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大有卦:九四:匪其彭,无咎

问:九四:匪其彭,无咎。象传: 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阳爻处阴位,不得中,是天子近臣,位高权重。但是既不得位又不得中,很湿难受。上有天子应,能承天子,但下无应援,一个战战兢兢之位啊。爻辞说匪其彭。匪是非的意思。但彭是什么呢?彭祖,彭我第一反应是姓氏,还有什么意思呢?澎湃中间也有澎,我试着从这个字去意会一下彭的意思?应该是鼓起,或者隆起的意思,水流鼓起、隆起...

大有卦: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问: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传: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阳爻处阳位,位正,但不得中。一个刚健之人在需要奋发的位置上,很好,得位,但是不得中,心中不稳,离天道、本心有点远,容易躁动或者退缩,都不行,他必须能知道什么时间什么空间该干什么,但他有这个毛病。而且他处于内卦最外爻,一个承上启下,需要承当的位置,很重要,中流砥柱。但是他上下无应,比较孤单。公用享...

大有卦: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传: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问: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传: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阳爻居阴位,得中。一个刚健之品格人处在一个顺承纳的位置上,不过德行得中,心有天地道心,他会安于此位,因为他懂天地大道,知道自己所处位次,因此会安之若素。他上有应,前后无应,远应相交,大有奔头。大车以载,什么是大车呢?难道是初爻跟九三,他是得中之位,被拥护,被信任,所以有此大车以载之...

大有卦: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问: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象传:大有初九,无交害也。阳爻处阳位,不得中。是一个奋进的爻象,但是容易躁进,德行不中,道心偏离。而且他上无应援,比较孤单。什么是无交害?交,交通,交集,交流,交作业,总之是发生互动关系。无交,那就是没有互动关系,也确实如此,他上无应援,孤单之象,从哪里来的交呢?再引申一下,交不仅是跟外部交,还有跟系统交,跟天地交,跟自己交...

大有:元亨

问:大有:元亨。彖传: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象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火天大有,上面为火,外卦为火,尊位为火,是文明的意思,结构之美,内心明澈,内卦为乾,刚健之象。内刚健、外文明,什么象?君子之象。内刚健、外文明,一个国家富足繁荣昌盛之象,一个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为天地大道为...

当你感到别扭卡住时,易经说:这就是“吝”的信号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传》曰:“同人于宗,吝道也。”这个“吝”字,看似轻巧,其实非常沉重。在《易经》六十四卦的爻辞里,它并不少见,却总让人觉得模糊。它不像“吉”“凶”那样清晰,也不如“无咎”那般安稳,它悬在那里,像是一个预警,像是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前面可能有坑,小心走。”先从你提到的字形来看,“吝”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文”,下面一个“口”。如果理解...

守得住心里那条线,才撑得起一群人的远方

“利君子贞”这句话,在整个同人卦的卦辞中是一个收束、也是一个定调。经过“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那样一幅开阔壮丽的图景之后,它没有顺势给出宏大结论,反倒收回到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落点:“君子贞”。这个“贞”字,表面看只是中正之意,往里去却是天地之间最细微也最深远的一笔。贞,是《易经》中极其核心的关键词之一。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品质,而是一种在动态中坚持不动、在纷扰中...

真正的同路人,是心里有同一个远方的人

问:理解同人卦。同,大同,相同,同学,同志,同侪,同畴,同乡。族群即为同,易经中的同人感觉更接近同志,志趣相投,有共同的志向去做事。这代表了大千世界的一种象,大家齐心协力,同气相求,志趣相投,合力而为,想去奔一个伟大的虔诚,比如革命先辈们眼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阿里巴巴18罗汉创业之初的改变世界的冲动,马斯克冲向火星的宏愿。我还看到了一群马准备出发万马奔腾的象。...

同人卦: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问: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传: 同人于郊,志未得也。阳爻居阴位,不得中。有冲劲、刚健之力,但是得位为顺承纳包,且他心思浮动,心中难保中庸,离开道心、本心。于是给了个断辞为:同人于郊。不在中心了,到郊外去了。已经不在核心了。从高位退到边缘地带去了,这正是整卦之大势让他退到郊外,或者叫退居二线了。这种状态是无悔的,就是如此,没什么可遗憾的。上九他下面没有应爻,...

同人卦: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问: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传: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阳爻处阳位,得中正。非常好的卦象。请问下同人卦的卦主到底是九五还是六二呢?我有点分不清楚了。从得位中正以及位次上我感觉是九五。但是六二在整个同人卦中独一份,一个柔爻,阴爻,按说他的分量应该是举足轻重的。他跟六二是相应的,内外相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为啥啊!同人到这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