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任正非:后备干部管理是先选拔后培养。

好苗子要先认出来,再去精心养大。我常想,选人这件事,像农夫下田。播种前,他要先挑选种子,不能把石子当作谷粒,也不能把病籽混进田里。挑好了,才会有后面的耕耘与收成。后备干部管理的智慧正是如此——不是先随意拉一批人来教,而是先辨得出谁的根性、志向、品格适合走这条路,再投入心力去培养。若颠倒了次序,就像在沙地上种稻,不管灌多少水、施多少肥,都难见好收成。修行也是同...

任正非:领袖也是从小事成长起来的。

大树的年轮也是从细小的纹路开始长的。我见过许多人谈到“领袖”时,眼里闪着仰慕的光,仿佛那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位置,是天生注定的身份。然而我行走多年,发现真正的领袖并非从高处直接落下,而是在低处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他们起初只是普通人,做的是日常的小事,替人多端一碗茶,替同伴搬一块石头,替陌生人说一句公道话。那些不起眼的瞬间,像春天泥土里微小的芽,悄悄积累力量。等到枝...

任正非:人生总结多了,就是一张大网。

人活得久了,经历的事会自己织成一张网。我常在清晨静坐时,回想过去的种种。少年时的意气用事,青年时的奋力争先,中年时的权衡取舍……这些片段单独看,像是散落在桌上的珠子,各自闪烁,却互不相连。但当我开始总结它们,去想每一次得失的原因、每一次选择的来由,珠子之间渐渐有了线,连成一串;时间久了,那线又横横竖竖地交织,编成一张大网。这张网,不是用来捉别人,而是用来兜住...

任正非:望得见的地方是战略转折的拐弯点。

走到转弯处,才看得见更远的风景。我在山路上行走时,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平直的路给人踏实,但视野有限;而到了一个拐弯处,眼前的世界突然就换了模样,之前看不到的景致全都展露出来。这样的时刻总让我想到一句话:望得见的地方,往往就是战略转折的拐弯点。所谓“望得见”,不只是眼睛看得见,而是心能感受到那里即将发生的变化。拐弯处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你若只恋恋不舍地看着来...

任正非:将军走向战场,办公室里无将军。

真正的领头人不会只坐在屋里发号施令。我在年少时,常听长辈讲起一个故事,说古时候的将军,每逢战事,不是坐在军帐里等报,而是披甲上马,与士卒同赴前线。风沙扑面,箭矢横飞,他和士兵的呼吸节奏是一样的,生死轻重也绑在一处。那时我不太懂,只觉得这是勇敢。直到后来走入社会,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勇敢,而是一种做事、带人的根本之道。若将军永远在办公室里,他看到的只是图纸、数...

任正非:保守主义的生命在于开放批判与自我批判。

只有敢照镜子的传统,才能走得长远。我常想,世上的路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人自己开出来的,一种是祖先留下的。有人偏爱自己开路,觉得这样才自由;有人更愿走旧道,觉得安全省心。可无论哪一种,只要走得久,总会积下灰尘,踩出坑洼。所谓“保守主义”,常被人误解成死守旧章、不许更改,其实真正的保守,不是闭门自守,而是保住根本之余,还要有勇气和智慧,随时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

任正非:在管理制度上,我们应该坚持“萧规曹随”。

规矩立好,后来的人才知道路该怎么走。我常在晨光初现时,独坐窗前,听院中风声,望檐下水滴。许多事,日子久了,才慢慢懂得:不是每个决定都要重新来过,不是每条路都需要自己去踩一遍。古人说“萧规曹随”,本是东汉时的故事——萧何制定了律令制度,曹参接任后,不随意更改,反而以安民为先,让百姓休养生息。世事更替,有人接手时,第一心念往往是“我要做得不一样”,可这份“不一样...

任正非:不严惩触碰红线的行为就是对那些努力工作员工的惩罚。

不守规矩的人不受惩罚,规矩就会失去意义。一艘船上,如果有水手偷懒、破坏船体、甚至偷偷挖洞,而船长视而不见,那最受伤的,不是那个作乱的水手,而是那些日复一日辛苦划桨的人。因为他们的努力,会在船体慢慢进水的过程中被消耗殆尽,最终与整条船一同沉没。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团队、企业、组织中都一样——当触碰红线的行为得不到及时且严厉的处理,受伤的从来不是“规矩”这两个字,而...

任正非:不要怕给员工多发钱,只要不翻“船”,“船”翻了粮食就没了。

有时候舍得分粮,船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一个企业,就像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老板是船长,员工是水手,利润和资源是船上的粮食。很多船长害怕把粮食分多了,担心自己以后不够用,于是把配给压得很紧。可是,粮食压得再紧,水手的力气是有限的,饥饿的人划桨慢,遇到风浪更是无心应对,长此以往,船会停滞,甚至被风浪打翻。粮食虽然留了下来,可船没了,粮食最终也随波而去。这就是“翻船...

任正非:张颂文丰厚的人生阅历,是其创造好角色的重要基础之一。

好演员的演技里,藏着他走过的人生路。张颂文的故事,说起来并不复杂,却很少有人愿意真地去过一遍。他演戏的根,不是长在天赋的肥土里,而是扎在泥土里,吸过风霜,淋过雨水。他做过导游、跑过场务、在剧组里干过杂活,一次次面对拒绝,一次次等不到机会。他的人生里有漫长的暗夜,暗到看不到前方的光,也暗到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就此放弃。但也正是那些暗夜,沉淀了他对人性的温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