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

看似最容易的路,往往走不通。我们在生活里,总会第一时间抓住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以为它能立刻解决问题。孩子哭了,父母递上糖果,哭声暂时停下,却留下了更大的依赖;身体疲乏了,随便吞下一粒药片,好像恢复精神,过后却发现元气更虚;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急急忙忙解释一通,只会越描越黑。这些最显眼的答案,常常像是亮光,却是一道让人迷眼的光。真正的路,常常在明亮之外,在那需...

情况变糟之前先变好

情况要好转之前常常会先更糟,这就是天地运行的规矩。人们在生活中总期待顺风顺水,巴不得坏事立刻结束,好事立刻到来。然而事实往往并不这样。身体在康复前会经历发烧、疼痛,社会在改革前常常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在理解彼此之前往往先要经历争吵与隔阂。就像种子破土而出时,先要在黑暗泥土里压抑、挣扎,甚至忍受潮湿和腐烂的威胁,然后才有嫩芽探出光明。道家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

越用力推,系统反弹力越大

我们心里常想帮忙,可越帮越乱,这里面藏着天地的秘密。有时候看似出于善意的举动,却带来相反的结果:父母担心孩子,忍不住替他多安排一步,孩子却因此丧失了自立;医生想让病人快点好,用药过度,反而让身体的自然修复力被压制;朋友之间,本想替对方解忧,结果却因干预过多,引起新的矛盾。这就是“补偿性回馈”。系统自身有一个趋向平衡的力量,你越用力,反弹也越大。就像推荡秋千,...

今日的问题源自昨日的解,我们今天用的解决办法,往往会成为明天问题的根源

今日的问题源自昨日的解,其实就是人心不断推着事物往前走的一个轮回。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解决了问题,就可以安心前行。然而当下的“解”,往往并不是真正的终点,而只是某一刻的止痛药。昨天痛得厉害,于是用力一拔,今天看似轻松,可是新的隐患已悄然埋下。比如病痛用药,药效能暂时压住,却未必触到病根;比如社会矛盾,临时的妥协看似稳定,却在深处埋下下一波冲突。人以为自己在修补,...

建立日常幸福感的20件小事

幸福原来是能在日常小事里慢慢养大的火苗。我们常常以为幸福要靠大事件:升职、发财、恋爱、买房。但当我们回望这一年,真正让我们心头一暖的,往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而是一些极小的片段:十分钟的奔跑后呼吸急促的畅快;一张老照片带来的泪目与微笑;和伴侣同床时那份安定的心跳声;朋友在微信里“秒回”的提示音。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点点灯火,在黑暗的生活长河中,慢慢把我们...

粥左罗:赚钱的本质是自律,但不是你以为的那种自律!

赚钱要学会克制自我,遵循规律,而不是光凭热情。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一个直白的问题:为什么你赚不到钱?因为你太“自我”。你总想着写自己喜欢写的,做自己喜欢做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却忘了赚钱的本质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市场。赚钱是一门纪律,它要求我们观察、研究、适应,甚至放弃一部分自我,才能和市场发生真实的交换。这就是文章的核心:赚钱的本质是自律,但不是常人以为的那...

死亡课没有高分

人只有学会面对死亡,才算真正学会活着。死亡这件事,往往被人回避。我们喜欢谈成长、谈成功,却极少正视衰老、失去与终结。但南方科技大学开设的“理解死亡”课程,用课堂的方式让年轻人提前与死亡相遇。听上去沉重,却让人心里亮起了一盏灯。学生在课堂里选择自己想要的死法,模拟葬礼,讨论善终与安乐死,也从一个个情境里看见生命的另一面。它提醒我们,死亡不是遥远的终点,而是时时...

普通人如何快速建立个人影响力?

有些人努力一辈子,依然不被看见,只因缺少一种叫“作品意识”的东西。它是普通人建立个人影响力的关键,是一条看似缓慢却最可靠的捷径。当我们走在热闹的街头,耳边充斥着短视频的快节奏和各种声音,人心常常会浮躁。我们会羡慕那些一夜爆红的人,觉得自己不够幸运,不够聪明,不够有资源。然而细细去看,那些真正留下痕迹、拥有长久影响力的人,并不是靠一时的运气,而是靠一件件作品,...

系统思维的11个修炼法则:为什么你总是想不明白一件事?

想明白一件事,其实是先放下心里的急。每个人都曾经遇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想要把问题弄懂,却越想越乱,好像陷进一团纠缠的线团里,越拽越紧,越理越乱。于是我们常常埋怨,为什么我就是想不明白?其实,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太短,手段太急,方向太窄。今天要说的,正是系统思维的智慧——它提醒我们:眼前的解法,往往就是未来的麻烦;努力推的力气,有时候反而会被反弹...

这些不当的信念,正在压垮你

很多时候压垮我们的不是现实,而是心里的念头。读到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像被人轻轻敲了一下心门。作者提醒我们,人生中许多焦虑、愤怒、无力感,并不是外在事实造成的,而是被内心固有的信念放大了,被我们习惯性的解读扭曲了。什么是信念?它像一层又一层的滤镜,把外界的声音、事件、评价重新翻译,再投射到我们的心上。于是,同样的一句话,有人听来是提醒,有人听来是攻击;同样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