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快的人,日子常常慢慢变坏。小时候,村口那条长凳上,坐着的都是嘴快的人——说人家娃偷吃桃子的,说村东头谁家媳妇眼神不正的,风一吹,这些话就飘到耳朵里。那时候我以为这很热闹,长大了才知道,那叫“祸从口出”。你以为是在杀时间,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挖坑。坑有大有小,小的让你丢个面子,大的能让你赔上前途。情商高的人,嘴是拴着的,话是选着说的,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心里比...
人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曹德旺的故事,乍一看是个商人的励志传记,但仔细琢磨,却像一场混搭的修行:一半是道场上的顿悟,一半是江湖里的过招。他用一辈子把“心”字拆开来做功课,修的不是佛珠上的檀香,而是泥泞路上的脚印。他没念过多少书,却用修心、恒心、善心、良心、雄心、正心、专心、决心、红心,硬生生拼出一座不倒的玻璃王国。更邪的是,他做事不爱走套路——捐百亿建大学,...
人要想活出滋味,得敢把自己推翻一次。有些人一辈子走得顺,像坐慢车看风景,窗外是花是草都好看;有些人一路翻车,爬起来满脸灰,才发现路不是照地图走的。王传君就是第二种,从小是“懂事孩子”,长大成了“关谷神奇”,三十岁前人设稳如老狗,三十岁后全砸了,连胡子都留得像长了刺。你说他作吧,他是真的作;你说他清醒吧,他又活得像开了天眼。人一旦敢把曾经的自己拆个稀巴烂,才有...
一味对别人好,最后会被当成草纸用完就丢。小时候,大人老教我们要懂事、要礼貌、要为别人着想,于是我们长成了一个个会点头、会赔笑、会让座的“乖孩子”。可长到三十多岁才发现,这套人设在社会上没那么吃香,甚至有点便宜——因为你越容易被说服,越不敢拒绝,越怕别人不高兴,别人就越敢骑你脖子上拉屎。你以为的体贴和善良,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好拿捏”“不计成本的免费资源”。你自...
钱存得再多,不会用、不懂防,迟早要眼睁睁看它化成水。年轻的时候,总有人信誓旦旦地拍着胸口说:“我只要拼四十年,攒够一大笔钱,就能过安稳晚年了。”这话听起来像是金钟罩铁布衫,但真到暮年,你会发现这玩意儿比纸糊的还脆。钱是死的,人是活的,病一来,灾一来,房租、药费、生活费一刀刀剁下去,能把几十年的积蓄削成渣。你以为自己是养老计划里的上游选手,结果转眼就滑成了下游...
人活得越来越顺,从来不是运气好,而是暗地里养了三种狠招。有些事啊,要从生活最普通的地方说起。你看,隔壁老王年轻时候跟你一个单位,工资差不多,脾气差不多,连喝的茶叶档次都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你还在挤地铁赶早高峰,老王已经在自己院子里晒太阳数红枣。人和人的差距,不是突然裂开的,是一点点攒出来的。细水长流这词,不光是用来谈恋爱的,它更是一个人混得越来越好的底色。可...
别把命赔在熬夜上,也别让日子输在缺钱上。人啊,活到一定年纪,总会被生活按着头,学会一些看似“俗套”却极有分量的道理。年轻时我们以为,活着就是要浪,要激情,要燃烧;可时间像个老江湖,会用一巴掌拍醒你——熬夜换不来诗和远方,穷更换不来体面与自由。你看那些深夜还在刷手机的,眼圈比烟灰还黑;你再看那些月底等工资到账的人,呼吸都小心翼翼。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这不是...
要想孩子不累垮,先得家长别自己先跑断了腿。过去啊,鸡娃是家长的精神鸦片,觉得只要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可这年头,鸡娃就像往漏水的桶里倒金子,费力、费钱,还不一定见效。你一边用鸡血喂娃,一边得提防社会冷不丁甩来一记闷棍,让你和孩子一起打个趔趄。以前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是因为那个时代大学少、岗位多,社会张着嘴等着人才。现在是大学多、岗位少,...
人到中年才发现,命运最大的坑是父母会老而你只有一双手。我以前觉得独生子女是上帝打翻调料罐时撒出来的“特别款”,调味浓烈——小时候是家里唯一的月亮,饭桌上的鸡腿永远向你碗里滚,作业晚交了也有人帮你编个光辉理由。可长大才发现,这月亮其实是个灯泡,亮的时候暖,坏的时候就黑到你手足无措。你看山东那个高先生,前面推父亲,后面拉母亲,一天两趟医院,像人肉纺车一样来回倒腾...
钱和权不是嫁来的,是抢来的。小时候看港剧,豪门女儿出场总伴着钢琴声和旋转楼梯,穿着华丽礼服,等着老爷子安排一场门当户对的婚姻,手里捧着香槟,眼神空空地笑。可这年头,这套桥段已经落伍了。你看李嘉诚的孙女李思德,隐姓埋名二十年,读完名校回来,不是为了找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哥,而是直接进家族企业,手握几十亿项目的话语权。有人酸:“哎呀,生下来就赢了。”可你细想,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