为他们从不肯停在原地,不肯以昨日的惰性来安抚今日的不安。他们懂得,一切的逆袭与...
鲍勃·迪伦(Bob Dylan)没有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原因主要是 他的性格与个人风格使然,以及对形式化场合的疏离感。以下是清晰、通俗的解释:1️⃣ 他是一个自由、反叛、不受拘束的人鲍勃·迪伦一生都以“反叛传统”著称,他从不喜欢被任何奖项或头衔定义,他曾多次表示不希望被贴标签。对他来说,音乐与诗意是自由流动的表达,而不是供他去领奖的功利目的。2️⃣ 对诺贝尔奖...
你有没有发现,每一天睁开眼时,世界已经摆在你面前,它有它的节奏和节令,有它的规则与限制,有它的喧嚣与秩序。而我们每个人,无论心里是欢喜还是沉重,是平静还是躁动,都需要在这样的世界里呼吸、行走、面对生活的要求,也在无形中,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互匹配。有时候你会以为,自己是被推着走的,是被各种外在条件定义和塑造的,是被环境和时代裹挟前行的。但当你停下来,深深...
当你在晨起洗漱时望向镜子,看见那双眼睛里似乎藏着疲惫,也藏着一份从未熄灭的光。你忽然轻轻问自己:我是谁?我在这个天地之间为何而来?或许许多时候,你忙碌奔波、应付事务、迎合期待、掩饰脆弱,已经习惯用标签定义自己,用外界的目光评价自己,用别人的故事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可心里总有那么一个角落,仍在渴望被看见,渴望被真正倾听。你想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却常常在夜深时...
当晨光轻轻洒在窗前,你在被子里缓缓睁开眼,内心忽然生出一种温柔的感知:这世间再没有一条路,能与属于你自己的这条路完全相同。无论你曾走得多慢,或走得多孤单,无论世人如何催促与评价,你脚下的这条路,都仅仅属于你,是天地与万物共同在你心中铺展的道场,是生命独有的呼吸与律动。在街巷间匆匆赶路的人群中,你看到每个人都怀抱着自己的念想,有人执着于一份安稳的日子,有人渴望...
当你站在清晨微凉的风里,看见树叶闪动着晨光的影子,你会忽然生出一种安定的心意:原来这一生真正要追求的,并不在于外界那一篇篇破十万加的文章,不在于刷屏与流量,也不在于每一次掌声与称赞,而在于内心深处那一瞬真切的清明,看见自己,看见世界,看见天地万物与我同体的呼吸。这种清明,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要真实,也比任何外在的名声都要持久。当世间许多人选择在键盘上,用一篇篇...
相信,是春天里最温暖的种子。你走在这条路上时,可能看不见终点,也听不见掌声,但心中有一份无声的笃定。这份笃定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支撑你,也在风雨中让你挺直腰背。因为你相信,所以你看见,这是一种真实的道理,也是一条安稳又锋利的修行之路。当你真的相信某一件事,它在你心里就会生根发芽,生出无数新的枝叶,让你在困顿时不轻易倒下,让你在欢喜时懂得珍惜,让你在失落时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