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

走过的路不会完全照亮下一段路。我见过不少人,在一件事情上取得了漂亮的成绩,就像攀上一座山顶,以为往后的山峰都能用同样的脚法踩过去。可现实很快告诉他们,新山有新路,新路有新险,过去的经验虽然是宝贵的,但若拿它当成唯一的地图,很可能会把自己带进死胡同。成功的滋味是甜的,可甜到心里,就容易让人误以为甜是永恒的味道。其实,它只是那一程的馈赠,不是下一程的保证。成功有...

任正非:工程领域要精益求精,这不叫内卷,内卷是发生在不该精益求精的地方。

凡事做到最好是修行,乱用力气才是浪费生命。在山间静坐的日子里,我常想到“精益求精”与“内卷”的差别。二者在外形上有时很像,都有人拼尽全力去追求某种极致;但在本质上,一个是向上的螺旋,一个是原地打转的圈。工程领域的精益求精,像是打井取水,从浅口一尺尺向下,直到清泉涌出,不仅解渴,还滋养四方;而内卷则像是在干涸的地面反复刨土,挖得再深也没有水,徒耗了力气,尘土却...

任正非: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一潭死水最怕风平浪静,活水反而要有冲撞才清。我曾看过一条溪流,初春时雪水融化,山石阻拦,水与石撞击出白沫与声响。有人说这样的水急,容易冲坏河岸;可到了夏末,溪水缓慢无波,岸边渐渐生出青苔,水底也开始积下沉淀。那一刻我明白,静固然有它的安详,却也藏着衰败的种子;动虽有冲击,却能让水保持清澈与生命力。一个组织、一个文化,也有这样的规律。华为的文化被比作一条单基因...

任正非:科学只能被发现,技术是创新,工程是精益求精的领域。

世间的真理原本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在修行的路上,我常想到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微妙关系。科学像是山中清泉,你不去寻,它就静静流淌在幽谷里;你去寻,它依旧在那里,从不因为你的到来而改变,只是你的眼睛第一次看见了它的清澈。技术则不同,它像是工匠手里的刀,刀本来只是铁,但经过淬炼、打磨、设计,就能雕刻木石,创造新形,赋予铁以锋利的灵魂。工程又是另一番景象,...

任正非:我们在非洲的口号是“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

有胆有志的人,常常要去远方闯一闯。我记得第一次听到“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这句话时,是在一次饭局上,一个在非洲多年的朋友笑着说的。席间的人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以为这是玩笑。但他放下酒杯,神情认真地解释:非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舞台,机会很多,风险也多。去那儿的人,不仅能碰到别处难得的机缘,还会在艰难中锤炼自己的能力与心志。升官发财,是吸引人注意的说法;...

任正非:不懂业务叫会计,懂得业务叫财经。

光会算账的是管账本的人,会用账本做事的是掌方向的人。许多人一提到财务,就想到账本、凭证、报表,想到那些日复一日、精打细算的数字核对工作。的确,这些是会计的本分,是守护企业秩序与合规的根基。但若一个人止步于此,就如同站在山脚,只看见脚下的石子,而不见远方的山峰。会计看见的是数字,财经看见的是数字背后的世界;会计能记账,财经能用账引路。会计是“算”,财经是“谋”...

任正非:以规则保障生态,以机制守护规则,以监督维护公正,共建良性健康秩序。

没有规则的地方,最终会乱成一团麻。我曾在一条老街上看过两个市场。一个市场,商贩的摊位随意摆,行人要侧着身才能挤过去,吆喝声此起彼伏,价格随心开,偶有小偷在混乱中伸手;另一个市场,摊位按行排列,价签清晰,秤放在顾客看得见的地方,巡逻员定时经过。两边同样是卖菜,但气氛截然不同。第一处,顾客买完就走,很少停留;第二处,买菜的同时还愿意多逛几圈,因为心里踏实。这让我...

任正非:没有淘汰就没有战斗力。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人类社会里,任何有生命力的群体,都需要竞争与汰换来维持活力。没有淘汰,就没有真正的进步;没有竞争,所谓的战斗力只是一种幻觉。你看大自然中,溪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不断的流动与冲刷;森林之所以常青,是因为老木枯枝会倒下,让新芽破土向阳。倘若没有这份生生不息的更替,就算一时繁盛,也终会陷入沉闷与腐败。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甚至一个人,若在成长...

任正非:洞察力来自哪儿?一是来自于自己丰富的亲身实践;二是来自于深厚的理论素养。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心看见的才叫洞察。我记得年轻时做事,总以为只要眼尖、手快,就能把事情看透。可一次在乡下帮朋友种稻子,我才明白自己错得多么彻底。田里有水有泥,秧苗看上去都差不多,我随意插下一排,心想活着就好。朋友走过来,摇摇头,把我的秧苗全拔了重插,说:“不分壮苗弱苗,不看水势风向,你插得快也白搭。”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洞察,不是靠看几眼得来的,而...

任正非:变革的思路是先易后难,对成熟的、有把握的地方先改。

想搬山,先从能搬的石头开始。在变革这条路上,最大的陷阱,不是走得慢,而是起手太难,把自己吓退。世上许多失败的改革,并不是方向错了,而是因为一上来就啃最硬的骨头,让团队在一连串挫败中耗尽了信心。就像一个人在修行,若初学就想破尽生死关,往往走火入魔;唯有先从持戒、修心、调息这些看似平常的功课做起,才可能慢慢聚力成就更大的突破。变革也是如此——先易后难,先在那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