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与5位朋友断交后,我才明白:千万不要用力走向任何人

真正的成长,是从停止用力走向他人,开始温柔走回自己开始的。人活在世间,最初的念头总是向外。我们希望被理解、被爱、被接纳,渴望拥有深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和浪漫的爱情。但越用力靠近别人,越容易丢失自己。直到一次次受伤、消耗、心灰意冷,才忽然醒悟:原来,真正重要的,是从未好好走过的那条“回自己”的路。用力走向他人,是把主动权交出,也是把心神耗尽。鹿晗的故事,只是时...

错嫁 vs 不嫁,哪个可怕?

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错嫁”或“不嫁”,而是不知如何与自己建立安顿关系的人生状态。当一个女人在一段失败的婚姻中耗尽心力,往往不是因为她“嫁错了人”,而是因为她从未真正拥有能够独立面对人生起伏的内在力量。那份脆弱,并不是婚姻带来的,而是在进入婚姻之前便已悄然埋下的伏笔。她从未学会如何独立、如何分离、如何照见自己,于是只能在痛苦中反复拉扯,困在自己构建的围城里。...

艮卦:上九:敦艮,吉;止之极也,是回归本体

上九:敦艮,吉。象传: 敦艮之吉,以厚终也。“敦艮”之“吉”,是艮卦最终修为的大成,是以厚德止终、心体圆满的自然归宿。艮卦上九爻辞极简:“敦艮,吉。”象传补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短短六字,却是全卦精神之归藏;不但涵养了止的极致智慧,更开示了艮道最终的形貌——是敦厚,是稳定,是根基已定后,不需再言、不必再争的心安处。“敦”者,厚也,重也,是不轻浮之意,也...

艮卦: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止住情绪的外泄与语言的纷扰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象传: 艮其辅,以中正也。六五之艮,是止于言语之间,是在出口之前自审其心的温和德行。《艮卦》第五爻曰:“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象传》解为:“艮其辅,以中正也。”这是整卦中止于内、止于口的一步,是在行将言语、即将表态之际,尚能自持、不妄、不乱、不激,不口伤人、不言扰己;这一“止”,看似微小,实则最难,也是最显德的地方。“艮其辅”...

艮卦:艮:六四:艮其身,无咎;一切修行的基石,一切治理的起点,一切安宁的本源

艮:六四:艮其身,无咎。象传: 艮其身,止诸躬也。六四之艮,是回归内在的分寸,是在众声喧哗中,静静收摄于己身的温柔之止。这一爻说:“艮其身,无咎。”《象传》则释曰:“止诸躬也。”在整个艮卦的系统里,这是一次关键的转向——从止肢体、止外势、止气机,逐渐回到“止诸躬”,即把止落实在“身为界”,在自己这个身心系统里安顿下来。“艮其身”四字,是一个人真正学会不扰、不...

艮卦: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止过其分,反成压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象传: 艮其限,危薰心也。艮至九三,是从“止于肢体”过渡到“止于界限”,也是艮卦中最深的警示之处:止过其分,反成压迫。“艮其限”,这“限”字,关乎身体中的“脊梁”与“腰部”,在上下连接之间,恰是人身最中段、也最容易受限的枢纽。若说趾与腓,是外在欲望的止与收,那么“限”,则是人的承压处,是动静转换的闸门。一旦止于此处,就不再是自我...

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带着情绪克制出来的止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传: 不拯其随,未退听也。真正的止,是能觉察牵引之处而不被牵走,是虽有所随而不盲从其后。艮卦六二曰:“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若初六是止于趾,是起步前的刹车,那么六二就是止于腓,是正在行动之中的回缩。腓为小腿,介于脚趾与腰之间,是人体迈步之力的关键枢纽。当一个人要动未动之际,最先发力之处即是腓,若能在此止住,则整个人...

艮卦: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象传: 艮其趾,未失正也。真正的止,是从最细微处开始练起的,从脚趾不动,到心念不生。艮卦的初爻,言“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趾者,足之端也,是身体中最容易启动的位置;而“艮其趾”,即是从最细微的地方学会止。一个人若能在还未起身、未踏步之际,便先止其脚趾,意味着他在冲动尚未酿成、情绪尚未扩张、行为尚未发动之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节律的起...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止所当止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彖传: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象传: 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真正的止,是止于当止,是觉其时、安其位,不夺不执,恰到好处。艮卦之辞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这是《易经》六十四卦中...

震卦: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勿以己为天下之轴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象传: 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真正的惊惧,不在于事至己身,而在于心失其主。《震卦》至上六,震之道已历六爻递进,由初之虩虩惊心,二之丧贝避动,三之苏苏未定,四之遂泥失节,五之往来持中,而至终端之上,落脚在“索索”“矍矍”“征凶”这一段高频震态之中。六爻之变,震从外至内、由动至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