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的底氣,從來不是成績,而是從小被看見與被愛過。當我第一次看見潘展樂在鏡頭前,鏗鏘有力地說出「不滿意的是別人,不會是我們」時,那不是一個少年逞強的自尊,而是一種令人驚嘆的穩定。那種穩定,是一種身心一致的底層力量,不來自訓練場,也不僅來自獎牌,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種「我知道我可以」的信念。而這份信念,是怎麼來的呢?不是某天突然獲得的,而是年年日...
親愛的朋友:① 人們眼中的“努力”若無方向,只會把人帶往更深的懸崖。我靜靜看完了《逆行人生》,心中有如寒泉滴石,並不喧鬧,卻餘音綿長。有人說它販賣苦難,也有人說它虛構勵志;但在我看來,真正值得深思的,是那種「逆行」的心境:當世界習慣了單向奔跑,有沒有人敢在混亂中停下來問一聲——我們,是不是走錯了方向?徐峥飾演的中年碼農,一夜間從技術骨幹淪為送餐騎手。這轉變之...
親愛的朋友:① 並非所有人都不敢花錢,而是我們太習慣用一種「模糊的大家」思考這個世界。這些年來,我經常聽見同一句話在不同口吻中被重複:「現在的生意真不好做。」這句話像是空氣中的一層薄霧,籠罩著每個想要發力、想要突破的人。但真的是這樣嗎?人人都緊縮開支了嗎?還是我們其實只是在一種集體焦慮中,把個體差異抹成了一個模糊的「大家」?我閱讀那份2024年的麥肯錫消費報...
親愛的朋友:① 在任何工作中都能感到愉悅的人,不是因為做得順,而是因為他找到了與內心和解的方式。我曾長時間困惑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閃光?他們似乎做什麼都得心應手,寫歌、畫畫、演戲、創業,甚至跨界寫小說也能一鳴驚人。而真正觸動我心的,是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是在工作裡尋找自我,而是在自我中尋得工作。聽聞邓紫棋出版了自己的科幻小說,首日銷...
親愛的朋友:① 判斷一個企業的本質,不能僅憑其外在的仁慈或善意,而應回歸生產關係的本源。朋友來信問我,如何看待蒙德拉貢這樣的企業,在資本主義國度裡呈現出井然有序的管理與溫潤的人文關懷,是否代表一種新的可能?我靜坐於書窗前,手中茶煙裊裊,腦中浮現《資本論》卷首那段文字——「不是從道德,而是從結構出發。」馬克思從未以道德作為批判的錨點,而是以勞動與資本的關係作為...
親愛的朋友:① 凝視黑暗本身,需要某種覺知作為界限。黑暗在深處,而我們凝視它時,若無界限,就有被吞噬的危險。讀完關於吳謝宇案的詳細書寫,我深深感受到這一句話的重量。整本書耗時近三小時閱讀,信息量之龐大,既像緊湊的迷你罪案劇集,也像是一面鏡子,將我們拉進黑暗深層。作者耗費十萬字在專題報導,再擴展到十八萬字,才得以完整呈現這一切。在那些過於真實甚至匪夷所思的細節...
親愛的朋友:① 作家的工作,不是為了寫出被讚美的話語,而是為了揭露那些人願為之捨身的真理。這句話,像一盞深夜微光,燃在我心裡許久。在這個喧嘩與資訊翻湧的時代,書寫已不再是某種祕儀,反倒更像是一場被追逐與商品化的生產。可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寫作,是一場內心的朝聖,而不是一場市場的競賽。它不是為了贏得掌聲,也不是為了裝飾現實,而是要用筆觸穿透人心深處的迷霧,直指那...
親愛的朋友:① 海明威之死的真相,遠比傳聞中那句「對不起,我起不來了」更加複雜。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說法是:美國文學巨匠海明威在1961年7月2日,結束生命於一支獵槍之下,原因是創作枯竭與精神絕望。而近年網路流傳的一段話則聲稱,海明威自殺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罹患男性功能障礙,一個一生風流不羈的硬漢,因為失去性能力,最終選擇自我了結。這種說法聳動而令人震驚,但事實上...
親愛的朋友:① 有時候,一個人選擇結束生命,不是因為絕望,而是因為他的心,找不到容身之地了。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舉槍自盡的那一刻,許多人將原因簡化為「創作枯竭」。他們說,《老人與海》之後,他的靈感熄火了,生命也因此失去方向。但多年後,一個更沉痛的線索浮出水面:他罹患嚴重的男性功能障礙,這對一生以硬漢形象示人的他,無疑是內心世界的巨大崩塌。他曾說:「一個...
親愛的朋友:① 真正的力量來自內在的堅持,而非外界的光環。經歷二十年泳池的霧濛,三屆奧運金牌的榮耀,陳若琳的故事不僅是一串閃耀的數字。它是漫長修行中的一株奇花,悄無聲息卻絢麗綻放。她從體弱多病的孩童,到世界最年輕的跳水五金王,這條路從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而是日復一日的毅力、心智與身體的融合。② 童年苦練,讓身體成為心靈的鏡子。當她三歲被送去做體操、五歲入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