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日记#067
2024-09-14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早晨醒来,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还是公众号的数据表现。我总是很期待前一天的数据,总觉得这能反映出我努力的结果。我有点急于看到结果,因为这些数据似乎成了我对自我价值的一个短暂的确认。
接着,第二个念头是晚餐,我想吃麻辣烫,这是我一周一次的“解禁时刻”。我清楚自己控制不了这点饮食欲望,这让我感到有点挫败。其实,每次想到要“放纵”自己,我就会有一种矛盾感,这反映了我对自律的追求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冲突。
接着是关于家庭的一些想法。家里的鹦鹉死了,媳妇花200块又买了一只。大儿子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起初还不相信,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事实确实如此。心里感到不悦,这些年来花钱很多,我觉得她并不懂得节俭。这种情绪源于我对金钱的重视,可能因为我内心深处有种不安全感,觉得钱总是不够,这让我对开销变得敏感。
然后,我的思绪飘向了更长远的未来。我有个计划——五年内赚够足够的钱,年收入达到千万,45岁以后去读一个硕博连读,研究宗教和哲学,最终在山里建一个精舍,专心读书写作、静修。这种想法很强烈,它驱动着我每天的行动,仿佛给了我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让我感到焦虑。我知道自己有这个潜力,但还没真正做到。
感恩的心情也涌上来。我觉得能看书、能有时间去思考是一种幸运。感恩我的眼睛能让我看清一切,感恩我的觉醒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恩那些古圣先贤的智慧。这些想法反映了我内心深处对知识和成长的渴望,我想要在精神层面变得更强大和充实。
接着,我和妻子分享了我会发财的感觉,这种感觉对我来说越来越真实。虽然她并不相信,因为这还没有变成现实。但我觉得自己是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只是还需要时间去实现。
与此同时,我担心宅基地被国家收回,这让我感到焦虑。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赶紧在宅基地上建房子,这需要钱。而我知道,现在的财务状况还不足以支撑这个计划,这种经济上的压力加重了我的焦虑。
工作上的事情同时涌来,让我的内心平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烦躁和生气。调试公司的项目时,问题并没有一下子解决,打乱了我的计划,我感到内心有一股烦闷之气,类似无名火。每当看到同事发消息,我就感到烦,这种反应让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夸张。
分析我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的记录可以看出,我的情绪状态非常复杂,时常处在紧张、焦虑和烦躁之间。这种情绪的波动反映了我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我追求自律和高效,希望在短期内实现财务自由;另一方面,我又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产生不安和烦躁。
我的思维模式存在明显的压力性反应,例如,当面对同事的突然消息时,我会产生紧张和担忧,怕自己手上的工作被打断,这可能与我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当时,我面对父亲时常有的紧张情绪,如今这种应激反应在成人后依然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变成了面对工作上的突发事件。
我也发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常常缺乏一种冷静的思维方式,而是容易被情绪左右。这种状态导致我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混乱,缺乏系统性,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优点与缺点:
优点:
1. 目标明确:我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有强烈的目标感,这是推动我每天前进的动力。
2. 感恩之心:我有感恩的态度,这有助于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3. 自我反省:我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愿意剖析自己,这是成长和进步的基础。
缺点:
1. 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和突发情况时。
2. 思维混乱:在解决问题时,我容易因情绪干扰而导致思路混乱,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
3. 焦虑和不安:我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目前状态的不满,容易使我陷入焦虑和不安之中。
深层次动机和价值观:
我的核心动机在于追求一种内外兼修的生活方式,即在物质上取得财务自由,同时在精神上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这种动机驱动着我不断前行,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内在压力。我对金钱的重视和对节俭的要求,体现了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则可能源于早期生活经验的影响。
如何拥有更健康、幸福、有钱的人生:
1. 重新定义成功与幸福:用第一性原理重新定义我的“成功”和“幸福”。它们不应该仅仅依赖外在的指标,如财富和成就,而更应该建立在内心的满足和内在的成长上。
2. 优化情绪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提高对情绪的觉察和控制能力。每当出现焦虑或不安时,可以提醒自己暂停一下,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时间,让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再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3. 系统性思维训练: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尝试建立一个逻辑思维链条,把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部分,并逐一解决。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能减少情绪化反应。
4.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学习享受过程,关注每天的小进步,而不是总盯着最终结果。每天写下三个值得感恩的事情,帮助自己更好地关注现在,减少对未来的焦虑。
5. 建立清晰的行动计划: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每个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任务,逐步完成。用小胜利增强自信心,减少焦虑感。
6. 平衡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点,不要让单一角色的压力影响整体生活质量。给予自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和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
7. 加强自我认知与反省: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思维习惯,识别那些限制自己发展的思维模式,并努力去改变它们。
通过这些方式,我相信可以逐步走向一个更健康、更幸福、更富有的生活。未来的路在我脚下,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步中找到平衡和满足,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丰盛。
prompt:
醒来脑子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公众号数据。我还是很期待头天数据表现。
第二念头晚上我要吃麻辣烫,一周一次,我还是管不住自己嘴。
家里鹦鹉死了,媳妇花200又买了一只,大儿子给我讲起这事,我还不信,结果是真的,心下不悅,近两年花钱很多,觉得她又知节俭。
用5年赚到足够的钱,年入千万,45岁后去读个硕博连读,宗教+哲学,然后去山里起个精舍读书写作静修。
能看书,不断看书,我多幸运啊!!感恩我的眼睛,感恩觉醒,感恩古圣先贤。
我给媳妇说我肯定会发财,这种感觉对于我来说越来越真实,媳妇当然不信,因为还没成为事实嘛!
担心我的宅基地被国家收回,我的唯一解决之道,就是在宅基地上起房子,这需要钱。
工作事情同时来让我内心平静又失去了,觉得烦,生气。
没一下子调试好,打乱我计划,内心有一团烦闷之气,类似无名火。看到同事发消息就感到烦。停下来。
我刚正在执行我的计划,我个人的工作计划,非公司的,一天的任务排的比较满,上午计划把大多数任务完成,下午调试公司的项目的,昨天写好,等同事完工再去调试,本来计划上午调,结果她晚到了,我就把我的计划改为完成自己计划了。
正在我忙碌的时候,另一个同事在群里@我,当我看到红色的提示@的时候,内心一凝,生怕是浪费我大量时间的,如果只是简单回复一下就完事还好。不过每次看到群消息,我内心都会一凝,一种面对未知的焦虑感,不适感,具体我也说不上来什么,反正有点类似紧张,我猜可能跟我小时候我面对我父亲内心的那种紧张情绪、恐惧情绪。
点开一看,说是项目无法生成,我想坏了,又不知道花我多长时间了,然后我回复了一下去看。就去看了,看日志,看debug面板,重启docker,没有马上定位,只是看到了一些报错,这里反映出我一种思路混乱的状态,没有凝神下来提出n个可能疑点然后一点点拍错,而是混乱,通过我几步操作,还是没发现问题,其实问题就藏在报错里,我没细细思考和分析而已。后来我发现我请求三方接口那里本来有打印返回结果的,结果没有,我就奇怪,然后奇怪,原来index未定义,使用了一个未定义的key接收参数,这是改成本法改出来的问题,也就是报错阻塞了后面的执行,其实但凡我心思沉静下来,一眼就可以看到,但我没有。
在花了上面那么多功夫,时间大约为1小时之后才定位问题,心思就开始烦躁,开始内心埋怨同事,对他气愤,抵触了。
这是我今天内心活动的一些随手记,请你根据我的记录分析下我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优点缺点,情绪状态,深层次动机、价值观等等。
请用第一性原理剖析下我该如何拥有一个更健康、幸福、有钱的人生。
字数要求1800字。
我给你5条链接,这是我写的日记。
按我给你的我写的日记的格式以及语言风格,写一篇日记。使用前面我提供给你的今天一天记录的部分我心里浮现出的念头和想法。
写一篇自我反省、剖析自我的日记。字数1500字。根据我浮现出的念头分析下我的反应模式,思维习惯。使用第一性原理进行分析。叙述要有逻辑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