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Diary日记#018

前天一篇日记,写毛主席的快乐不快乐的,借用AI写的,小火了一把,4.9万的阅读。这是三四个月之后达到的一个新高度,收获35的打赏。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我想,如此不断的写写写的做下去,总有一些成绩不期而遇。所以我也就带着这种死磕的心态一直按部就班的、持续不断的写着,每天输出3000-5000字左右。栋哥指出我可能方法不对,努力的方向不对。他说的也没错。但谁能知道...

刻意观察力练习:婆婆的灶屋之一

一晃,婆婆去世已经快4年啦。深切怀恋婆婆她老人家。当我想起婆婆的时候,她老人家从我记事起到去世,各种个样的情景,音容笑貌,就一起朝我奔来。婆婆走了四年,到今天我也没勇气看妈在她老人家走之前几个月的视频。新会无比的痛!本文写写婆婆忙碌了一辈子的那片方寸空间。它在嗲嗲的房屋北侧,意思就是通过一道门,向南就进到嗲嗲的房屋了,向北就进到灶屋了。它俩之间的那扇门,是活...

一年期五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解读一下,这代表了什么?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下调10个基点,尤其是一年期和五年期的LPR均下调,这一调整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含义:1. 经济刺激政策中央银行下调LPR通常是为了刺激经济活动。通过降低借贷成本,央行希望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多地借贷,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这表明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评估,可能认为经济需要更多的支持来...

305读《论持久战》,那些悲观的、消极的,一个强人将于他们永远势不两立

(四九)速胜论者则不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起一定的变化以前,就要举行战略的决战,就想提前到达解放之路,也是没有根据的。这其实是一种不知己知彼的冒险主义、机会主义。管他成不成,我认为行就行。赌徒。赌徒的结果是,要么一把翻身,一把堕入地狱。因为在你面前是个黑箱,胜败的比例是五五。但其实不是五五。站在高维的人,很明显的看到中国相比日本的力量...

304读《论持久战》,看问题但凡全面点、视野广阔点,世上将无难事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主观和片面,是极其普遍的。而且将一直普遍下去。为什么呢?在开放的心胸,好奇的大脑海绵一般,具有超强能力,吸收外部信息的年纪里,很多的孩子们是特别爱玩的,却不爱去学习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一旦过了某一个年龄阶段,确切来说从13岁长成为少年的时候开始,那个时候他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我...

303读《论持久战》,为什么美国会如此强大?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片面夸大军力和经济力的作用。一眼便可看到的,关于日本的优势,就是军力和经济力。军力是处于战火中的中国人民,亲身体验了的,这包括连绵不断的坦克、军车,还有密密麻麻飞到中国领空的日...

Diary日记#017

这些日子岳母生病,住院,已经12天了,看起来主要症状-眩晕,虽然有所缓解,但还是会犯。昨日说出去转了一会儿,看到跳广场舞的,跟着跳了一会,回去就晕。今日做了一种理疗之后,呕吐、恶心又犯了。这就让我们犯了难。姊妹四人,我跟我媳妇在北京,带孩子上学,一个小学四年级,一个幼儿园大班。大弟弟在深圳,做工厂机械维修,内地没有相关工作。小弟弟成家在仙桃,娶的仙桃城郊姑娘...

刻意训练观察力:嗲嗲的房屋

昨天写完了婆婆的房屋。在婆婆房屋的隔壁,具体来说,北边,紧靠着,就是嗲嗲的房屋。就隔了一层薄薄的板壁,大约一公分厚,也许还不到。这栋老房子,是我幺舅嘎嘎带人做的。我幺舅嘎嘎,是我婆婆的哥哥。我婆婆是他们姊妹里最小的一个,幺舅嘎嘎是他们兄弟里最小的一个。板壁也是幺舅嘎嘎做的,他是木工,也是瓦工,是个能人。后来,我嗲嗲、我婆婆的木头(棺材),也是幺舅嘎嘎做的。确...

302读《论持久战》,毛主席的未解之谜:是什么让他从普通人成为伟大的领袖?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问答两个问题。本文我们从这几句话里,私探讨一下伟人的内心。读书,其实是读人,读作者。文字是作者脑子里思想的具形化。若是不写下来,就靠嘴巴说,那就是谈话、沟通。若仅仅停留在作者脑子里,那就是内...

301读《论持久战》,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是不能而是你不想!怪谁?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此处是一个总结性的结论,为什么是这样,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比较全面的论述。本文我不说战争。毛主席所总结的这个过程,其实非常适用于我们的个人成长,或者是事业的发展。比如个人成长,初期我们是弱小的,什么都不懂的,懵懂的...