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半山腰,背上的包要重新收拾。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凭着一股子热劲闯江湖,不怕摔跤,不怕绕路,只要往前冲就觉得值得。但到了三十五岁,事情开始变得不同。你会发现,体力没以前充沛,心力没以前充盈,机会也不像二十几岁那样满天飞。这个时候,你若还是靠临时起意、碰运气、凭激情去过日子,就会像拿着破网去打鱼,费了力气,水花四溅,却总是满载而归的喜悦少,空网而返的无奈多。三...
人飘起来,风也会推着你往悬崖走。看得见的人生陷阱,往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从得意里生出来的暗伤。顺境的时候,人很容易把自己看得过高,把自己的运气当成本事,把别人的成全当成理所应当。修行人常说,花开必有谢时,月圆必有亏处。你若在满月之时狂舞,忘了天还有云,就会在骤来的阴影里措手不及。《明朝那些事儿》里,那些盛极而衰的身影,一次次提醒世人:人一飘,必挨刀。...
相爱不难,聊透一生才难。很多人恋爱时,像在春天里采花,只顾低头贪看颜色与香气,不想秋天会来,不想枝条会老。于是,一纸婚书落定,才发现枕边人不如想象,许多日常的分歧和沉默,早在恋爱时就埋下了种子,只是当时被热情掩盖,没有去看。修行的人常说,山未登时,想象山顶风光;登上山,才知一路风雨同在。婚姻也是这样,它不是两个人躲进甜蜜的堡垒,而是一起挑起生活的担子,面对柴...
钱如流水,心若无岸,便淹没了人。很多人怕在亲子间谈钱,怕谈出尴尬,怕谈出距离,于是把“钱”放在心里,把“感情”放在嘴上。可不谈,钱就成了无声的风,吹乱了家的温度,也吹歪了孩子看世界的眼睛。钱从来不只是铜臭与数字,它更像一面镜子,映出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与价值感,也映出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与限度。有的父母,从小就紧紧攥着钱,好像一松手,家就会散。衣服买大几号,鞋子穿到...
钱有时是冰凉的数字,有时却是温暖的手心。很多人以为,亲子之间谈钱,是伤感情的事,是不近人情的计算。可多年以后你才会发现,不谈钱的家庭,往往藏着更深的隔阂和更长久的误解。钱,不只是买卖的媒介,它也承载着价值感、安全感、配得感,甚至是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父母怎么看钱,就会悄悄塑造孩子怎么看自己。有的孩子从小被告诫要省,要忍,要过得比实际条件更差一点,理由是“不...
你到了三十岁,就该学会跟自己和解了。二十岁的日子像一阵风,吹着你到处去闯,不怕摔,不怕错,反正还有很多时间;三十岁的脚步却慢了下来,像河水拐了弯,流得不再急,却需要学会绕过石头,稳住自己。这个年纪的人,心里开始装下更多的责任:钱要存、身要养、关系要选、事业要定。那些曾经模糊的将来,如今正变成眼前的现实,而现实不再全是热血和浪漫,还有一笔笔账、一场场病、一段段...
有些路别人替你铺好,有些路只能自己走。人活一世,总免不了要面对一个古老的问题:命,能不能改?有人觉得命是生来注定的,像一条早已画好的河道,你无论怎么挣扎,最终都会流向既定的大海;有人又相信命是可以重写的,只要你肯努力,方向就会变。可真到自己身上,你会发现,生活并不是一句“努力就行”那么简单。出生的家庭,遇见的时代,这两个看似无形的力量,早早就给你的起点和路径...
你觉得自己像得了一场很久都好的病,可这病不是在身上,而是在心里。有些日子,醒来就觉得一切都似曾相识。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斜斜的角度和去年的今天一模一样;楼下早餐店的油条香气,像是早已在无数个早晨重复过的场景;连街角那个老人坐在同一把旧竹椅上的姿势,也没什么变化。日子像一卷反复播放的老电影,你在里面走来走去,却总是绕回同一个地方。这时你才发现,自己像被一只看不见...
朋友圈不要三天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止有山水和路,还有看不见的屏幕和一条横线。那条横线,有时比千里更远。有人说,三天可见是保护隐私,我不反对;只是,在某些时候,它像是在心门口加了一道铁锁,把一些真正愿意靠近的人挡在外面。你以为你是在保护自己,其实,也是在慢慢关上与世界的窗。我记得以前的村子,院门几乎很少上锁,邻里想进来聊两句,就推门喊声“有人吗”。孩子在院...
把优越感留给对方人和人见面,就像两颗石子在水面相遇,有的激起波纹,有的溅起浪花,有的却悄无声息地沉入水底。有人以为聊天是交换信息,有人以为是消磨时间,可走得久才明白,聊天其实是在交换感受。感受一旦舒服,信息和时间就都变成了礼物。世间很多关系,就是在一来一往间慢慢深了,也在一句不经意的话里慢慢凉了。若你有心去看,就会发现,凉的那一刻,常常是因为有人忍不住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