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廢興,起於一念,藏於一視,毀於一瞬間無意識的選擇。夜深時分,我獨坐燈下,思緒如水。窗外的城市依舊亮如白晝,無數手機螢幕在光與影之間閃爍,映照著一張張沉默的臉。人們刷著短視頻,看著刺激片段,笑聲未歇,下一則早已播放。三十秒、十秒、五秒……注意力在碎片之中四處漂流,而心神卻悄無聲息地流失。我時常問自己:這樣的觀看,究竟是在選擇娛樂,還是在接受塑造?我們以為自...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不一定始於言語,也不一定經過時空,有時只是一頁舊書,一行筆跡,就足以令心靈微震。那日傍晚原是去買菜的平常時分,卻不知為何,腳步錯開了熟悉的街口,走向一條未常經行的小路。像是命運悄然側身,將我領進了另一扇門。三輪車旁斑駁陳舊的書堆,不曾呼喚,卻默默等待。紅色封面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在一片沉靜中自有光芒,仿佛是誰輕輕地點了我的心。我並不擅...
真正稀有的,不是才能,而是能將人生玩出真意的心境。年少時曾問過人:「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回答者遲疑了許久,只說出「溫柔、善良」。當時我並不訝異,因為自己也說不上來。所謂性格、所謂志趣、所謂「我」,全如杯中白水,無色無味,漂浮在生活的流程之中。後來才懂,這樣的自己,並非無知,而是被訓練得太懂規則,太習慣努力,只知向外追趕,不知向內耕耘。會玩,不是逃避現實,而是...
人生最难的不是迎合环境,而是在被塞穿的澜漫中,志在其中而心不在中。我经常反思一件事,4G、5G、高级人工智能、智能端系统、数字经济……这一切持续亮相的技术易为人手之使,却难保有多少人在被技术使。它们不是让我们更有完全性,而是更有借口:借着读书型应用,不真读书;借着AI写作,不再思考;借着热门输入模式,不再看看自己想不想。究竟,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我只是在...
大腦的潛力,本無窮盡,唯需回歸內心之靜,知行合一,方可自然開展。人身難得,大腦尤奇。它既是天地之靈明所寄,也是性命之根本所依。萬象紛繁,念念如潮,我們常問: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更清明?如何在知識之海中不迷失方向?但我更願意靜下來問一句:這個大腦,本自具足,何以時而沉滯?何以偶有明悟?這些答案,並不藏於技巧中,而在於一種對生命內在運作的體察與覺知。音樂,是通往心智...
真正旺自己的頂級心態,只是一種覺醒——允許自己「只是人」,而非理想的機器。我坐在黃昏裡,看著窗外微微搖曳的樹影,內心忽然浮起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當一個人已經盡了全力,卻仍然會被世界斷言為「不夠好」?是誰畫下了那條無形的線,讓我們每走一步都懷疑自己不夠合格?近來所見所思,皆在這部電影《好東西》中得到了靜靜的回應。它說的不是什麼壯烈故事,只是三個女子在世間奔波、...
外在所見,無非是內在的流露,是心之所現、性之所藏。我常靜坐思量:一個人未語,未動,只站在那裡,便已傳達了許多。他穿什麼衣,走路如何,舉手投足間的細節,甚至他喝水的節奏,握手的角度——這些看似瑣碎的「表面」,其實都在說話。這種無聲之語,往往比言語更誠實,比宣言更久遠。就如落葉之旋,風雖無聲,但方向自明。表面不只是裝飾,而是本質的影子。我年輕時曾輕看形式,以為行...
人心若不自覺,便會被馴化於看不見的手裡。那日夜深,我靜坐書桌前,看完了赫拉利與張靜初的那場對談。原以為只是知識分子的例行辯論,沒想到話語落地之處,竟如霜重風烈,直擊人心。赫拉利說,AI正在製造一個「慢不下來」的世界。我聽見這句時,心頭忽然浮出兩個字:「真相」。這不是預言,而是正在進行的現實。我們手中拿著手機,眼裡盯著屏幕,以為自己在選擇,其實不過是被選擇了觀...
人間百年,風雨無常,若執著於掌控,便如以手撐天,終究徒勞。這些年來,我常常靜坐黃昏之際,讓思緒如落日餘暉在心湖泛起波紋。心中有一個念頭逐漸清晰:真正的活法,不是馳騁萬里、逆天改命,而是默默地,一寸一寸地,接受這世間的一切來臨——哪怕它來得突如其來,哪怕它帶來的是痛。人生的本質,是無常的。這不是一種宿命的悲觀,而是一種內在的如實看見。世事如流雲,變幻不居。我記...
心有所定,情緒自無所生。我常想,人之情緒如風,一會兒來,一會兒走。風若拂葉而過,不留痕跡,那還不妨;但多數時候,風起則心亂,便把一日之安穩擾得支離破碎。於是我便問自己:這些風,是外界之風,還是內心之風?答案總是清晰——風本無形,是我給了它形。那日午後,盛暑無風。我坐在路邊等人,時間過了一個又一個刻,對方仍未現身。身邊的陽光越來越重,汗水順著背流下來,心中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