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值得堅持的,不是風口上的熱鬧,而是風過之後還能靜靜盛開的事物。有人問:「都2024年了,誰還做公眾號?」這個問題的背後,不是對平台的疑問,而是對長期主義的質疑。當短視頻喧囂、直播熱潮一浪接一浪,公眾號像一株老樹,在人群漸遠之處默默生長。可世間哪有一件值得做的事,是靠熱鬧成就的呢?公眾號如書房,而非廣場。它不爭奪喧囂,而等待有心人。我總覺得...
親愛的朋友:① 寫作的價值,從來不止於收入本身,而在於內心的回聲與生命的拓展。當我靜下心來,數著過去半年寫下的三十篇文章,心中湧現的不是「才賺了一千元」的計較,而是一種如同冬日陽光般的溫熱:在世界最喧鬧的角落裡,我找到了一個可以靜靜說話的地方。即使回報有限,但每一次點讚、每一條打賞,每一位陌生讀者的留言,都是天心在我筆端的回響。寫作如種田,早期不看收成,只問...
親愛的朋友:① 人生的節點,有時就藏在一念之間的開始。一個人要開始寫字,從來不需要一萬個理由,只需要一個真實的時刻。就像有人走進雨中,並非因為預測了雨的長度,而是當下正想淋雨。做一個公眾號,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因為看清了十年後的風口,而是此刻,心裡有話想說,想寫出來給人看。曾經我問自己:如果有一條路,它不會立刻讓我發財,也未必能讓我聲名遠播,但它讓我每天與自...
親愛的朋友:①學習的開始,常非出於計畫,而是心中的一縷回音。那年秋日,我翻開一本關於寫作的書,只因名字觸動我心。粥左羅——不是熟悉的名號,卻像一碗晨粥,溫熱、平實,暗藏力量。書本讀至半途,我尚未完全進入,但每天清晨7點的共讀作業,卻像晨鐘暮鼓,讓我拾起塵封的筆,也重新拾回一個願意寫、敢寫的自己。當一個名字,能喚起內心沉靜的盼望,那便不只是名字了。那是心的呼應...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值得投入十年的事物,不在風口之上,而在心力之中。我時常在靜夜中回望這些年來的路。從最初進入新媒體,到如今仍堅持寫作、經營公號,歲月如流,但我心中的燈火,卻從未熄滅。人們總說,「公眾號早就沒紅利了」,但我始終相信,一個能讓你沉下心、積累內力的地方,就值得去深耕。十年,可以讓一座山平;十年,也足以將一個平凡人,鍛造成一顆靜靜發光的星。這份堅持...
親愛的朋友:有人問,2024年了,誰還在做公眾號?這話聽來像是嘆息,像是質疑,也像是一道懸在心頭的難題。但當我靜靜坐下來,望著手中筆與屏幕間流淌的字句,我只覺得,有些事,不因潮流更替而失其本質。做公眾號這件事,若能做得如水般堅韌,如山般寧靜,便不僅是媒介之選,更是一種心性的修行。做一件值得的事,從來不是問它流不流行,而是問它還有沒有價值。我記得自己最初寫公眾...
真正的爆款文章,是「天人合一」的表達——不只寫給讀者,更是寫給天地與自己的一封信。這幾年來,我一直靜靜觀察這個時代文字的潮汐。那些看似輕盈一擊、卻能穿透萬人之心的文章,從不只是技術的堆疊或標題的操弄,它們背後有一種更深層的覺知,一種能觸摸人心、照見生命本源的能力。於我而言,一篇真正的爆文,誕生於對人性的深度洞察,對天道的默然順應,以及對自己內心誠實無欺的書寫...
人生所有真实的起步,都是一场心的觉醒,而非技法的积累。公众号也如此。新手想从零开始,写出影响力,走出第一步,其实并非先学运营、工具、排版,而是从一份诚恳的意图开始——我愿意在这片虚空中,真实地说话。愿意借由这一方文字的窗,把我心里想讲的话,慢慢写出来,给一个也许未曾谋面的读者。公众号的起点,不是技巧,而是“我为什么而写”。很多人开始公众号的第一步,是找一张封...
寫作,於世人看來是技藝,於我而言,是通向內在真實的一條橋。當有人說「掌握寫作的人,到底有多爽」,我想了很久這句話的分量——它所指的,不只是得意時筆下風生水起的酣暢,也不只是職場晉升時無懈可擊的鋒芒,而是那一種,在生命任何轉角,都能靠心與語言抵達彼岸的從容。一個人是否真正掌握寫作,不在於文筆,而在於是否已學會與自己溝通。體制之內,一步三階的晉升,表面上看似榮光...
定位從來不是一件技術性的事情,而是一種心與世界對話的方式。當我第一次想做一個公眾號時,其實內心並不確定方向。我寫過書評,也寫過職場感悟;我關心創業,也喜歡慢生活。這樣的我,不是一無所長,而是樣樣通卻不知從何下筆。但後來我慢慢明白,定位不過是人生當下的一種投影,它不是關於「我能做什麼」,而是「我願意走哪條路,來成為我自己」。短期可實現的目標,是啟動一切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