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在两种声音之间徘徊,一种来自理性,一种出自本能。而这两者之间,便是所谓“自我欺骗”生长的缝隙。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假装没看见;不是不明白规则,而是故意玩个文字游戏来绕过它。我们不是不知道“7点之后不吃不喝”,只是故意说服自己“0点以后是明天”,就可以合理吃下这份来得迟但来得刚刚好的外卖。看似荒唐,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自我欺骗背后,藏着的是...
世间人来人往,有些人总是活得从容有力,仿佛万物喧嚣皆不扰其心,而有些人,则总被风吹草动牵着走,心神不宁,难以自持。若你问,那些内心笃定、言行有据的人,究竟有何不同,我想说,他们身上,有一种叫作“结界”的东西。这不是玄学。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气场游戏。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结构,一种心灵中自主设立的门槛。它不以强硬的隔绝为荣,而是以内在的有序和自知为源头,自成一片安稳之...
有时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像是看见山峦云雾缭绕,不知从哪条山径攀登。这时候,最容易起的念头就是逃避。不是因为无路可走,而是眼中看不见路。粥左罗提出的“拆分法”,像一位老禅者,轻轻将我们肩上的重担解下,用一片片叶子的清晰,来代替整片林海的迷乱。道理简单,入手却要诚意。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因缘结构,皆可拆解。就像一尊佛像,看似庄严整体,其实是由无数小石块雕凿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我初读时,只觉词句清淡,有几分山水意趣,并未深想。后来有年冬天,独自去山中小住,偶然在破庙石壁上又见此句,不觉愣住良久。那一刻的情境,冷风穿林,落叶满径,我站在水尽之处,四望无路,忽然间,心里就明白了。原来这不是一幅山水画,而是修行之人的真实写照。人到绝处,方得自在。生活中,我们总想一路顺风,想着做事有头有尾,关系有始有终,心...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八个字,是我这几年最常念叨的心咒之一。每次遇事不顺、进度迟缓、心生焦躁时,我会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在心里重复这句话。不是为了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而是提醒自己,功不唐捐,是道理,是事实,是生命的自然律动,不是努力的奖励。早晨醒来,阳光从窗棂间漏进来,空气还是凉的,孩子的呼吸均匀安稳,锅里的白粥慢慢沸起,米香开始泛上来。窗外,邻居家的老人又坐...
与其花时间内卷,不如花心思找出路。这句话看似一句劝人止损的忠告,实则是修行路上的一则当头棒喝。世间人忙碌奔波,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争一口气,争一个位置,争一个看起来“不输”的证明。他人升职,我也要升;他人买房,我也要买;他人创业成功,我也想复制一模一样的路径。而这些“内卷”的起点,不是出于爱、出于热,而是出于怕,出于不安,出于深藏心底的“我...
人生的大部分状态,其实都是在等待。我们等车,等人,等消息,等机会,等一个“更好的时候”。在这一个又一个等待的缝隙里,人仿佛被时间牵引着停滞了脚步,心也逐渐被一种叫“无聊”的情绪吞没。我们常说“无所事事”,其实不是没事做,而是做什么都提不起心气。我们觉得“没意思”,其实不是世界太单调,而是我们已经忘了如何跟自己相处。人们厌倦了等待,是因为不懂等待的意义;人们讨...
你的人生不能最大化,是你根本不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一句话如惊雷入耳,直指人心,带来震动。很多人终其一生在“努力”和“追求”的浪潮中翻滚,却在最沉静的夜里对自己说不出一句“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人们在现实中奔波,日复一日地追逐目标,财富、地位、认可、爱情……但若要他们静下来,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却往往茫然失语。仿佛心中住着一位沉睡的...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沿,仿佛昨日从未存在过。空气中藏着一种新生的味道,街道、人群、光影都在用最自然的方式诉说着:“今天,是新的一天。”可真正能感受到这“新”的人,却并不多。大多数人其实还在昨天的梦里醒着,用昨天的想法判断今天的事,用昨日的情绪裹挟今天的心,甚至用过去十年形成的惯性,拖着当下每一步的选择。他们起了身,却未真正醒来。他们换了环境,却未换掉认知。他们说...
你若静心去看,会发现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厌恶生活的琐碎,而是无法从琐碎中找到心的归处。有人厌烦洗碗,有人讨厌修车,有人觉得做饭、扫地、缝补都是低微的苦活累事,急切想逃离,想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然而他们却未曾体会过,一块擦亮的玻璃里,可以映出内心的清澈;一锅熬煮的汤水中,藏着日子的节律;一枚螺丝被拧紧的那一刻,万物归位,心也归位。若你心不在焉,再高明的工作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