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最难的事,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成得了事、稳得住心、走得了路。年岁渐长,我常想起冯唐那句大白话:“成事,是一辈子的修行。”话说得直白,但却道尽了一个人在世间走动的真章。年轻时想的是“我要成名”,三十岁想着“我要成功”,到五十岁了,才明白,能把一件事认真地做成,比什么都重要。成事,并非气势汹汹地争强好胜,而是把眼光放远、把脚步落地,一点一滴地,磨出自己的...
精神内耗,是一种让人心力交瘁的疲惫。人在世上,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被外界的风雨打倒,而是被心里的风暴拖垮。那些看不见的拉扯、想不明的犹豫、说不清的焦虑,如一根根无形的线,把人的气力一点点抽空。我们不是败在大事上,而是耗在小念头里。要减少精神内耗,靠的不是一夜开悟,而是一点点把心收回来,把自己找回来。想清楚方向,才能不被琐事牵着走。一个人一旦知道自己往哪儿去,路...
人活着,不是为了变得更好,而是为了活得更像自己。每一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沉默的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弱小的,也不是软弱的,只是被我们安静地藏起来了,藏在一句句“没关系”里,藏在一天天的“都行”中,藏在一次次给别人的微笑和沉默中。贾玲拍《热辣滚烫》,不是为了告诉我们减肥有多了不起,也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她只是静静地走了一段自己的路,然后把这段路,拍给我们看。变强...
活在别人眼里的人,永远不自由。人天生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本是本能,是为了在群体里生存下来的方式。但一旦这个“在意”变成了“依赖”,人就容易在关系里失去自己。别人喜欢你,你就觉得安心;别人皱个眉头,你就开始自我怀疑。这种活法,太苦,也太累。你可以在独处时自信满满,但一踏进人群,许多人就变得战战兢兢。明明一群朋友聚会,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可你心里总不踏实:我是不是说...
新年最值得坚持的三件事,是运动,是读书,是思考。这是三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日常得像一杯水、一口饭。但谁真正做到了,谁的生活就会像春风一样,不张扬、不急促,却生生不息,点点回暖。人这一生,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能把这三件事当作日子里的日常,就已是最好的自己。运动,是与身体的和解,也是与岁月的对话。很多人对运动有误解,以为只有大汗淋漓、突破极限才算锻炼,其实不然。对...
爱,最能救命,也最能教人活得有滋有味。人在城市里久了,哪怕再坚强,心里也会长霉。不是霉运,而是霉味。霉得人一开口就叹气,一碰事就觉得全世界都为难自己。但真正的解药,不是鸡汤,也不是大道理,是一个你熟悉的声音,一个你能放心吃下饭的人。抑郁,有时候是没人听你说话的寂寞;有时候是没有人能在你掉眼泪时把你搂进怀里说“这事没事”。生活太快,工作太重,心思太难收拾,年轻...
一个人越混越好的标志,不在他赚了多少钱,而在他有没有变得更主动、更清醒、更从容。世间万事,皆起于心。人在迷茫、低谷、转折之时,往往不缺选择,而是缺一颗愿意先动起来的心。新的一年,看一个普通人是否正在走上坡路,看他心态里有没有阳光,行动中有没有章法,日子里有没有成长的痕迹,就够了。你会发现,真正混得越来越好的人,都是从调整心态开始的。他们不一定比别人聪明、条件...
人这一生,最值得早些看清的,是底线、善意、人性与法度。这些道理看起来抽象,其实都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一次扶人,一句仗义的话,一个家庭的坚持,一场法律的辩论,里面都有答案。张艺谋这部《第二十条》,用故事讲了我们心里一直模糊不清的几个问题。看清这些问题,日子才会不再那么焦虑、那么摇摆,才能更安心地做自己。底线,是人活着必须守住的一条线。有度与无度之间,就差一...
活着的秘诀,是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好好过这一生。很多人痛苦,不是因为过得不好,而是因为心里总觉得“自己应该过得更好”。这种“应该”,多半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看着别人的生活慢慢长出来的。我们在手机屏幕里看见别人的远方、别人的西餐、别人的成就,总觉得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够体面。但生活的真相恰恰相反,平凡才是常态,热闹不过是被精心挑选后的展览品。你在八王坟的地铁口...
人生的格局,从来不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生活一笔一划刻在你身上的。一个人的格局,取决于他的起点。出生在哪儿,父母是谁,成长环境如何,这些东西从我们睁眼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悄悄决定了我们将怎么看世界、怎么处理事情、怎么面对风浪。有些人一张嘴就是从容不迫,因为他见过世面;有些人一出事就手忙脚乱,因为他没见过几次平稳。格局不是你努力“装”出来的样子,而是你在慌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