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立功,就得敢在最危险的时候向前冲。战争是赤裸的,也是直接的。枪声一响,没有人能退到安全角落里看热闹。你上了场,就要面对结局的两面——活下来,你就有机会带队打下一场胜仗;倒下了,你的名字和精神也会留在后来人的故事里。这样的局面没有中间地带,逼得人必须拿出全部的胆气与力量。生活与修行也常常如此,有些关口,不冲过去,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我曾在偏远山村见过...
想成大树,就得先在风口浪尖上长根。人常希望自己的人生能一帆风顺,走在平坦的大路上,阳光恰好,微风不燥。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是在石缝里、荒坡上、寒风中完成的。那里土薄风大,水源稀缺,没有舒适的温床,却逼得根须往更深处扎,枝干更结实,叶片更抗风雨。人生的“艰苦区域岗位”“艰苦工作岗位”,正是这样的环境。它们看似边远、艰难、不起眼,却是淬炼人的地方,是未来真正脱颖而...
光省钱省不出未来,未来是干出来的。我见过一些人,总以为日子过得好,全靠紧一紧裤腰带,省下一笔是一笔。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守着眼前的一点资源,像捧着一碗怕洒的水,走得战战兢兢。这样的日子看似稳妥,却像水缸里不添水的存量,用得再慢,总有见底的一天。一个人如此,一家公司也是如此。省,只能延长一点点时间,靠的是守;而未来,要靠的是闯,是投入,是用脚和心去拓出新的路。我...
眼界不同,才能看见不同的路。我见过一些组织,干部一层一层往上升,像爬一根笔直的竹竿。每个人走的路径几乎一样,学的东西差不多,说话的口吻、做事的节奏,也越来越像。这样的好处是配合默契、传令顺畅,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旦面对从未见过的局面,大家思路都卡在同一条轨道里,缺少反应的多样性。垂直提拔就像在同一块田地里反复种同一种作物,短期看整齐划一,长期看土壤会贫瘠,病...
做得不好不是小事,那是砸自己招牌的耻辱。我见过一些工匠,做出的东西差一口气,自己还说“差不多就行”,那语气仿佛只是今天运气不好。但真正的老匠,哪怕只是一道暗角没抛光、一道缝线没对齐,都会皱眉,甚至失眠。因为他们知道,产品的质量不仅是对顾客的交代,更是对自己人格的映照。你手里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名字;它好,你就立得稳,它坏,就是在自己脸上抹灰。修行中同样如此。...
真正的管理,不只是带好能人,更要带活落后的人。我见过许多管理者,面对表现优秀的员工时,笑容满面,鼓励有加;可一旦遇到落后的员工,就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只会批评几句了事。他们害怕正面管理,怕得罪人,怕弄僵关系,怕付出心力得不到回报。可一个团队若只偏向强者,落后者永远被放在阴影里,团队的根基迟早会出问题。敢于管理落后员工,不是为了树立威风,而是为了把整个团队的力...
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他自然能发光。我在许多地方见过这样的人——不一定学历最高,也不一定背景最亮,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如鱼得水,默默把一件件事做到极致。有人在前台接待,笑容和节奏恰到好处;有人在维修间工作,手里的一把扳手能化解机器的脾气;有人在仓库管理,每一笔货物的去向清清楚楚。外人看,他们只是普通的岗位职员,但真正与他们共事的人知道,这样的人就是团队的中坚,是无...
看得清、带得动、做得精,才是真正的带头人。我行走在世间多年,常见有人坐上了高位,却像被推上去的木偶,看似威风,实则茫然。他们以为领袖就是安排工作、分配任务,却不知这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领袖,必须有三样内力:洞察力、领导力和专业理解力。洞察力是眼睛,看见别人看不到的趋势与细节;领导力是心胸,让人心甘情愿地聚拢在一起;专业理解力是双手,能亲自触摸事物的本质与细微...
好苗子要先认出来,再去精心养大。我常想,选人这件事,像农夫下田。播种前,他要先挑选种子,不能把石子当作谷粒,也不能把病籽混进田里。挑好了,才会有后面的耕耘与收成。后备干部管理的智慧正是如此——不是先随意拉一批人来教,而是先辨得出谁的根性、志向、品格适合走这条路,再投入心力去培养。若颠倒了次序,就像在沙地上种稻,不管灌多少水、施多少肥,都难见好收成。修行也是同...
大树的年轮也是从细小的纹路开始长的。我见过许多人谈到“领袖”时,眼里闪着仰慕的光,仿佛那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位置,是天生注定的身份。然而我行走多年,发现真正的领袖并非从高处直接落下,而是在低处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他们起初只是普通人,做的是日常的小事,替人多端一碗茶,替同伴搬一块石头,替陌生人说一句公道话。那些不起眼的瞬间,像春天泥土里微小的芽,悄悄积累力量。等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