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① 關係之所以能長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能接得住彼此的心」的那份默契與持守。我常想,世間真正的親密,不過是「我願說,你願聽;我願聽,你也願說」。在這樣的關係裡,分享成為了愛的語言,而回應,則是愛的回聲。曾看見一段影片,女生一條條地發著訊息,男生卻許久未回。原以為這是熟悉的冷漠套路,誰知下一秒,男生下班後逐條回覆了所有內容,不敷衍、不推脫,每一條...
親愛的朋友:①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從來不在於沒有懷疑,而是學會與懷疑共處。
很多人以為,自信是一種無懼,是一種無敵的感覺,好像只要夠強就能不懷疑自己。然而,在我靜靜地看著那些世界頂尖運動員的分享時,我反而看見:懷疑,從不缺席。他們也會在比賽前想「我能做到嗎」、在低潮期想「我是不是不行了」。自信不是不懷疑,而是在懷疑中,仍願意相信那份微光,仍願意走下一步。真...
親愛的朋友:① 上班不該是自我消耗的地方,而是自我雕琢的所在。當我們將一份工作視為「被剝削的工具」,那麼每一個早晨都是煎熬,每一件任務都像懲罰。但若換個角度:把這裡當成磨刀石,把資源當成養分,心境便會悄悄轉化。周鴻禕說,打工是用老闆的錢給自己交學費。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對成長的深刻領悟。當王來春在富士康默默磨礪十年,終於創立自己的公司時,我想,她心中早已明白...
親愛的朋友:① 孩子從來都不缺訓斥,缺的只是一個願意耐心聽他說完的「爸媽」。這世間多的是被語言傷過的孩子。他們穿了喜歡的衣服,被父親譏為「像夜市小姐」;他們成績不如意,被責問「是不是該去賣了」;他們無數次想討個理解,卻只能聽見「你怎麼總不從自身找原因」。那些他們說不出口的痛,最終都流到了網路,寄託在一對中年夫婦的短視頻留言區裡。他們不是真的父母,卻比真實的父...
親愛的朋友:① 成功的外表之下,其實是一步一驚心的微光前行。世人常看到成績,看我創業七年,年年過千萬營收,沒有失敗過的項目,每一次推出新產品都超出預期,便以為這是一條鋪著掌聲與幸運的坦途。但若他們能坐下來靜靜聽我說話,也許會驚訝:這一路,我的腳從未放鬆,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不是怕失敗,而是敬畏——敬畏市場,敬畏信任,更敬畏那稍縱即逝的「做得好」三字。② 長期的...
親愛的朋友:① 人心的破碎,常悄無聲息地發生在光亮之後的陰影裡。我常想,孩子心中那一道「裂縫」究竟是何時出現的。明明她曾那麼陽光開朗,曾被老師讚許是「向滿分衝刺的學生代表」,也曾在升學競爭最激烈的地帶中穩步前行。可人生,從不僅僅是成績的曲線圖。當她第一次坐在人行道邊哭著說「媽媽我讓你失望了」時,我才意識到,一場無形的風暴早已席捲她的心靈。孩子的報喜不報憂,不...
親愛的朋友:① 賺不到大錢,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舊有的三觀未曾鬆動。在疲憊的現實裡,我們常常將賺錢歸因於技巧、機遇或人脈。可真正的大錢,不落在勤奮的手上,而落在通透的心上。那顆能看穿世界本質、能放下自我中心、能在利他中找到利己的心,才是財富真正的磁場。我見過太多人,用盡心力與時間,想靠一點點人情、一張張名片、甚至一場場無果的飯局改變命運。他們焦躁地尋找貴人...
親愛的朋友:① 若說八〇後是最「悲催」的一代,並非他們自身無能,而是所處時代既不新生,也未成熟。我常常想起那句話:「一粒時代的灰,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八〇後出生在改革初成、秩序未立的夾縫中。他們既沒能趕上舊體制下的福利分配,也來不及乘上市場紅利最初的快車。起步時,前路剛被開墾,尚未成型;等稍有積蓄,門票已翻倍,機會已有限。這種命運的錯位,不是命中注定...
親愛的朋友:① 《毛選》之所以能成為人生轉折的答案,不是因為它記錄了歷史,而是因為它洞察了人心與世界的運行法則。初讀《毛選》,多數人感受到的是理論與戰略的鋒芒,然而當我靜下心再讀,才意識到,那不只是治國之策,更是一部寫給普通人的心靈之書。它不談情緒,卻教我如何安頓焦慮;它不談夢想,卻讓我明白方向從何而來。原來,許多人生中最困頓的時刻,不是缺少資源,而是缺少理...
親愛的朋友:① 當我們覺得「做什麼都沒勁」,可能不是抑鬱,而是習慣了壓抑內在的快樂。有時,疲憊並不是來自身體,而是一種無聲的麻木。就像走在街上忽然想進書店,卻對自己說「算了」;就像在追劇時明明笑出聲來,卻在深夜感到羞愧。我發現這種情緒不是孤立的。它像一張舊網,從小就罩在我們身上——我們學會了壓抑需求,壓抑欲望,甚至壓抑那一點點純粹的快樂。這種「自我壓縮」的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