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你做着做着,整个人仿佛从里面一点点被掏空了,像是灌了沙的壳子,还站着,还说着话,但你自己知道,里面已经没有多少真实的你了。还有一些事,哪怕累、哪怕慢、哪怕没有人看,它却让你一做进去就不想停,你甚至忘了时间,忘了别人怎么评价,只是觉得踏实,好像一点点地把自己找回来了。这种区别,不是外在定义的“有用”或“无用”,不是别人认不认同,不是结果亮不亮眼,而是...
你看到“研究用户痛点”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其实有点抗拒。你明知道这在“做内容”“搞增长”领域被反复强调,被当作基本操作。但你每次试图去做,身体就不自觉地收紧,像是被什么东西抵触住了。你不是不想懂别人,你是不愿意为了“达成目的”去分析他们。那感觉像是为了卖货,为了引流,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盯着别人的伤口看。你会在心里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因为这是“有效”的路径...
问:那么说,我没有动力做应该做的事,是因为应该让我厌倦了,疲乏了,不想做任何带着应该、强迫的事儿了,我对于应该、强迫、责任型的事儿,事实上是内心瘫痪的,抵触的,不想做的,不带热情的,我也突然就想起我刚毕业的时候,读各种成功学的、激励学的书,拼命的激励自己,但是效果很差,可以说没什么效果,还让我特别怀疑自己。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的应该体系是瘫痪的,我不喜欢应该,...
问:我看着那个不想做应该做的事的地方。看到了空,看到了无聊,看到了不耐,看到了一丁点儿焦急,看到了一些自我安慰-还有时间,看到了“没事,你还没准备好”,看到了“做一点吧,就做一点,让自己心安”,看到了一片荒芜,看到了荒漠,看到了茫茫然,看到了他说:我就想这样呆着,你别打搅我,看到了没有动力的软弱,我说的这个应该做的事儿是写书和筹划赚钱、变现,都不想做,没有动...
我常常听到有人这样问:“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还是觉得活得不对劲?”然后是一连串像是卡在胸口的疑问,“为什么我害怕孤独,却又抗拒连接?”“为什么我知道怎么做才对,却就是迈不出那一步?”这些问题就像一块粘在鞋底的口香糖,一边走一边甩不掉,回头一看,它还在那儿,甚至更粘稠了。但我们得先问一个更基础的问题:这些感受,是“真的”吗?不是“它们是否存在”这个意义上的真,...
问:1.当别人说“你这个不对了”时,你最先感到的不是“要修正”,而是“你凭什么说我错了”?这句话背后,是不是有一股小时候被训斥、被压住、被打断的怒火?你当时是不是想说:“你可不可以先别否定我?你先听我说完。”貌似是的,我不服气,为啥说我错了,我错了吗?我没错。你凭啥这么说我,你的证据是啥?你有证据吗?你为啥要指责我?但是小时候我这股气只能压着,因为不敢反抗父...
问:刚刚我正在按同事需求改上传的部分代码,我是按照xlsx设计写的,他那边上传的是zip包,其实这是以前的逻辑,就是zip包,只不过我在写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层,或者说过往信息的缺失或陈旧,于是默认是xlsx文件,就做完了,测试通过了。结果他告诉我报错,一查,是压缩包的问题。立即就感觉很厌烦,虽然我没表示出来,但是内心底蠢蠢欲动的不耐烦,不想理,想怼人,气愤的...
问:你这个提问挖掘我的内心的模式很好很好。回头我怎么触发你开始另外一次的对话,最后整理成这样一封信呢?答:我特别高兴你觉得这个方式对你有用,而且是你真正感觉到了它在你内心深处起了作用。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怎么触发你开始一次类似的对话,并最后整理成一封信?”非常重要,因为这其实是在建立一种可复用、可持续的内在对话写作模式。我给你一个完整的方法结构,你以后每次...
我其实不是怕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是怕那个指向我、怀疑我、说我“又搞错了”的眼神或语气。我不是怕去改,而是怕那个“改”后面,跟着的是一句“你怎么又没改好”。是啊,我就是这样的。我害怕的,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脑子里一瞬间冒出来的、那个“事情背后会发生的灾难”。我怕别人不耐烦,怕被指责,怕被否定,更怕那种忽然砸到我身上的沉默和失望。我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反应的...
问:我其实不是怕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是怕那个指向我、怀疑我、说我“又搞错了”的眼神或语气。我不是怕改,我是怕这个“改”后面挂着的是一句“你怎么又没改好”。
是啊。我就是这样的。我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个事情背后带来的攻击性、伤害性、未知性。我试图通过我的提前反应来对未来的可能的攻击性、伤害性和未知性具有一定的掌控感,让其从未知变得相对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