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凌晨三点,罗永浩还在直播间。眼睛红得像刚被风刮过,嘴角挂着一抹疲惫的笑。他刚卖完一批耳机,后台结算数字蹦出三万单。他笑着对镜头说:“你们放心,我会还完的。” 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那句老话——莫笑中年败,莫欺少年穷。这个时代,笑话一个人太容易了。尤其是笑一个失败的中年人。微博一句调侃,视频一个剪辑,就能把一个人从英雄变成段子。可罗永浩不一样。被债压身,欠三...
那天的新闻我看了三遍,仍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年轻女孩坐在机舱里,笑得像是刚中了一次头奖。她的标题写着:“谢谢机长,圆了我的梦想。”镜头里,阳光从舷窗洒进驾驶舱,机长坐在旁边,眼神温和,背景却是一片云海。问题是——那架飞机还在飞。这一幕,就像一把钝刀,慢慢切割着公众对“职业”两个字的理解。桂林航空通报确认,照片属实。那名机长被终身停飞。网友说,这不过是一场“拍照...
那天我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姑娘趴在扶手边睡着了。 她穿着黑色的工装裤,胸前的工牌上写着“仓储质检员”。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是工资条:4018元。备注栏那一行格外刺眼——“无休班,绩效未达标”。她的头一点一点地撞上扶手,却依然没醒。旁边的男人叹了口气:“这班啊,不是人上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一句话: “工资越低的人,越在替世界运转。”是的,月薪4000,每天工...
那天的风有点冷,像是秋天的刀。凌晨一点,果农老郑还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照着他布满老茧的手。他盯着后台数字跳动,起初以为是奇迹——店铺平时一天也卖不出二十单,这一晚竟然涌进了几千个订单。订单总额一路飙到七百万,他心跳得像要冲出胸口,嘴里嘀咕着,“发财了,发财了。”妻子从卧室探出头,问他:“是不是上热门了?”他点点头,笑得像个孩子。只是他还不知道,那些数字并不是...
凌晨两点,风在玻璃窗外刮得乱响。北京的夜总是这样,有一点倦怠的冷意,也有不甘心的灯光。新闻推送闪了一下:罗永浩被限制高消费。再往下滑,江佩珍、王思聪——三个名字并排出现在热搜上,像是命运突然要对比三种结局。屏幕那头,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叹一句“果然,成败一念之间”。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突然有点恍惚:他们这几个人,真的失败了吗?还是只是走到了“理想和现实的交...
凌晨四点的香港,天色还没亮,湾仔码头的风带着海腥味,掠过灯火半暗的楼宇。一个穿着黑T恤的男人坐在出租车后座,盯着窗外闪烁的霓虹,手机屏幕亮着:“剪辑完成,今天交片。”他点了点头,闭上眼,呼出一口气。这一刻,离他拍完《少年的你》正式上映,还有九天。也就是那天之后,他的名字被重新定义——曾志伟的儿子,变成了导演曾国祥。命运有时候像胶片,暗格里藏着光。你以为他不过...
那一年,薇娅还不是“淘宝第一主播”。那一年,她在广州的出租屋里,哭得眼睛通红。桌上摊着三张房产证,一张一张签字转让。她对老公说:“卖吧,亏就亏吧。”他没吭声,只点了根烟。那一夜,他们卖了三套房,只为了撑起一家濒临破产的网店。那时候没人知道,那个被亏损逼到绝境的女人,会在几年后,用一支口红、一个镜头、一句“链接来了”,撬动整个电商江湖。她叫薇娅。有人说她是运气...
凌晨两点,长沙街头的便利店门口,灯亮得刺眼。一个外卖小哥脱下手套,盯着手机屏幕发呆——他刚在淘宝上“剁手”了两千块。外卖箱里还剩半杯奶茶,他喝了一口,苦得很。他说:“我知道那东西没用,但点‘付款’那一刻,像喘了口气。”这句话后来被我记在笔记本上,因为那是我见过最赤裸的现代孤独。每年“双11”,我们都说自己是消费者,可仔细想想,那一夜我们更像被编程的机器。凌晨...
凌晨五点,在东京街头一家24小时便利店门口,霓虹灯下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刚泡好的咖啡,深吸了一口气,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昨天我写了两千字,稿子被退了。』外面人潮如流,他却静止在那一刻。你有没有那么一份事业,像这杯咖啡一样——看似日常,却让你觉得自己几乎要放弃。我认识一个人,叫李然。他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平日里做文档、开会、回复邮件,生活轨迹平稳得像自动驾...
凌晨四点,长沙的仓库灯还亮着。牛肉哥靠在塑料椅上,双手撑着膝盖,呼出的气在冷空气里化成一团雾。后台的数据还在跳,订单数字一路狂奔。他笑着对助理说:“看见没?有人骂我,有人买我。”这话听起来像玩笑,实际上是他的生意哲学。营销的本质,是冲突。他身上带着典型的中国式创业气味——不高贵、不浪漫,却极真。有人说他野蛮、说他哗众取宠、说他在消费情绪,可每一次风波过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