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当眼界大于野心,野心会成为成长最大的动力。当野心大于眼界,野心就成了最大的阻碍。

有的人,一步步走着,不疾不徐,踏实生根;有的人,却步履急切,心火炽烈,却频频折返。不是他不想前行,而是他内心燃烧的野心,远远跑在了他的眼界前面。他想得太多,走得太快,却看得太少,悟得太浅,终究在一地鸡毛中精疲力竭。修行之人常说,志当高远,但这“高远”并非一味地仰望虚空,而是要脚下有土,眼中有路,心中有光。志若离了眼界的引导,便是狂风中的纸鸢,不知何时折翼,不...

很多人都说自己难得糊涂,真的难得吗?你可能是天天糊涂,难得清醒啊。

在很多人的言谈里,总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今天难得糊涂”,仿佛这是一种优雅的姿态,是对尘世复杂的一种放下。可若你能放慢脚步,倒头自问,却可能发现:真正难得的,并不是偶尔糊涂,而是持续清醒。你或许不是“难得糊涂”,而是长年累月、习惯性地活在糊里糊涂之中,从未真正清醒过罢了。清醒不是高不可攀的理想境界,也不是一刹那的顿悟。它更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觉知练习,是在日日里...

市场是不确定的,但对市场的认知是可以确定的。

市场的风,四季不同。时而热烈,时而阴霾;有时吹来的是机遇的火焰,有时却带来冰冷的试炼。若你只是仰望市场的波动,等待它温柔或仁慈的那一刻,那么你迟早会感到疲惫,因为市场从来不以人的情绪为准绳,不以个人的欲望为方向。市场就是天地之间无常的一部分,正如云卷云舒,正如日升月落。我们无法预知哪一日阳光会洒满整个山谷,也无法控制哪一夜风雨会突然而至。但我们能做的,是在这...

取悦自己,不如悦纳自己。

在某些沉默的黄昏里,我常望着一树晚霞,想起自己年轻时那么努力地“取悦自己”。那时候,我以为多买几件衣服、多吃几顿好饭、多拍几张好看的照片,就能抵御内心的荒芜和不安。我告诉自己:“我要对自己好一点。”于是就开始消费、开始追求、开始安排一个又一个计划,只为让自己看起来“不再难过”,或“活得丰盛”。可心底的空,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浮现,就像你撑起一个华丽的帐篷,却始终...

万一沟通没有效果,换同理心试试。

在这人间走久了,才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止是言语传达的困难。你一句,我一句,以为已经沟通了,可心却还是不通。你说得很清楚,他却听得模糊;你表达得努力,他却像在防守。于是我们一边想靠近,一边又觉得心累;一边说“沟通无效”,一边又忍不住重复旧话。直到有一天,你终于停下来,不再急着去说,而是试着安静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看他是怎么皱眉,是怎么呼吸,是怎么在沉默里...

多数穷人之所以穷,是并不相信大道至简。他们自认为穷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学到更深更复杂的知识。

在浮世红尘中行走,人们常常误以为人生的解答藏在更深更远的地方,仿佛只有学会那些最复杂的知识、掌握那些最艰深的技巧,才能脱离贫困,走向丰盛。然而,身为一个修行者,我见过的道,却总是相反。真正能改变命运的道,往往简单得让人不愿相信。因为越是平实,越是不起眼,人们越觉得它“不会这么简单”。于是许多人苦苦追寻复杂,以为贫穷的本质,是自己学得还不够多、懂得还不够深;却...

穷人埋头苦干,富人善于借力。利用杠杆,增加努力的效果,更快产出成果。

在修行之外的俗世之中,我常常见到这样一种景象:有人每日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却始终徘徊在原地;也有人似乎不那么辛苦,却成果颇丰,步步高升。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命运使然,或许是福报不同,也可能是各有天赋。后来细细观察,才慢慢体会出其中的微妙道理。那不是努力的差异,而是方向的差异;不是勤劳不够,而是杠杆未用。穷人埋头苦干,这是许多人天然的思维逻辑。从小我们便被教导“...

做越具体的事,就越可能帮助你从眼前的焦虑和困顿中摆脱出来。  

有些日子特别沉重,你起得早,却没有清醒的感觉。眼前的天是亮的,心里却像罩着一层阴霾。一想到未来,心就乱;一想到现在,心又沉。焦虑就像屋子里看不见的水汽,无声地漫上来,裹住你的呼吸,裹住你的动作,让你什么也做不下去,只想躲避,只想拖延,只想幻想能不能有什么“灵光一闪”,替你解决这一切。但灵光从不为迷茫的人常驻,只有脚下的路,才是你真正的依靠。而走出这雾气的法门...

人生在于经营。经营的意思是有步骤,有策略,有路径地实现每一个想法。

有时我会在清晨醒来,望着一室的宁静,想起一句平实又深刻的话:人生在于经营。不是奔忙的劳作,也不是一味的规划,而是心中有灯,脚下有路,手中有度,心里有章。这种经营,既是生活的细致安排,也是心性的沉稳调度。它不是一时的激情或幻想,而是把每一个想法,都安安稳稳地落在地上,一步一步,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人常说梦想要大,其实梦想之所以遥远,常常并非因为它本身难,...

觉得别人骄傲,多半是自己的自卑在作怪

有一日,我静坐窗前,望见黄叶从树梢滑落,心中忽起一念:世间很多误解,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投影罢了。当我们觉得某人骄傲,不妨先问一问自己:那真的是骄傲吗?还是只是别人平静表达自己的事实,而我们习惯性地把自己放低了位置?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那所谓的“他太骄傲”,其实是自己内在自卑的折射,是一种“我不如人”的惯性回音。在日常相处中,我们常常敏感于他人的态度,尤其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