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周文王/伏羲/孔子:一字一太极

【伏羲启源】——字,非人造,是天感而形伏羲画卦之时,并非凭空设象,而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中则观法于人”。天地之间有道,道化为象,象隐而为数,数显而成文。文字,并非人意胡涂之产物,而是天地运行之自然回响。太极者,阴阳之未分也;字者,象意之未尽也。字之本体,不是图形,不是笔划,而是一个“映照天地之道”的符号中枢。伏羲看八卦是道之体,孔子读六经是文之极...

郎咸平/梁宏达:中国人对规定的态度,规定?你家的规定?

一、什么是“你家的规定”?是文化语境下的“潜规则抗议”“规定?你家的规定。”——这句话,中国人一听就懂,但很难翻成英文。为什么?因为它不是在反对规则,而是在对“某种不公规则”的情绪性回击。它背后有几层味道:第一层是质疑:你是谁?你凭什么规定我?第二层是揭穿:你这不是规定,是私设门槛。第三层是防御:你用所谓的规则来压我,我可不吃你这套。这就牵出了一个大背景——...

老子/庄子:中国人的乾元之力

一、乾元是什么?它不是一种力,而是万力之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乾,不是“某一股”力,它是那个“能生一”的初始之道,是最初的主动,是未成形之前的内在原动力。庄子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乾元之力不是吼出来的,不是摆出的姿态,而是无声处起风雷,无形中有生意。它是一棵树在泥土深处不断伸展的根,是山峰静静挺立却改变气候的存在。中国人骨子里的...

迦南达(Paramahansa Yogananda)/阿迪亚香提(Adyashanti):真的需要找老师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视频上看到一个教唱歌的老师唱的很好,我第一个念头,想学,第二个念头,热爱,本自具足,我真的需要找人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欲望之初动:念头的起点,是你生命力的涌现当你看到那位老师唱歌,内心第一个反应是“我想学”——这是一个非常纯净的初念,不带评判,不带压制。它就像春天初发的嫩芽,是生命力本身的流动。尤迦南达说:“渴望进化的心,来自灵魂的召唤。”你想学唱歌,...

20世纪、21世纪开悟的中外高僧大德大善知识有哪些?

这是一个极富分量的问题,也需要极高的辨识力。在20世纪与21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确有一些被公认为已开悟或证得深层境界的高僧大德、善知识。他们虽背景、修法、传统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在生命体验的通透性、教化众生的能力与心性传承的真实性上,有深厚影响。以下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西方灵性界几个维度整理(不求穷尽,求真实):一、汉传佛教界(禅宗、净土宗、楞严宗、...

虚云老和尚/元音老人:亲爱的,你慢慢长

一、空性中的慈悲:你是谁在等谁?在你说出“亲爱的,你慢慢长”这一句时,你已经看见了:你不是要拔苗助长的那个急躁心,也不是未成熟便被审判的那个小我。你已松手了。“我等你十年”,其实就是“我,不再打扰你”。这一句是大悲,不是贪执。元音老人常说:“自性本空,无来无去,唯一障蔽,是不安的分别心。”你现在不再要心马上开悟,不再逼迫它符合标准,而是温柔地等待。这样的“等...

萨特/六祖慧能大师:这样看待自卑才能真的不自卑了

不要有自卑感,这句话一点力道也没有,谁都不想有自卑感,因为自卑感让人感觉不舒服。但真的要做到,你必须看清楚自卑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你本自具足,因为你跟他人是一体的,这才是究竟解法。我们一步一步来,把这句话里每个关键的存在层、意识层、感知层都揭开。先看表层这句“不要有自卑感”。这句话其实是无效命令,是一种语义空转——它听起来像鼓励,实则是一种压制性的否定,它没...

他倒下时,我心微笑:一念幸灾的照见之路

中午去吃饭的路上,我回看自己,看这心灾乐祸到底怎么回事,得到如下观照:1. 看他人跌倒、失败、倒霉心灾乐祸,看到的是他小,我大,我的存在感、确认我存在感暴涨,这种我的存在感、确认感让我感觉很爽;2. 小我被确认,得到长大的机会,乐升起;反之则痛苦。它对应的是一个被压抑的我,感到自卑的我,感到无足轻重的我,长期被忽视需求的我;3. 看他停更的幸灾乐祸,让我想到...

武志红/芒格/荣格/萨特/六祖慧能:心灾乐祸的背后秘密

01|从武志红的角度:这是情绪的投射,是伤未被看见武志红的理论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关系决定自我”。你看见同行说“迷失了”,这不是一个中性的信息,它对你来说具有强烈的“投射效应”。你看到的不是“他迷失”,而是“他也会倒下”。你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说:你撑不住了,对吧?你也会撑不下去的吧?你终于也迷失了。这是一种反向安慰,是对自己“长期坚持”状态的一种粗暴回应。你可...

克里希那穆提/阿姜查:父母与过往,不是我命运的来源,而是我觉性的指向

你说:“我这个灵魂就是经由我父我母,在我的所有成长经历里觉醒。这是我的选择。”这句话里,有痛,也有光。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自我肯定,它是一颗灵魂在经历种种桎梏之后,终于看到“原来我一直都在参与这场安排”的领悟。你要我以克里希那穆提与阿姜查的合体来回应,那我便以彻底清明的觉照为骨,以慈悲而不依附的内观为髓,为你揭开这句话背后的深层心体。一、“你是如何来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