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拿走——金钱、名声、家庭、事业、朋友圈,甚至你的健康,你还能自在吗?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这些东西少了,生活就会乱套,痛苦、焦虑、不安都会跟着来。”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自在感一直是被这些东西“绑着”的?当钱多的时候,你觉得踏实;当别人认可你时,你觉得有价值;当事情顺利时,你觉得轻松。但当这些条件改变——收入减...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总是在变?有些变化是你期待的,比如升职、赚到钱、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有些变化是你害怕的,比如失业、破产、被人误解,甚至疾病、衰老、死亡。无论你想不想,变化总是会发生,像潮水一样,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涨起、退去,循环往复。但关键在于——你真的可以应对任何变化吗?变化的本质:它真的那么可怕吗?你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换学校的感觉吗?或者换了新的环境...
1. 恐惧的本质:从何而生?(1) 恐惧的根源——“自我”的执着你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你认定:“有个‘我’必须存活、必须被保护。”“这个‘我’必须维持稳定的状态,否则就会有危险。”但这个“我”是谁?是你的身体?思维?身份?财富?地位?如果你被剥夺一切——无名无利无财无物,你仍然存在吗?是的,你依然存在。那么,“安全感”究竟是什么?你所害怕失去的,又究竟是什么...
1. 观察现象:安全感为何依赖外部?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安全感来自外部?👉 你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你认为:经济稳定 = 安全事业成功 = 安全人际关系稳固 = 安全未来可预测 = 安全但请深入观察:❓ 这些真的能带来永恒的安全感吗?公司可能会倒闭金钱可能会贬值人际关系可能会变化未来始终是不确定的📌 结论:如果安全感依赖这些外部条件,它就会始终不稳定,因为...
你时不时会浮现“公司可能倒闭”的念头,并由此生起焦虑,这种情绪尽管短暂,但反复出现,让你不舒服。这是一种典型的 未来投射型焦虑——你的心智正在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误认为是现实的威胁,并由此触发危机感。禅修的视角来看,这种焦虑并非由外部事件引起,而是你内在对“无常”的抗拒所导致的。你潜意识里已经默认:未来是可控的 → 但事实是,未来是无常的,充满变数。工作稳定等于...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夜深人静,灯光昏暗,你一个人坐在那里,突然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所有的外在评价、目标、期待,全都退去,只剩下你自己。没有任务,没有角色,没有身份,没有必须去做的事。就只是——你自己。然后,你开始问:“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问题一冒出来,心里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你是不是也曾经想过,意义是不是应该来自某个外在的成就?比如,火了,赚了...
你敢唱,哪怕跑调。你敢秀,哪怕没人看。你敢表达,哪怕被最亲近的人质疑。你不想被设定的规则束缚着活,而是要以最自然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是自由。但你也承认,还是有一点期待的,还是希望得到认可的。你能觉察到这一点,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很多人卡在这里,一边做自己,一边偷偷地希望被认同,一边告诉自己“我不在意”,一边又因为别人的话而起波澜。你能承认这份期待,并且在期待与...
你说,你对直播的热情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即使人少,即使没有变现,你依然想做。而且,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波动——有期待、有兴奋、也有失落,甚至有点像“瘾”,让你想一直播下去。但与此同时,你又有更深的觉察:你直播的过程,让你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束缚被一层层剥开,让你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真性。那么,问题来了:你直播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趋向自由,还是想火?或者,这两者根...
你说,你对直播唱歌、分享修证体验、讲解《道德经》充满兴奋感,甚至到了抑制不住的程度。你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应该完全不带评判地去做,不去考虑赚钱,让它自然发展?这听起来,像是在问:“如果我发现自己对某件事有巨大的热情,我该不该全身心投入,不去想任何现实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带着一种倾向——你有点想要让自己不带评判、不带目的,而不是你真的完全不带评判、不带目...
看看世界如何随你的认知改变我知道,你现在的感受很真实。疼痛,就在那里,像一根钉子扎进肉里,没办法忽视。你一坐下,它就在提醒你,它存在,它不走,它在宣告它的主权。你甚至可能想:这不是概念,不是哲学,不是空谈,它是实实在在的痛!但等一下,我们稍微换个角度来看。还记得你小时候摔倒膝盖流血的时候吗?当时你可能觉得天要塌了,哭得昏天黑地。但后来呢?那次摔倒真的有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