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真理原本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在修行的路上,我常想到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微妙关系。科学像是山中清泉,你不去寻,它就静静流淌在幽谷里;你去寻,它依旧在那里,从不因为你的到来而改变,只是你的眼睛第一次看见了它的清澈。技术则不同,它像是工匠手里的刀,刀本来只是铁,但经过淬炼、打磨、设计,就能雕刻木石,创造新形,赋予铁以锋利的灵魂。工程又是另一番景象,...
有胆有志的人,常常要去远方闯一闯。我记得第一次听到“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这句话时,是在一次饭局上,一个在非洲多年的朋友笑着说的。席间的人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以为这是玩笑。但他放下酒杯,神情认真地解释:非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舞台,机会很多,风险也多。去那儿的人,不仅能碰到别处难得的机缘,还会在艰难中锤炼自己的能力与心志。升官发财,是吸引人注意的说法;...
光会算账的是管账本的人,会用账本做事的是掌方向的人。许多人一提到财务,就想到账本、凭证、报表,想到那些日复一日、精打细算的数字核对工作。的确,这些是会计的本分,是守护企业秩序与合规的根基。但若一个人止步于此,就如同站在山脚,只看见脚下的石子,而不见远方的山峰。会计看见的是数字,财经看见的是数字背后的世界;会计能记账,财经能用账引路。会计是“算”,财经是“谋”...
没有规则的地方,最终会乱成一团麻。我曾在一条老街上看过两个市场。一个市场,商贩的摊位随意摆,行人要侧着身才能挤过去,吆喝声此起彼伏,价格随心开,偶有小偷在混乱中伸手;另一个市场,摊位按行排列,价签清晰,秤放在顾客看得见的地方,巡逻员定时经过。两边同样是卖菜,但气氛截然不同。第一处,顾客买完就走,很少停留;第二处,买菜的同时还愿意多逛几圈,因为心里踏实。这让我...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人类社会里,任何有生命力的群体,都需要竞争与汰换来维持活力。没有淘汰,就没有真正的进步;没有竞争,所谓的战斗力只是一种幻觉。你看大自然中,溪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不断的流动与冲刷;森林之所以常青,是因为老木枯枝会倒下,让新芽破土向阳。倘若没有这份生生不息的更替,就算一时繁盛,也终会陷入沉闷与腐败。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甚至一个人,若在成长...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心看见的才叫洞察。我记得年轻时做事,总以为只要眼尖、手快,就能把事情看透。可一次在乡下帮朋友种稻子,我才明白自己错得多么彻底。田里有水有泥,秧苗看上去都差不多,我随意插下一排,心想活着就好。朋友走过来,摇摇头,把我的秧苗全拔了重插,说:“不分壮苗弱苗,不看水势风向,你插得快也白搭。”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洞察,不是靠看几眼得来的,而...
想搬山,先从能搬的石头开始。在变革这条路上,最大的陷阱,不是走得慢,而是起手太难,把自己吓退。世上许多失败的改革,并不是方向错了,而是因为一上来就啃最硬的骨头,让团队在一连串挫败中耗尽了信心。就像一个人在修行,若初学就想破尽生死关,往往走火入魔;唯有先从持戒、修心、调息这些看似平常的功课做起,才可能慢慢聚力成就更大的突破。变革也是如此——先易后难,先在那些成...
想要走得远,就得舍得放下一些路。我曾在河边看过渔夫撒网。那张网并不大,他每次都只撒向一处水面,从不贪心地全河都撒。我问他为什么不多撒几个方向,他笑着说:“我只捞这片最肥的水域,别的地方我不看。”他知道,网的力量有限,撒得越分散,收获反而越少。这其实就是战略的意思——聚焦在能创造最大价值的地方,并且有勇气放弃一部分机会。人总想“全都要”,可在有限的精力、时间、...
人才像水,有时清泉在山谷,有时江河在荒原。在世间行走久了,你会发现,选人才并不是在一片整齐的苗圃中挑选一棵最直的树,而是要敢于走进深山老林,去寻找那株虽不在园圃,却在风雨中长得最坚韧的木。许多人选人时,习惯看履历,看背景,看谁曾在哪个光亮的地方站过,可真正的用人之道,不是问他曾站在哪里,而是看他现在能往哪走,能不能在陌生的环境中扎下根,并且生长。英雄不问出处...
做事要会抱团省力,也要敢闯出新路。我曾看过一条老运河,两岸枯木寥落,唯有河面上,几只船紧紧地靠在一起前行。船夫们说,靠得近,划桨的水力可以相互借力,逆流的时候也不至于被冲散。这就是集约机制的好处,把零散的力气拢到一处,就能在风浪里稳住方向。可这条河若只是年年重复同一条航线,不去探索新的支流,船夫终究会觉得乏味,河上的生意也会渐渐衰落。于是,有人便要有勇气去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