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贞”者,事之干也

“贞者,事之干也。”这句话出自《易经》乾卦《文言传》,是对“贞”这一德性的高度概括。而此处的“事”,并非单指世俗事务中的做事、办事,而是指一切存在于天地之间、需要投入意志去承载、落实、承担的发生。所谓“事”,是人与道之间的交界面,是意与物的交汇点,是人存在于世间、必须回应的各种责任与展开。而“干”,是树干,是骨架,是立柱,是一件事之所以能站得住的根基。由此可...

利者,义之和也

“利者,义之和也”这句话出自《易经》乾卦《文言传》,其中“利”并非功利、利益之意,而是一种趋于圆满、顺势达成的状态。而这个“利”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与“义”达成了和谐,也就是说,真正的利,是建立在合乎义的基础之上,是义的自然开花结果。若没有义,就谈不上真正的利;若违背义,所求的利,也终将反噬自身。可什么是“义”?如果把“仁”看作一种内在的关怀之情,那“义”更...

嘉之一字,原是天的慈悲

有时走在街上,天色刚暗下去,灯一盏盏亮起来,光影交错,人流微动,街角传来炒菜的香味和孩子追逐的笑声,那一刻忽然什么都没想,脑子是空的,身体是放松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喜悦,也没有什么困扰,像是生命悄悄回到了它原本的节奏里。没有人为干预的节拍,没有谁在问该做什么才是对的,就那样安安静静地活着,觉着一切刚刚好。这一种刚刚好,便是嘉。它不总是欢喜,也不一定舒适。它可能...

“亨”者,嘉之会也

在《易经》中,“亨”字是乾卦四德之一,与“元、利、贞”并列。在《说文解字》中,“亨”本义为“通”,引申为顺利、畅达。而此处《彖传》中说:“亨者,嘉之会也。”将“亨”解作“嘉之会”,不仅仅指事件的顺利展开,更强调的是那种美善的聚合与生成,是一种好事齐至、佳缘汇聚、天地人和的状态。要真正体会“嘉之会”的微妙,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理解,而需沉入生活之流,去感知那些“本...

全然接住,就是那个“元”之善

可以这样说:善,就是那个当下你什么都没想,却自然流露出来的愿意。不是为了对方好,不是为了自己显得高尚,更不是为了交换回报,而是那个刹那,“你就是想接住”。无条件、无私、全然地接纳与承承,其实正是“善”的最核心的肌理。但“接纳”并不意味着赞同,也不意味着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接受。真正的接纳,是一种不抗拒的在场,一种对这个生命现象——无论美丑善恶——不再推开的姿...

“元”者,善之长也

“元”者,善之长也。看似寥寥七字,却是千古开篇之语。《易经·乾卦》以“元亨利贞”四德为乾之本体,而“元”为首,正是万物初动之原力,是“善之长”,也是一切善的根源与总摄者。要真正懂得“善之长”的内涵,不能停留在道德训诫的层面。它不是某种行为的规范,不是说“做好人”“不做坏事”那种外在尺度,而是一种生命流动的源头,一种天然涌现的、能引领一切走向和谐、生发、通达的...

開悟與驅動力

有一个执念,像一道很深的沟壑,静静地躺在意识深处。几乎所有的努力、所有的选择、所有的逃避、所有的盼望,都不自觉地朝着它涌过去。它不说话,却在暗中支配着整条路。那个念头是:只有开悟之后,我的生命才算真正开始;只有见到真性,我才算真正地活过一次。不是一个想法,更像是一种紧绷的底层程序。它不像头脑逻辑能讲清楚,它像身体里的一根筋,总在撑着、拉着、提着,不肯放松。一...

「天命」——天命不是职责,是被召唤的愿意

我们走到了第四篇。你已经理解了“空”,知道了放下才是开始;你体会了“动”,知道了顺流才是真动;你触碰了“妙”,知道了妙不在力,而在无执。现在,我们要回到一切的起点。不是起点中的“开始”,而是那最初就已存在、却常被忘记的内在方向感——天命。天命,不是头顶上的神谕,也不是社会赋予的任务,更不是你必须完成的某个“成就清单”。真正的天命,是你身体里某个地方,始终有一...

「妙」——妙不在外物,而是“空而不虚”的呈现

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了“空”与“动”。你开始明白,空是入口,动是升起。那么,当你真正空了,又顺着这股气动了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就是——妙。妙,不是奇迹,不是厉害,不是你做了什么高明的决定、拥有了什么非凡的能力。妙,是一种你无法预判,但当它发生时你却知道“就是这样”的状态。它不属于你,却自然通过你显现出来。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妙有。”不是凭努力造出来的“有”...

「动」——动不是行动,是无名之气的流动

你说你想靠近乾元,你开始理解“空”是所有真实的入口,但你可能还有一个疑惑:那之后呢?空了之后,怎么动?动,不是你制定目标之后的推进,不是你逼迫自己往前走的强行调度。真正的“动”,不是来自你的意志力,而是从空中自然生发的一缕流。这一篇,我们就从这里开始——不是从你“决定要做什么”,而是从你还没决定之前,身体里那一丝蠢蠢欲动的动感,一点一点追踪,看见它如何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